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謝春池(四)-《為妃三十年》
第(1/3)頁
君臣際遇。
父女情分。
縱然是一生大論。但在茶香暖煙里說開來,也帶上了絲兒,混著艾草氣息的人情味。
是時,小廚房包了紅棗糯米的粽子。那圓潤的油浸的米粒,肉調和著豬油脂的飽滿的棗兒肉,在父女,叔侄的消閑言談之之間,漸漸蒸出了香味。
金翹打發人用大竹框子盛著,端了進來。
王授文就著那份兒熱氣剝開粽兒葉。
熟悉的氣味鋪面而來。他低頭咬了一口。耳邊突然回響起吳靈清亮的聲音,一時之間,他禁止不住恍惚,仿佛那人此時就在身邊,伸手去拈他胡子上米粒兒,笑道:“粘吧,都粘胡子上了。”
他喉嚨陡然一酸。
抬頭,卻看見一只素白的手,端著茶盞伸到他面前。
“爹,喝茶。”
他忙接過茶盞來,低頭飲茶來做掩飾心里的悸動。一面啞聲道:
“欸,好,喝茶,喝茶……”
不多時,小廚房擺了飯食。
父女一道用過午膳。王疏月又將四阿哥抱了過來。
睡飽了覺的孩子,一經逗弄就甜笑起來。眉眼之間像極了皇帝,但臉盤輪廓又掛著一絲王疏月的柔和之態。
眼見自己的外孫沖著自己笑,那笑容啊,令他心如浸蜜糖,仿佛一下子就卸掉了一直抗在肩上的“枷鎖”。至此后周身通泰,背脊也得已挺直。
其實,在自己女兒的地方和有吳靈在的王家是一樣的。
一粥一湯,幼子的笑聲,著實都充盈著溫柔而磅礴的生活氣息。
于是,王授文也不肯再說傷心事。
至始至終,都沒有提及那折磨著吳靈與王疏月的癥候。
直到將近酉時,內務府遣了人過來接引。王疏月抱著四阿哥送父兄二人至宮門口。暖紅的夕陽在翊坤宮前的庭院里的鋪就一層金輝,王授文行過辭別的大禮,起身仰頭,這才對立在階上的女兒輕聲道:“你母親從前看過一個姓肖的大夫,那大夫與你母親頗有醫緣,只可惜他早年丁母憂,回了云南鄉里。娘娘誕育皇子之后,臣便托了人在云南尋他,日前竟也尋得,娘娘,你若不曾灰心,可跟皇上提一提這個人。”
王疏月應聲,輕輕蹲了個福。
“多謝父親。”
王授文忙退后讓禮。
一時心頭還有很多未說盡的話,然而實在太多,千頭萬緒全部哽在喉嚨里,竟不知如何才能說盡。
他索性揉了揉眼睛,低頭狠心道:“娘娘保重。”
說完些站不穩,顫腿朝后退了兩步。
王定清忙上前扶住父親,抬頭對王疏月道:“我等此一別,便不知何日再能與娘娘相見,臨別萬語千言,五內俱焚,只不知道何以陳心中之情,此時,唯望娘娘珍重自身,往后歲月,對吾等,勿牽勿掛。”
王疏月點了點頭。夕時的風輕輕拂動她耳旁的碎發,吹潤了她的眼眸。
“好,亦望兄長一路平安,父親……平樂安康。”
一番話至此,三人都不肯再多惹情緒。各自止了聲。
王授文與王定叩首辭去。
走出宮門時,卻在翊坤宮外的宮道上看見了皇帝的儀仗,靜靜地停在宮門外。
皇帝坐在步攆上,手上正翻著一本書。膝蓋撐開的袍衫上兜著兩三瓣隔墻而落的玉蘭花。看起來像是已經在墻外停等了好一會兒。
皇帝陡見王授文和王定清走出來。倒是什么話都沒有說。
拋了書從攆上下來,走過二人行跪處,大步流星地撩袍跨進了翊坤宮的宮門。
何慶跟在后面扶起王授文道:“快下錢糧了,奴才替貴主兒和皇上送送兩位大人。”
王授文拱手謝過,又道:“皇上……這是等久了吧,怎么……不進去。”
何慶跟在二人身后,笑著回道:“咱們萬歲爺,應了貴主兒的話,就一定要實在地做到了,奴才們啊……哪里敢問什么。”
說著,又朝地屏前的背影望了一眼。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