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百一十一 立后一事鬧得沸沸揚揚,那些頑固派老臣被折騰的上氣不接下氣,沒出一個禮拜就累得只能告假在家歇息,還有好幾個因為年紀大出了病,只能臥榻在床。 蕭未辛并沒虧待這些對朝廷忠誠的老臣,宮里的太醫們挨家挨戶的上門,務必讓他們都調好了身子再去上朝,來日方長。 老臣們在家養病,眼見著皇上對自己如此體恤寬和,內心也不禁有些慚愧,他們這些老骨頭這些日子什么招都出盡了,險些就要學外頭的地痞無賴,睡在大殿門外示威,可皇上從未對他們苛責,也沒有罷免他們的官職,甚至如今還讓宮里最好的太醫來給他們瞧病,還打算讓他們以后繼續回去為官,這份寬容的確是太難得了。 這么一對比下來,堅決反對立后一事的老臣們都覺得那個無理取鬧的人好像是自己,心里對這事的排斥也漸漸地弱了下來,只是面子上仍然掛不住,還想再掙扎掙扎。 立后一事到底事關江山社稷子嗣傳承的問題,還是要好好地琢磨。 沒了那些老頑固們在朝上激烈抗爭,剩下的文臣們就沒了主心骨,沈青玉此時站了出來。作為史上最年輕的丞相,他的才能是有目共睹的,為人品性更是值得稱贊,文臣們儼然已經將他當做了第二個領頭人,對他的話還是能聽進去的。 沈青玉也不直說支持立男后一事,只是私底下和同僚們開小會,旁征博引耐心開解。 “皇上就這么一個可心之人,一路走來實屬不易,旁人是做不了他們的決定的。更何況,讀書人博覽群書,比尋常人更應見多識廣,自古分桃斷袖本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兩個男子之間生出情|愛用也比并不比男女之間怪異,都是各人不同罷了。” “咱們為人臣子,食君祿,也理當為君分憂,且如今天下剛剛大安,正是百廢待興之時,許多事亟需處理,邊境也不算完全安定,內憂外患風雨飄搖,同家國興亡比起來,立后一事顯得倒不是那么重要。” “正所謂,事有輕重急緩,眼下還是先把此事輕輕揭過,讓皇上安心,這樣他才能有精力去解決這些大事。” 沈青玉一番話說下來,那些文臣們也都沉默著,他們大多都是跟在那些老臣們身后行動的人,老臣們眼下都病了,他們也只好聽沈青玉的,互相偷偷地看了看,除了沉默也不知道說啥。 但不得不承認,沈青玉說得是對的,眼下朝內外到處是一大堆糟心事,相比較起來立個男后的確不是什么特別要緊的事,不過一個頭銜罷了,他們要是在這時候退步,說不定還會讓皇上高看一眼。 再說他們也都不信皇上能一直寵愛那位游公子,等過個三年朝內外穩定了,再找個機會讓皇上納幾個妃子,有了龍嗣還怕動搖不了那位男后的地位? 于是立后的事在朝里反對的聲音漸漸消弱,倒也沒發生朝上要死要活的事了。 游舒聽說了之后也忍不住咋舌,“那些個文臣可真是太精了,我一直以為他們大多比較不開化,其實論投機,他們也是一把好手。” “到底是讀過書的人,怎么可能真的傻。”蕭未辛一邊看折子一邊說道,“他們也不過就是在計較,看看他們能從中是否得到益處。真正為此事焦心的,也只有那是幾個躺在床上養病的老臣,其余不過就是見風使舵,誰有好處就跟著誰。” 游舒嘆息一聲,怪不得人家能做官呢,這個覺悟就是高。 又過了兩天,從郊外莊子處理完一切事宜的趙慎入宮了。 蕭未辛特意把游舒一起帶了去,說是要介紹他們認識一下,游舒也很想見識見識那位趙公子,欣然前往。 “草民見過皇上。”趙慎一見蕭未辛就跪了下來,結結實實的磕了三個響頭。 蕭未辛忙扶他起身,親自給他端了凳子坐下,“你我之間不必如此,坐吧。” 趙慎并不是矯情的人,依言坐了下來,目光落在了一邊的游舒身上,目光中一片了然:“想來,這位就是皇上一心想要立為新后的游公子了。” 游舒尷尬的臉紅,抬手作揖:“在下游舒,見過趙公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