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她心里實在沒底,本以為皇帝要讓她嫁給鎮南王世子吳天翊,結果卻把她打發到賢妃這兒來了。 賢妃是當今太子宋凜的生母。 宋嘉音猜測,可能是要讓賢妃來跟她說這事兒。 賢妃忽然輕嘆一聲,言語間滿是無奈:“你父皇終究還是未能啟齒,而阿霖那個不爭氣的,竟口出狂言,實在令人羞愧難當。昨日之事,真是委屈你了,那本就是無妄之災,錯不在你……” “委屈?”宋嘉音心中暗自思量,昨日的委屈與她在金國的三年苦難相比,簡直是微不足道。 賢妃繼續道:“你也莫要責怪你父皇,實在是秦王行事太過沖動,你父皇不能不聞不問,畢竟被殺者是金人的貴族。” 宋嘉音心中泛起一陣失落,她明白,別人的過錯,終究要由她來承擔。畢竟,她并非皇族血脈,否則,和親的重任也不會落在她的肩上。 這一切,不過是對她的另一種懲罰罷了。 賢妃溫柔地望著她,仿佛能洞察她的心思:“我知道你心中有委屈,也有怨恨。” 然而,宋嘉音只是冷冷淡淡,不發一言。若是她身為真正的公主,和親之事或許無可厚非。 但事實并非如此,憑什么她要為公主受苦? 就因為她在后宮活了十五年,就所有人的苦楚都要她一人來受? 賢妃見狀,又言:“昨日阿凜也動怒了,拿下金人實屬不易,他從五年前便開始籌謀。自從你和親離去,他便再未展顏。他常說,大周的無能卻讓一個女子來承擔,實屬不該。放心,以后你在宮中,本宮也會護你周全。” 宋嘉音心中并無波瀾,她深知那些籌謀皆是為了皇權,而非她個人。或許是因為她曾對宋凜有過相助之恩,賢妃才愿對她稍作憐憫。 再或許是因為宋凜提出來讓她再嫁,賢妃生怕她嫉恨他們母子,所以給她一點安慰。 宋嘉音淡淡地道謝,不愿再敞開心扉。 當賢妃再次握住她那雙因勞作而粗糙枯黃、布滿凍瘡的手時,她輕聲道:“說吧,你想要什么,本宮允諾你一件事,無論現在提還是日后提皆可。” 宋嘉音毫不猶豫地回答:“三年前陪我去和親的香秀,如今下落不明,能否請娘娘派人幫我尋回?”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