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但他是從未來回來的,已經經過網絡手機高鐵飛機的洗禮,對于他來說,香江也好,更遠的南洋也好,它們都很近,并不是遙不可及的未知領域。 真要說有什么區別,那可能是現在所坐的火車要更久,數天數夜,僅此而已。 接下去,在經歷日夜交替來交替去的漫長火車后,他們終于到了臨川城。 張陽也終于見到了他仰慕已久的國學名家,林皓月先生。 老先生頭發蒼蒼,但精神矍鑠,笑聲很爽朗,中氣十足。 林家占地極其遼闊,是典型的江南園林。 老先生在涼亭上喂魚,聽到他們回來的動靜,趕緊擱下魚飼料,在傭人的攙扶下走出來。 一看到他,林秋水就開心地叫道:“外公!” 老先生抱著她,心疼壞了:“哎呀,怎么黑成了這樣!外公瞧瞧!難怪老秦跟我說,他在元宵燈會上沒能一眼認出你,原來是黑了!” 一捏她的臉,老先生哈哈大笑:“還行呀,有肉啊,我還以為就剩一張皮了呢!這幾年饑荒,我還尋思你要吃不飽了!” 說著,老先生看向張陽。 林秋水早就給他寫過信,也打過電話了。 老先生很早就已經知道張陽的存在,再見這小伙子的容貌,老先生滿意點頭:“張陽?” 張陽大大方方地走去,伸出手:“你好,林先生,我仰慕您已久。” “我也聽過你,”老先生笑道,“小秦把你的字寄給了我,一手漂亮的好字啊!” 張陽聽了這話,反而覺得心虛。 不過,他也終于反應過來,為什么當初老秦在元宵節的燈會上,一眼看中了他的字。 因為他一直仰慕林皓月,在晚年時期,他的辦公室里,書房里,掛著好多林皓月的真跡。 在練字的時候,他也有模仿過林皓月的行書風格。 而老秦,是林皓月的學生。 張陽忽然慶幸自己當初把秦玉堂兄妹那900塊錢推了回去,并在接下去發生的一系列事情中,誰都沒有再提這件事。 否則,真的出了字帖,他現在會無地自容。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