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小夫郎》
第(1/3)頁
臘月十五,距離往年封印的時間也沒有幾日了,但這一天的大朝會注定不能平靜。
“……人丁稅,所收一千五百七十萬貫有余(千錢為一貫)。農稅,征糧兩千九百五十萬石,抵銀三百八十萬貫。工戶供稅……山地……商稅,其類如下,蠶鹽所征七百五十一萬貫,酒水所征一千七百一十萬貫,茶稅所征六十五萬貫,市易所征一千九百五十萬貫……”
賀林軒平穩而響亮的聲音,在大殿上陳述。
人丁和農稅因為改制,稅例下調的關緣故,理所當然比以往幾年要少。
百官對此早有預料,而他們真正要聽的也不是這些有跡可循的稅科,而是商稅。
戶部去年種種舉措他們都看在眼里,成敗在此一舉,他們豎起耳朵,就要聽聽他們能搞出什么名堂來。
然而,一條一條念下來,百官都感受到了一種戰栗。
去年商稅收了多少來著?
他們心里不約而同地生出這樣的念頭,然后得到答案。
這個時候,賀林軒已經一錘定音:“各類統計,共四千六百萬貫有余,其中折合白銀者,為一千七百萬兩。”
與去年的九百萬貫錢,折合的兩百萬白銀相比,增長何其可怕!
直接的數據沖擊,讓百官心如擂鼓,大受震撼。
靜默一瞬之后,丞相柳明東第一個開口說出自己的疑問:“戶部計量的數目必定經過三番核準,無有謬誤。只是戶部今年折收的白銀,竟有一千七百萬兩之多?據本朝銀山記所載,截止今夏,大梁境內所放白銀約有三千萬兩,即,大人所說,超過一半的白銀在商業中流動并回收國庫了嗎?”
這可是真金白銀!
如果屬實的話,也太讓人不敢置信了。
賀林軒笑道:“并非全部收納在國庫,其中,將近三分之二分散在各州銀號中。而根據去年銀號整改的規矩,銀號隸屬于戶部,銀號所持與戶部無異。再者,去歲陛下批復商業借貸專法,銀號直接參與在商業環節之中,商戶存銀于銀號,再以銀票交易。如此,白銀流動的數目才比往年多。”
柳相聽罷,便大喜道:“如此盛世,古往今來獨有此例。全因陛下圣明之治,微臣恭喜陛下,也代萬民感謝陛下圣恩!”
此言一出,百官無不附和。
一時之間“陛下圣明”“萬歲萬歲萬萬歲”這樣的口號在金鑾殿上響起,回蕩無窮,讓上首的皇帝龍心大悅。
虞明博回到家,已經是入夜。
這一下午,他都在工部鼓舞士氣,又施壓讓他們務必將各州試種之事放在心上,拿出實打實的成績來,不得有絲毫松懈。
坐在書房里喝了一碗熱茶,驅走了骨頭縫兒里擠出來的冷意,他整個人才算活泛過來,覺得有些餓了。
他這才想起來,下朝到現在,還沒正經吃上一口飯菜。
他捏了捏眉頭,吩咐隨從取些吃食來。
不多時,飯食來了,原本閉目沉思的虞明博睜開眼來,意外地發現父親也跟著走進自己的書房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