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梁山的后方,暫時交給貞觀來的文臣武將們,畢竟都是老兄弟了,老李也放心。 他則和趙匡胤一起,還有李清,一同前往汴梁。一是為了救林沖的老婆,二是去蹓跶溜達散散心。 汴梁城繁華,李世民是見識過的。但太原公子幾次去汴梁都是去出公差,完全沒有體驗過生活。 就像那個什么李師師,太原公子可謂是久聞大名,卻緣慳一面。 想當初李某人在太原也是……對吧? 正所謂人不風流枉少年嘛。 李清當然是要跟著去的,倒不是為了別的,主要是為了給得意忘形的李世民拍上幾個視頻,然后回去的時候給長孫皇后好好看看。 不給老李上強度,那還能是李哥的好哥們嗎? 一路走來,就路過了清河縣。 清河這個地名……很出名,因為這個地方出了一個潘金蓮,還有一對武家兄弟。 由于曹操還在漢末,所以他八成是沒機會穿越武大郎了。 “這炊餅不錯,來兩張?” 李世民看到一旁正在挑著賣炊餅的矮子,笑著問李清道。 李清虎軀一震,這不武大郎嗎? 他上前笑呵呵地招呼道:“大郎,大郎!” 武大郎立刻回頭,見到是陌生人,便狐疑地問道:“客官曉得我?” “清河縣的大郎炊餅,誰人不曉得?”李清笑著說道:“來上二十張。” 他從懷里摸出十多枚銅錢,塞到了武大郎的手中。 畢竟是出來做生意的,聽到夸贊之后,武大郎立刻喜笑顏開地說道:“不敢當客官夸贊,只是二十張……您吃的……哦。” 說話之間,他便看到了李清身后站著的鐵塔一樣的尉遲恭和程咬金,便也不再說話,從擔子里撿出二十張燒餅,遞到了李清的手中。 李清分給眾人,自己也留了一個。炊餅金黃金黃的,看起來很有食欲,李清咬了一口,外酥里嫩,麥香滿口,不愧是著名的大郎燒餅。 “好吃!”李世民贊了一句。 說罷還不忘看了一眼趙匡胤:“老趙,的確比你那幾個子孫強多了。” 趙匡胤唉聲嘆氣地說道:“哥哥,你這吃炊餅也忘不了損我兩句嗎?” 李世民嘿然一笑道:“習慣了,習慣了。” 正蹲在武大郎的身邊吃燒餅呢,忽然從邊上躉出一人,拽著武大郎說道:“大郎,如今卻有個富貴。” “是何富貴,你休捉弄我!”武大郎不信地看著那人,自顧自地在整理燒餅擔子。 “嗨呀,那張大戶,要把他家里的女使許給你哩!”那人兀自說道:“還要倒賠些房奩,不要你一文錢,白白嫁與你!” 聽了這人的話,眾人對視一眼,都明白是咋回事了。 哦,原來這武大郎還沒和潘金蓮結婚呢啊。 “賢弟,俗話說得好,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婚,你有沒有什么辦法,幫襯下這大郎。”李世民低聲說道。 老李頗有那種“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的心態,即便是身居高位,也沒有因此喪失同理心。 “放心,這武大我自會幫襯,武二可是個好兄弟。”李清笑呵呵地說道。 “讀水滸傳時,為兄覺得這武二最是對脾氣,唉……只可惜這世道,硬生生地把一個好漢,逼成了一個殺人狂魔。”李世民也禁不住嘆息,設身處地去想,若是他也遭遇武松那種情況,怕不是比武松殺的還要瘋。 那邊武大兀自說道:“你莫取笑我,平日里那些個潑皮,都喚我‘三寸丁谷樹皮’,我什么樣子,心里自有數,怎能配得上張大官人家的女使?不成不成!” “你這武大,好不曉事!”那人罵了一句:“這等天大的好事,你竟不接著?!” “兄臺,兄臺莫惱。”李清立刻上前,笑呵呵地說道:“非是武大哥不愿,只是這事委實也太過離奇。” 李世民也上前說道:“若能明證,那大戶果真要嫁使女時,武大哥才肯相信。” “不若武大哥跟我同去張大戶家,一問便知!”那人抓住武大的胳膊說道。 武大郎不愿意,但力氣沒那人大,被扯走的時候還在喊他的炊餅。 尉遲恭笑呵呵地拎起那兩擔燒餅,跟著武大向張大戶家走去。 到了張大戶家,那張大戶倒也沒說什么,只是冷笑著看著武大,不住地點頭。 他現在就是報復潘金蓮,當初讓你從我你不肯,反倒要去告主人婆,這下將你嫁給三寸丁谷樹皮,且看你還有何話說! “只你便是武大?”張大戶看著武大問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