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紅樓史上最剛的賈赦》
第(2/3)頁
賈赦滿意的點了點頭,依舊繼續道:“璉兒,你要記住,身居高位,便要有配得上高位的胸襟、氣度和才干。否則權利、富貴猶如催命符。史鼎此人,過于鉆營,用其才干的同時,需防其野心。”
賈璉應是。其余的,賈璉沒問,賈赦也沒再說。
爭奪天下這幾年,賈赦但凡有空,就教了賈璉經世治國,揣度人心的道理。譬如史鼎的事,若是賈璉反問為何不殺了史鼎,永絕后患,那么賈璉便不足以擔當一國儲君的大任。為了大周朝的建立,史鼎是立過功勞的,若他沒做出作奸犯科之事,便因君王之疑而落罪,那么必然導致人心渙散。賈璉若只有這些手段,將江山交給他,既是害他,也是害天下。
好在賈璉資質本佳,年紀雖小,卻有非同尋常的經歷。無論是他所受的教育還是歷練,都在催著他成長,而他本身的資質,能夠支撐這種成長。至少,在現在看來,賈璉可以做個合格的儲君。
皇城內,賈赦忙著國事,閑暇時教導子女,皇城外,賈母卻時常望著宮闕興嘆。
賈赦帶著賈璉等人搬入紫禁城,賈母依舊住在善永侯府,因為有賈敏照拂,賈母倒什么都不缺。
前朝的爵位是降等傳襲的,賈母原以為,自己位列國公夫人,已經是金陵賈氏一族最大的富貴了,所以她才費盡心機想將榮國府的產業傳給自己鐘愛的小兒子,誰知向來被自己嫌棄的大兒子竟然有此等造化,若非自己和大兒子離了心,此刻自己應當是母儀天下的太后娘娘才是。
賈母后悔了,怎能不悔呢?當初若是對長子好一些,此刻自己的小兒子也該是親王了,珠兒也該是郡王之尊。可是現在呢,政兒身首異處,珠兒茍延殘喘。
自然,她作為武帝親生母親,不但沒人苛待她,還有人討好她。賈政夫妻死了,他將賈珠、賈元春都接入了善永侯府,也沒人上前為難。
待得朝上政事厘清了些,又偶有前朝余孽、起義賊寇等需要剿滅;又要開恩科;又有文武官員給賈璉請封太子;又有禮部上奏折給賈珂請封公主;還有上奏折請大選宮妃的;又有奏請給賈璉選妃的,不足而論。
其中還有翰林上奏說,要給賈母請封太后。奏折引經據典,還舉了鄭莊公的例子,說莊公雖然立下“不及黃泉,不復相見”的誓言,后來不也“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嗎,后世還將此事傳為佳話。
雖然當年史夫人將陛下逐出宗族,但到底是陛下嫡親母親,陛下將史夫人尊為太后,天下人只會贊美陛下仁孝大度。
這一道奏折上來,算不得大事,但卻將賈赦架在了道德高點上。您是一國之君,要為天下人做表率,為您的嫡親母親正名,您也得了美名,有什么不好呢?
再說,如今賈敬、林如海、史鼎都在朝上呢,這幾人是最知道賈母和賈赦之間的糾葛的。說實在的,當年賈瑚、張氏之死,賈母也有責任,如今賈赦君臨天下,不追究妻、子之仇,已經是大度,還讓他奉賈母為太后,有些強人所難。但是言官將奏折遞上去,賈赦若是不允,只怕又會傳出武帝暴戾、不孝的話。這位翰林,看似大義凜然,實際上是在為難賈赦啊。
誰受道德綁架,賈赦都不會。天下人都知道武帝乃祖母周夫人教導,習得一身本事,才有今日君臨天下的功績,也是因此,賈赦將國號定為大周。這位武帝,文治武功自不用說,行事恩怨分明,卻頗有些離經叛道。只怕讓其奉史氏為太后,有些難。
果然文武百官聽賈赦道:“史氏為國公夫人,而亂一家;若為太后,任其亂一國乎?朕豈能為朕一時名聲,而至天下黎民的福祉于不顧?傳朕旨意,封史氏為榮國公夫人,賜榮國公府。”
史氏以前治理個榮國府且將榮國府搞得兄弟鬩墻,子嗣亡故;若是讓她掌管后宮,會惹下多大的禍患呢?朕不能讓她禍亂后宮,以免給天下百姓帶來災禍。為了百姓福祉,朕不在乎名聲。將賈母封為國公夫人,仁至義盡。
賈赦不是一個專橫的人,文武百官若有好的建議,他也能采納;但是賈赦也是一個十分強勢的人。強勢到景懷帝容不下他,他便逆了前朝的江山。安置賈母這種不影響國計民生的瑣事,賈赦不可能受人左右。
原身是十分孝敬賈母的,原著里,不管賈家后來如何風流云散,賈母也做了一輩子國公夫人。那么,賈赦便讓賈母做國公夫人,而且還是榮國公夫人。也算全是原身的母子情分。
有了封號,賈母自然有了俸祿,加封國公夫人后,賈母有了品級,按理便可遞牌入宮。
只是如今后宮無主,賈赦也接受不了盲婚啞嫁,暫時沒有采選的意思,后宮便暫由以前的宮人日常主持灑掃管理等小事。另將許巖給了名單,信得過的宮人擇出來管稍重要一些的事物。至于賈赦一家的飲食起居,這幾年南征北戰,賈赦已經提拔了有能力,信得過的女管事伏侍。如今也都封了宮官,有了品級,管理宮中要緊事物。
現在賈璉也修習了御風訣,等閑人近不了父子二人的身,二人的安全倒也不用擔憂,倒是賈珂身邊,暫用的都是以慣用的丫鬟婆子,不能叫前朝宮人近身。
前朝的宮人,賈赦大部分都留用了。因為末世生活太過艱難,其實賈赦是敬重生命的。這些宮人,尤其是太監,大部分是窮苦人家和罪人之后。宮女倒是有些采選入宮的,如今改朝換代,這些宮人大多數都覺得隨著前朝覆滅,自己必將死路一條,武帝能將其留用,大多數是感恩戴德的。
至于少部分忠于前朝的,其實已經隨著前朝滅亡,都自裁隨主去了。還因許巖是得過景懷帝幾年重用的,又時常出入皇宮,對于景懷帝的心腹,許巖心中有數,那些用不得的宮人,也都全都打發去了冷宮。愿意出宮的,賈赦也將人放了出去。
原身的幾個姨娘也都帶入了皇宮,李姨娘因為生了賈珂,封了妃,其他幾個無所出的封了嬪。
賈赦稱帝后,原本的幾房姨娘倒都生出些做娘娘的盼頭。但是一來賈赦對這些姨娘并無情分,二來,太過抬舉這些姨娘,恐其家中仗勢驕橫,賈赦便給了幾人不高不低的位份。李姨娘原本想著,自己有皇上膝下唯一的公主,就算不能封后,至少也得是個貴妃,誰知只得了妃位。這還是瞧在賈珂的面上。
賈母遞牌子入宮的時候,后宮尚無人主事,賈母見著賈赦頗廢了些周折。倒不是賈赦故意避而不見,是如今要處理的政事實在太多。
在回寢殿的路上見著賈母,賈赦倒沒有多意外。既然給了賈母國夫人的封號,憑賈母的秉性,賈母多半是要來的。
這樣的見面有些尷尬,于禮法上,賈母是臣婦,賈赦是帝王;于倫理上,賈母是血緣上母親,賈赦是兒子。
賈母來之前做了很多心理建設,但是看到身著龍袍的賈赦,那渾身散發的魄人氣度,那高不可攀的威嚴和氣勢,賈母的所有心理建設都分崩離析,險些忍不住要跪下山呼萬歲。
賈赦不喜歡跪別人,其實也不太喜歡別人跪自己。于是開口道:“榮國公夫人免禮,既來了,到殿內說話吧。”
賈母忙謝恩稱是,跟在賈赦后面。瞧著賈赦冷淡疏離,但是不自覺的散發出逼人的氣勢,賈母嚇得險些不會走路了。好不容易入了寢殿大廳,賈母也緊張得手腳不知怎么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