第(3/3)頁 袁樹在并州、幽州乃至于冀州招募當地勇武善戰的猛士進入軍隊,按照一心會的管理模式管理這支軍隊,使得這支軍隊具備強大戰斗力的同時,也具備高度的紀律性和組織度。 而有趣的是,在擴軍的同時,袁樹也在幽州并州和冀州招募到了一些讓他感到很熟悉的人。 比如河東郡人關羽,比如涿郡人張飛,比如常山國人趙云,雁門郡人張遼,河間郡人張郃,安平國人文丑。 當這些人的名字陸陸續續出現在募兵名單上的時候,袁樹才恍然意識到了時間的流逝。 早些時候,他創立一心會、在雒陽舌戰群儒叱詫風云的時候,這群人要么年幼,要么甚至還沒出生,來不及登上歷史的舞臺,他甚至想不到去找尋他們來加入自己的陣營。 而當下,他只不過發布了招募兵馬的布告,這些人便紛紛從家鄉前往他的軍隊處報名參軍,他沒有招募的想法,人才卻隨著他的招募布告而自發的涌來了。 時間在向前推進,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誰都無法阻擋。 作為五零后,袁樹敏銳的察覺到,六零后的時代快要到來了,而七零后也正在蓄勢待發,即將登上歷史的舞臺。 這個世界,好像也越來越有意思了。 另一個世界里,迎接這些人的是一個混亂殘破的世界,是一個朝不保夕的時代。 而在眼下,袁樹立志要締造一個太平盛世。 只是不知道同樣的一群人在不同的時代里,能否走上同樣輝煌的人生道路呢? 袁樹不知道。 但是他要做的事情,他依然會不打折扣的完成,他會提供一個平臺,至于這些人才能否發光發熱,那就要看他們自己了。 自從段颎在十余年前大破羌人十數萬、基本終結百年漢羌戰爭之后,至今為止,成規模成體系的羌人作亂的確是沒有出現過了,大抵是段颎實在殺得太狠、殺得太多,以至于羌人已經無法聚集起一支成建制的力量繼續和漢帝國交鋒了。 不過大的是沒有了,小的還有,成建制的叛亂大兵團沒了,零零散散的叛亂小隊還是存在。 沒辦法,這漢帝國在涼州的官員也是不當人,兇悍程度、貪腐程度遠超正常人的設想。 就這么說,與涼州官員比起來,并州的官員都能稱得上是慈善家,雒陽的達官貴人們人人都是圣母,可想涼州的官員到底是多么的不當人。 并州最兇狠的一個縣也就是把稅收收到了十六年以后,而袁樹聽賈詡說過,涼州有些地方已經把稅收收到了六十年以后。 袁樹覺得就算是自己生活在涼州,面對這種官員,那也是鐵定要造反的,不造反那真是對不起爹媽給的這顆大好頭顱。 所以袁樹在涼州有兩件事情要做。 第一是把造反的羌人全部收拾掉。 第二是把不當人的本地官員全都收拾掉。 北地郡、安定郡和武威郡等地方都是羌人大規模聚居的地方,羌人在這些地方有數量比較大的聚落,這些羌人已經算是比較老實的了,都是漢羌戰爭以來投降漢帝國的羌人部落,被遷移到這些郡縣居住,基本上都過上了農耕生活。 還有一大批沒有投降、依舊維持敵對狀態的羌人生活在青海湖一帶,繼續過著祖祖輩輩的游牧生活,同時也會進行一些農業生產。 袁樹定下計劃,首先是要穩定住內遷的羌人的狀態,懲治貪官污吏是最好的辦法,他于延德五年初抵達上郡之后,就安排多名部下在北地郡、安定郡和武威郡任職,把郡府、縣府的主要官職、權力全部掌握,然后開始拉清單算賬。 在任官員、吏員全給查一遍,有魚肉百姓、貪污腐敗的人,全部問罪,頂格處理。 打鐵還須自身硬,袁樹不可能容忍這些蟲豸混在自己的隊伍里亂搞。 而且袁樹在涼州還有一些特殊優勢。 他在涼州有商業經營,一心會最早的一批會員里,涼州人是重要的組成團體,他們的家族大部分都和袁樹有商業貿易往來,早就等于是袁樹勢力范圍內的一份子,所以袁樹想要在涼州做點什么,難度其實很低。 再加上在并州、幽州積累下來的經驗與威名,袁樹抵達涼州之后,基本上就是碾壓局,最先動手的三個郡的官場被他連根拔起,一一查處、問罪。 最后的結果也算是對得起他這番大動作。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