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就如同當初的赫舍里氏皇后一樣,她祖父是輔政大臣,還是輔政大臣之首,家世多顯赫啊。人家繼后的父親就是輔政大臣,你說誰高誰低?當然你也可以說鈕祜祿氏一族從額亦都起都很出色,跟大福晉的家世可不一樣。 可理兒它就是這個理兒啊。 康熙面色一沉,“怎么?老五你也覺得張保的女兒配不上你?那你們覺得誰的女兒合適,蒙古親王博爾濟吉特氏的女兒?” 康熙生氣了。 胤祺心中悲憤,可他不敢跟汗阿瑪嗆聲,他是個孝順的孩子,不想讓額娘跟瑪姆為難。于是他張嘴說道:“兒臣絕無此意,額娘跟瑪姆也不是這個意思,兒臣覺得這位他塔喇氏就很好。汗阿瑪圣明。” 康熙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隨后起身離開。老大當年大婚的時候惠妃和明珠就明里暗里的說大福晉出身低,如今到了老五依舊如此。老大那是有野心想要扳倒太子上位需要岳家的助力,難不成老五也有這個想法? 老五背后本就有郭絡羅氏和蒙古支持,再來一個有權勢的岳家,就算老五不想爭,難保不會有人挑唆。就像老大。在康熙的眼里,老大跟太子爭那都是明珠挑唆的。 一想到老五有那個心思,他心情很不好。本來選這樣一個嫡福晉他心里還有些過意不去,現在他是一點心虛的表情都沒有了。 康熙認定的事情,誰說都沒用,宜妃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下這事兒。她心里想著好歹她瑪法是朝中大員,規矩禮儀怎么也不會差了去。 按照慣例選秀的時候宜妃要召見她看中的秀女,她嘴上說著沒事他塔喇氏出身不算差,心里卻怎么也邁不出去這個坎。 “怎么,五阿哥這次不準備選嫡福晉?”四妃聚會,同為四妃之一的惠妃等人好奇的問道。五阿哥十四再等上三年可就十七了,十八大婚雖說不算晚可也不早。五阿哥雖然沒養在她跟前,惠妃卻不信宜妃不著急。 宜妃看了惠妃一眼,她心里暗罵惠妃沒事找事,嘴上卻不緊不慢的說道:“那倒不是,本宮這不是想著多考察考察,看看她能不能沉得住氣么。姐姐也知道老五性子敦厚不太愛說話,本宮就想著要找也應該找個能沉得住氣,受得了他這脾氣的。” 惠妃扯扯嘴角,宜妃說的好聽,五阿哥敦厚?依她看五阿哥那不叫敦厚,沉悶還差不多。都說四阿哥性子古怪,又有個偏心眼的額娘,做四福晉是倒霉,要她說做五福晉也好不到哪里去。 德妃對四阿哥不好,卻不怎么管四阿哥府里的事兒,四福晉頂多請安的時候受婆婆點氣。五阿哥就不同了,不說宜妃這個正經的婆婆,若五福晉出個差錯,就是太后那里就夠她喝一壺的。 大家對五福晉好奇,看宜妃不愿意說也都沒有逼迫她。就算宜妃不召見又如何,等到賜婚的圣旨一下,她們該知道的還是會知道。 宜妃也明白這個理兒,又隔了兩天,她還是把人召到了翊坤宮,除了他塔喇氏她還召見了一個劉佳氏。這是她給五阿哥看中的庶福晉人選,她原本給五阿哥看中的側福晉是另一個從五品官員的女兒,只是嫡福晉阿瑪正五品,再選這個側福晉就不合適,她只能舍去,把劉佳氏提上來。 宜妃心想著五福晉出身不好,但愿她長相能出眾些,這樣不管是對她還是五阿哥都還好。 見到五福晉的時候她失望了,雖然是二品大員的孫女,五福晉并不如她想的那樣爽朗大氣,反而有些畏縮。宜妃自己就是爽朗的,自然不喜歡他塔喇氏這樣的姑娘,相反另一位副都統家的他塔喇氏給她的感覺就不錯。 沒錯,為了面子,宜妃不只是召見了預定的五福晉,連同她的堂姐也一起請了來。別人問起五福晉的人選她都是笑而不語,就是這樣的態度讓人誤以為皇上看中的是那位堂姐,而不是他塔喇氏。 等到賜婚的圣旨下來不少人都驚掉了下巴,惠妃坐不住直接去找了宜妃,“妹妹,這五福晉是怎么回事兒?不是說是副都統家的那位,怎么?” 宜妃一臉疑惑,“姐姐這話從哪里的來的,妹妹可不曾說過那話?”沒錯她從沒說話五福晉是副都統家的姑娘。 惠妃被堵的說不出話,怏怏的回去,路上遇見德妃,說起這事。 德妃笑而不語,此時她十分慶幸佟佳氏沒了,不然老四的嫡福晉還不知道是什么樣呢。跟五福晉比起來她居然覺得四福晉不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