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1521章 與朱子論道-《回到宋朝當(dāng)暴君》


    第(3/3)頁

    其他官員更是忍不住道:“善!”

    朱熹不愧是六歲能畫八卦的人,對儒家和道家的融會貫通,非一般人能理解。

    或者說,這個(gè)時(shí)代的一般人,無法企及他這個(gè)高度。

    這是儒家的格物之學(xué)和道家的形而上。

    趙淳又道:“那何為山川草木之道理?”

    “春生夏茂,秋盡而冬藏,此乃草木之理,山巍而恒遠(yuǎn),川流而永不息,山巍如仁禮,川流似信義,此乃山川之理,山川已萬年,而草木歲生死,皆在天理之下!”

    大殿內(nèi)鴉雀無聲。

    朱熹又道:“老子曰道生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道即太極,太極為天理,物物各有一太極,月映萬川,理一分殊!”

    他此話一出,眾人更是驚嘆不已。

    這不就是趙官家一直掛在嘴邊的道么?

    朱熹以月映萬川來形容,天上只有一個(gè)月亮,也就是只有一個(gè)道,月亮照耀萬里山川,將道灑落在山川之間,山川之間的每一樣事物都有了自己的道。

    趙淳又問道:“閣下之意便是草木之道為年歲生死?”

    “誠然。”

    趙淳又說道:“我聽說,南海四季如夏。”

    “此乃氣之異也!”

    “何為氣之異?”

    “形而下之異!”

    這話的意思是,天理是道,草木本身的形狀和屬性是氣。

    趙淳又問道:“那為何樹葉各有不同,樹木亦有差異?”

    “氣之所異,則器之所異。”

    “那為何南海草木之氣與中原草木之氣迥異?”趙淳繼續(xù)問道。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