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人們似乎已經開始漸漸地澹忘了第四個百年的事。 只不過…… 在華夏當官,真的是高危職業。 所有人都知道,陛下想讓他們死,他們就得死。 這官,不好當。 但是由于當官收入還不錯,而且還不用像種地那么辛苦,因此,這當官還是大家趨之若鶩的。 只是…… 隨著那些世家豪族的離開,庶人官員崛起,這些官員的個人品德,乃至各個方面,自然也無法跟世族相比。 用一句簡單的話來說,就是他們比世族更加地毫無廉恥,更加地毫無底線。 而且…… 像是貪污這樣的事,一點都不見得比以前少。 他們大概都以為魏硯不知道。 但魏硯其實什么都知道。 可他們還是覺得魏硯不知道。 在屢次三番過后。 只能說…… 以前魏硯還會把貪官的妻女什么的,充入掖庭。 現在…… 只能是一起殺了。 除非是長得特別漂亮,而且特別有名的。 如此數百年之后。 也讓眾女明白了什么是人性。 正如魯迅先生說的那樣,中國人一旦當了官,就喜歡為難別人。 說實話。 這樣的人,還怎么救? 還不如叫它自生自滅? 倒是兕子把他給勸住了。 畢竟…… 這壞人終究只是一部分,陛下在另一部分的百姓的心中,事實上還是不錯的。 之后的一千年。 便是一個不斷地更換官員的過程。 誰都不知道,下一個被更換之人,是不是自己。 又或者是自己身邊之人。 商人這邊,更是每天都提心吊膽,因為生怕自己賺錢賺多了,就被陛下拿去充公了。 百姓越來越富裕,越來越平均,想來,這就是所謂的大同吧。 所謂的大同,就應該要有一只強而有力的手,才能控制得住。 每當社會上,就要有一絲絲的偏差的時候,這只手就必然要伸出來,把這種偏差稍稍地調一下。 然后…… 后面,魏硯的心態也變得很平穩了。 就是發現,最近想造反的人多了不少。 是的! 畢竟…… 聰明人,誰又有愿意被魏硯給‘奴役’的。 此時魏硯的治國理念,也幾乎被人們所熟知。 精英階層不滿魏硯的一視同仁。 窮人呢,也開始了好吃懶做。 因為,他們知道,他們背后的依仗是陛下。 魏硯當然也不會慣著這些好吃懶做的。 只有辛勤勞動的人,才配得到他的庇護。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