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她們之中,大部分都賴在了大明,舍不得回去。 而回去的那些,也等于把大明的風華帶了回去。 任何一個公主貴女,都是最好的時尚風向標,當她們穿著大明的服飾,戴著來自大明的珍寶,回去說話一嘴大明腔,還精通茶道,音律,能唱小曲,立刻就收到了當地的追捧。 要是會念論語,知道史記,能講華夏掌故歷史,那簡直就是活神仙了。 就算那些瞧著徐景昌難受的朝臣也不得不承認,定國公這手太高明了。 一個地方和大明的貿易額,跟多少個歸國留學生成正比……基本上回去越多,學習越徹底,對大明的商貨就越是渴求,雙方貿易就越順暢。 反過來,這些從大明留學回去的王公貴女,她們在大明的人脈關系,也成了她們的資本。 憑著這個,在回去之后,地位扶搖直上,地位迅速提升。 財富地位,甚至是權柄,都在快速提升。 這里面的好處,就連朱棣都看出來了。 因此他在天竺就弄了個留明預科。 專門招收天竺留學生。 而且朱棣還很貼心,給低種姓留了三成配額、 這個三成配額可不是低種姓只占三成……而是扣掉三成之后,剩下的七成公平考試,低種姓也能參加。 雖說低種姓的窮苦人很難跟上層競爭……但他們人足夠多,歷史也告訴我們,只要數量達到一定程度,總會冒出幾個逆天的神人。 因此在天竺,考取大明留學預科,就成了卷得最瘋狂的考試,所有人挖空心思,使出了渾身解數,只為了爭奪不足千分之一的名額。 卷得冒煙! 這位東羅馬的公主想要找個輔導老師,也是這個原因。 不努力不行??! 徐景昌弄清楚這些事情之后,也不得不感嘆一聲,眼下的大明,還真有點萬國來朝的氣象。 “你小子聽好了,仔細教人家,多關心關心,最好讓這個異國公主看上你!”徐景昌對兒子諄諄教誨。 徐顯忠翻了翻眼皮,無奈道:“您老人家不會又有什么鬼點子吧?” 徐景昌把臉一沉,“你給我放尊重點,為父這是為了你好。要真是能結成連理,咱們徐家的后人,就能有羅馬帝國的繼承權了。有朝一日,咱們重現羅馬輝煌,君臨西方,也是不錯的事情。” 徐顯忠認真想了想,“我懂了,您是不想搶老朱家的天下,打算另辟蹊徑了,對吧?” 徐景昌兩手一攤,“反正我無所謂,主要看你怎么想了?!?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