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一百九十六章 他來了!-《從大明風華開始的皇帝生活》


    第(3/3)頁

    這一天,家家戶戶張燈結彩。大街小巷,都掛起了紅燈籠。

    越到這個時候,大宋官家趙恒,對于接劉娥母子進宮的想法,便愈發強烈。

    而且讓他有點納悶的就是,在傳道布武過后,他本以為像王欽若、丁謂這樣的臣子,又會進言提議加冕自家好大兒為太子的事情。

    在他看來,加不加冕,暫時不重要。重要的是,先把劉娥母子接進宮與自己團聚才是頭等大事。

    畢竟在這種喜慶的日子里,他身為一國之主,萬萬沒有那個道理撇下后宮所有妃嬪跑到宮外專門和劉娥母子去過節。

    思慮至此,看著眼前的鶯鶯燕燕,心中埋怨王欽若不懂事的同時,趙恒長長嘆了一口氣。

    而王欽若這邊,宅在家中美滋滋享福作樂的同時,他的心中,又是求神拜佛,盼望著春耕時節那一日,文曲星大皇子可以不負眾望,從昊天上帝那兒祈來較之玉米更為神奇的仙種。

    到了那個時候,他會聯合一眾人等再次進言勸諫官家盡早加冕大皇子為太子。

    如果官家還不應允,那也無礙。

    待到叁五個月之后,當畝產五石左右的玉米,以及畝產至少在十石往上數的仙種長成之際,只要這幾樣仙種真能有如此之高的畝產量,那么他便會打著鞏固宗廟社稷以此達到國祚永延的旗號,再次勸諫官家加冕大皇子為太子。

    他就不信了,暫且不論眼前已經發生的這一樁樁神跡,單憑畝產五石的玉米及畝產至少在十石往上數的仙種這件有功于千秋社稷的大事……

    到那個時候,就算有人不同意加冕大皇子為太子,但還敢打著太宗皇帝遺詔反對劉娥母子入宮的,怕是沒有一人了。

    如此這般的話,既然太宗皇帝遺詔可以廢除,那么太祖皇帝留下來的關于“不用南人為相”、“南人不得坐吾此堂”這些遺訓,將其廢除,應該也是指日可待了。

    最重要的是,他叁番五次進言加冕大皇子為太子,這怎么著,也算得上是從龍之功吧。

    是以,有了這般想法以后,本著“一鼓作氣再而衰叁而竭”的念頭,近幾日變得很是老實巴交的王欽若,就能春耕時節那一天的到來了。

    ...

    轉過年來,當朝頭等大事,便是官家改元天禧年號。

    禧,寓意幸福、吉祥。天禧,即為天賜的幸福吉祥。

    正月十二,上元佳節前夕。

    這一天,碧空萬里無云,正應了那句“立春天氣晴,百事好收成”的老俗話。

    而王迪這邊,他更知曉,本該是大中祥符元年的這一年,在原本歷史當中,稱得上是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社稷安寧。

    當初身為正統大帝時,從史書當中他曾得知,大中祥符元年九月,京西、京東、河北、河東、江淮、兩浙、荊湖、福建、廣南等路皆是大豐收,以致出現谷賤傷農的局面。

    汴京城中,當時每斗米的價格,僅為七、八文錢左右。一石米糧,也就是七、八十文錢。

    若是按照一文錢等同于后世叁四毛錢那樣來計算的話,當下這個時期的糧價,比之后世不缺糧的年代,都要低上許多!

    當然了,王迪同樣知曉,這一年,算是個分水嶺了。

    往后,緣于天時地利人和各種各樣的原因,大宋朝的糧價,基本開始處于高位運行的狀態了。

    不過現在不要緊了……

    因為他來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