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宜城酒樓,地處汴京城西邊。 沿河道一路向北,便是金水門。沿街一直往西,便是西水門。向南二里地不遠處,又是汴河。 此處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 絕對是個人氣聚集的好地方。 操著四方口音的外鄉(xiāng)人,多到了什么地步呢…從《清明上河圖》當中描繪出來的繁華景象便可窺見一斑。 要知道,那副傳世名畫的取景地,不過是在汴京城的東南角而已。 較之與宜城酒樓的位置,不說有著天壤之別吧,但其中那不小的差距,卻是做不得假的。 是以, 處在這么個風水寶地, 能光臨宜城酒樓消費的, 多為南來北往西渡東游且手頭較為富裕的人。 今日劉二爆出來的消息,對于有些食客來說,尤其是對那些首次來到汴京城的外鄉(xiāng)游人而言,這可比自家小縣城里的說書人講得帶勁多了。 品著瓊漿玉液,吃著美味佳肴,聽著宮闈秘聞,生活汴京城內(nèi),這小日子,簡直太令人身心愉悅了! 《第一氏族》 “當初先帝太宗呢,也是認為皇孫是遭了劉娥陷害。雖說當時有官家百般勸解吧,但劉娥還是被押入死牢,賜下了鴆酒。好像也正是因為此事,導致官家和太宗先帝生了嫌隙。” “萬幸的是,機緣巧合下, 命不該絕的劉娥, 被剛剛提升為知樞密院事的蘇義簡蘇大人救了下來, 以假死脫身瞞過了所有人。恰巧呢, 蘇大人還是劉娥的失散小叔子。” 頓了一下, 待到堂內(nèi)諸多食客驚異于劉娥在這種必死局面下都活過來的時候,接過張三端與自己的盛滿上好羊羔酒的托盞,一飲而盡長吐一口酒氣,劉二接著說道: “而后嘛,不知是因何緣故,劉娥并未逃出汴京城就此隱姓埋名生活下去,反倒跟隨當初還在秦王府當中任知門客的蘇大人,以婢女身份混進了秦王府。” “在這期間,德昭君王返京被害,又因為此事,官家懷疑是太宗先帝謀害了德昭君王便上殿質問,卻是被雷霆震怒的太宗先帝下旨入獄,可嘆君臣父子間的隔閡日益見深。” “而劉娥那邊,可能是由于她的點茶技藝頗佳,甚得秦王夫婦喜歡吧…沒多久的宮廷政變,劉娥被安排為領舞,準備奉秦王夫婦之命去刺殺太宗先帝。” “可惜,秦王棋輸一著,被劉娥聯(lián)合蘇大人檢舉揭發(fā),幫助太宗先帝破了必死之局。” “在獄中,秦王將謀害皇孫還有德昭君王這兩件事,推到了兵部尚書盧多遜的身上,言稱是盧多遜為了讓他下定決心起兵造反,才做出此等惡事。” “是以,劉娥蒙冤一事,到了這便算還了她一個清白。不過再怎么說,皇孫終究是死在劉娥的懷中,為此,太宗先帝認為劉娥是個不詳之女。” “好在是,功過相抵,太宗先帝饒了劉娥一命,卻是令她遠走他鄉(xiāng),不準再出現(xiàn)在當朝官家面前,更不許她入宮為妃。” “瞧見沒,太宗先帝不許劉娥入宮為妃的口諭,是在這說出口的!” 假假真真,真真假假。 聽聞劉二所言,其實呢,對于許多人來說,他們心里也明白,這小子講的話,怕是有所不實。但是呢,于此事無從置喙的他們,一時之間,卻又找不到任何證據(jù)來反駁人家的言辭。 “誰知你說的是真是假!”甄春良也不傻,他明白這種人講的話,頂多只有七分真而已,喝了點酒,略顯微醺的他,也不管同桌士子的勸阻便義正言辭大聲講道,“再者說了,你自己都承認了,太宗先帝確有留下不許劉娥入宮的遺詔,即便只是口諭,為人臣子者,也理應恪守遵循…這天底下的事情,再大,那它也大不過忠孝二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