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一章 利為骨-《吾家阿囡》
第(2/3)頁
糧行一過來,岸上頓時亂成一團。
顧硯背著手,看著岸上的混亂,哭喊尖叫,半個時辰后,尖叫和哭喊都聽不到了,被牙行挑出的壯勞力被圈在一起,吃著牙行給的或饅頭或餅,旁邊的空地上,拿到銅錢買到糧食的,一家一家,一村一村圍在一起,急急慌慌的就地支灶,到旁邊堆積的柴堆上抽柴燒火,到一個個大缸里舀水,把剛買的麥子,陳米等倒進去熬煮。
顧硯聞著飄過來的陳糧的味兒,看向石滾,石滾急忙欠身稟報:“都回來稟報過了,這是各家的價兒。”
石滾把手里的紙條遞給顧硯。
顧硯掃過,滿意的’嗯’了一聲。
這一場糧行的生意是何老掌柜出面,打了王府的招牌,各家糧行出給災民的糧食最好是陳糧,要比市價低至少三成,這里虧的,以后到工地用糧上彌補。
陳牙頭到的最早,也沒能頭一個挑人,好在在頭一批里頭。他人手少,要挑的人可不少,天黑的時候,三家大牙行都挑夠人上船走了,他的人還差一半,跟著第二批又挑了一夜,天亮的時候,人總算挑夠了,陳牙頭熬的兩眼血絲,總算挑齊了人,上船往后趕。
陳牙頭趕往平江城時,頭一批帶著銅錢糧食的同村或是同族的婦孺老弱,上了那些送他們過來,將要返回的船只,返回故里。
這些錢,這些糧食,夠他們撐一陣子了。
……………………
華亭縣楊主薄的大兒子楊管事在平江城呆了五天,每天半天各處拜訪,半天去看十里河。
看著一船船餓的精瘦但肯定是壯勞力的力工被卸到十里河岸邊,搭起竹棚,支起大灶大鍋,吃了一天飽飯后開始干活,也看到了帶著十幾輛大車送糧食過去的自家掌柜,這才趕回華亭縣。
楊管事和平江府衙的武書辦是至交好友,這幾天一直住在武書辦家,送走楊管事,武書辦進了府衙,在自己屋里轉個圈,就去了后面院里。
吏房喬主事正站在門口喝茶,看到武書辦過來,笑問道:“送走了?住了好些天了。”
“剛剛送走。”武書辦笑應了句,跟著轉身往里的喬主事進了屋。
“他來有事兒?”喬主事問道。
“算不上有事兒,他是來看十里河的。”武書辦答道。
“看的怎么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