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86章 無所畏懼-《朕佛系養兒》


    第(3/3)頁

    而且還是被一個小娃娃發現了!

    楊廣可是經歷過一輩子的人,他一眼就認出了程文季。程文季這個人勇猛有余,十足難纏,乃是郢州刺史的兒子,一直跟隨著吳明徹沖鋒陷陣,也是一把好手,所以楊廣有所印象。

    楊廣負著手,一臉老成的模樣,說:“連孤這個小娃娃都知道你是誰,你以為父皇不識得你是誰么?只不過與你客套兩句,還當了真。”

    楊兼此時挺直了腰桿兒,無錯,要裝作朕早就知道的模樣,兒子真是給當爹的長臉。

    楊兼臉不紅心不跳,一點子沒有羞愧,說:“正是,朕剛才不過客套兩句,畢竟初次見面兒,即使程少郎主已經變成了階下囚和俘虜,朕該有的禮節,也不能少不是么?”

    “你!”程文季聽他強調階下囚和俘虜兩個詞眼,氣得兩眼差點噴火,惡狠狠的瞪著楊兼。

    楊兼笑著說:“程少郎主主動前來做客,稀客稀客啊,那就……帶走罷?”

    第一場水戰大獲全勝,他們雖然沒能俘虜吳明徹,但是俘虜了郢州刺史的兒子,也算是不小的收獲了。

    眾人下了戰船,在岸上扎起營帳,準備休整之后,繼續進軍,往夏口與安平王蕭巖匯合,直接順著長江,打到南陳的老窩去!

    營地建起來,楊兼派頭很足,負著手走進天子營地,小包子楊廣跟在后面,進了營地之后,楊兼立刻卸去了天子的派頭,笑著說:“來,我兒,給父父科普一下程文季這個小老虎。”

    楊廣無奈的走過去,“科普”這個詞兒,他從楊兼那里早就學會了,不只是“科普”,還有甚么“安利”“包子”之類的新鮮詞兒,因此楊廣也不會聽不懂。

    楊廣說:“程文季這個人,倒是有點子本事,他的父親乃是郢州刺史,管理郢州,咱們這趟出兵,遲早會和郢州刺史對起來。”

    此次出兵,不只是水戰,當然還會有陸戰,郢州好像是一道關卡,橫在他們面前。

    程文季的老爹程靈洗,也是南陳大將,都是難纏的類型。

    上輩子北周出兵,敗的可謂是一塌糊涂,宇文直的水軍大敗之后,郢州刺史程靈洗也趁機出兵,于是北周不只是水軍落敗,就連陸軍也被打得七零八落。

    楊兼摸著下巴說:“看來……想要打到陳人的老窩建康去,郢州也必須拿下。”

    楊廣點頭,小臉蛋直顫悠,說:“是了,無錯。”

    楊兼輕笑一聲,說:“父父倒是有了一個法子。”

    “是甚么……”楊廣自動吞了“缺德”兩個字,又說:“法子?”

    楊兼笑的何其奸詐,說:“兒子,如今程小虎落在咱們手里頭,這不正是一個好機會么?”

    “程……小虎?”楊廣抬起小肉手,揉了揉自己的額角。

    楊兼說:“程小虎為了救吳明徹,抱著必死的決心,如今他成為了俘虜,陳人必然以為程小虎死定了,如果這個時候,程小虎全須全影兒的回到了郢州,咱們再散播郢州刺史偷偷收受隋人賄賂的消息出去,你說,陳人會不會窩里反?”

    不得不說,真是個缺德的法子。

    郢州刺史乃是攔在陳人建康面前的關卡,至關重要,就是因為太重要了,絕對不能有所閃失,所以這消息一放出去,不管是真是假,陳人都會留心,不是替換郢州刺史,就是派遣其他兵馬來駐守郢州,以確保萬無一失,畢竟誰也不敢拿這個開頑笑。

    而忠心耿耿的郢州刺史無端端被懷疑,被雪藏,難免心中不痛快,這離心之策也就奏效了。

    對于楊兼來說,打仗不只是流血犧牲,如果能用計策取勝,以最小的代價取得勝利,那才是最好的。

    楊廣挑眉說:“可是程文季此人,看起來油鹽不進,父皇怎么才能放了他,而且不讓程文季起疑心呢?”

    如果單純放走程文季,肯定會引起程文季的疑心,程文季雖然驍勇,但也不算是傻,絕對不可能中計,他是抱著必死的決心來的,說不定還會來個自我了斷。

    楊兼笑了笑,說:“兒子說的極對,因此……我們便需要一個人扮演惡人。”

    惡人……

    而且這個人選,楊兼已經決定好了,他將楊廣抱起來,放在膝蓋上,說:“兒子,你想想看,權景宣打了敗仗,被自己的侄兒搶去了風頭,倘或朕再大力的褒獎權琢玠,再大力的貶低權景宣,權景宣礙于長輩和前輩的面子,懷恨在心,想要報復,于是偷偷放走郢州刺史的兒子程文季,這種情節是不是合情合理,一點子也不突兀呢?”

    楊廣眼皮一跳,說:“權……老將軍?”

    楊兼慈眉善目的又說:“權老將軍好歹是閱歷豐富的老將了,讓他來演這個惡人,應該可以騙過程小虎這個初生牛犢罷?”

    楊兼當即把權景宣秘密的召過來,權景宣打了敗仗,正等著天子責罰,一走進營帳,立刻跪倒在地,叩頭說:“卑將死罪!”

    楊兼微微頷首,說:“的確是死罪。”

    權景宣一聽,閉了閉眼目,滿臉的悲愴,他差點讓整個軍隊全軍覆沒,這種判斷失誤的舉動,就算是死罪也不為過。

    權景宣跪在地上,沙啞的說:“謝……天子恩典。”

    “不過……”楊兼話鋒一轉,說:“不過,朕這里有一個將功補過的機會,不知道權將軍肯不肯。”

    權景宣奇怪的抬起頭來,說:“天子?”

    權景宣雖然不明白楊兼說的是甚么,但是一口答應下來,說:“只要是卑將能做到的,一定粉身碎骨,肝腦涂地,在所不惜!”

    楊兼笑瞇瞇的說:“并不需要粉身碎骨,也不需要肝腦涂地,只需要權將軍小小的做一回……惡人。”

    “惡、惡人?”權景宣都被他說蒙了,奇怪的看著楊兼。

    楊兼招招手,說:“來,權將軍,附耳過來。”

    ……

    鎮軍將軍權琢玠,第一戰開始一鳴驚人,一飛沖天。很多人都說,權琢玠簡直就是當年楊兼的翻版,或許是鎮軍將軍這個名號太吉利了,否則為何楊兼和權琢玠,都是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如此大放異彩,鋒芒耀眼呢?

    這次的勝仗打得漂亮,旗開得勝,差點子俘虜了吳明徹,狠狠挫敗了陳人的銳氣,還有一個意外之喜,俘虜了郢州刺史的兒子程文季。因此天子準備犒賞三軍,給鎮軍將軍權琢玠置辦了一場燕飲。

    雖然正在行軍,是不能飲酒的,但是燕飲少不得,給將士們吃吃肉,也算是一種激勵了。

    “聽說了么,天子為了犒賞鎮軍將軍,特意置辦了燕飲。”

    “何止是燕飲,我聽說,天子還準備給鎮軍將軍親自理膳,做一道叫做甚么……甚么炒飯來著?”

    “揚州炒飯!”

    “是了是了,就是這個名兒!”

    “揚州炒飯是甚么美味?我以前從未聽說過。”

    “揚州?那不是陳人的管轄么?”

    “你們想想看,揚州可是陳人的地盤兒,天子這會子要做揚州炒飯,那是甚么意思啊?還不是告訴咱們,揚州勢在必得,一口氣就能食到嘴里?”

    無措了,楊兼準備做一道揚州炒飯。

    其實這道揚州炒飯,并沒有甚么特別的意義,當然了,甚么把揚州一口氣食到嘴里,比喻很快戰勝陳人等等,都是大家的“閱讀理解”,其實作為天子的楊兼,并沒想的太深遠。

    楊兼一來為了犒勞權琢玠,二來為了施行自己的計劃,讓權景宣在燕飲之上眾目睽睽扮演惡人,所以準備做一道美味兒,于是他便問小包子楊廣,想吃甚么口味兒了。

    哪知道楊廣說——揚州炒飯。

    關于揚州炒飯,也有自己的“歷史底蘊”,相傳隋煬帝楊廣十足喜愛一道美味,喚作“碎金飯”,這便是揚州炒飯。

    楊兼沒想到,兒子真的喜歡這一口,問他想吃甚么,楊廣便想起了“碎金飯”,想嘗嘗楊兼做碎金飯是甚么滋味兒。

    揚州炒飯這么容易簡單,兒子既然想吃,楊兼怎么可能拒絕呢?當下便去了膳房,準備揚州炒飯的食材。

    日前楊兼做了一些午餐肉,正好用在炒飯上,將午餐肉切成小丁,然后又找了蝦仁、雞子等等。

    揚州炒飯又名碎金飯,還有另外一個名諱,叫做金鑲銀,白花花的稻米被雞蛋包裹著,金燦燦的金蛋穿插其中,一眼看上去,可不就像是碎金飯,或者金鑲銀么?

    揚州炒飯做起來十足簡單,楊兼手腳麻利,先把午餐肉下鍋煎了一下,這樣一來,午餐肉過油,香味更加濃郁,吃起來口感也會有外焦里嫩的層次感。

    把蝦仁和一些輔料炒熟,之后就是炒米飯了,一大鍋香噴噴的揚州炒飯很快出鍋,小山一樣堆起來,五顏六色,紅紅綠綠的,一眼看上去還有一種金燦燦的感覺,果然是視覺享受。

    楊兼做好揚州炒飯,便離開膳房去整理衣冠,時辰差不多,便準備和小太子楊廣一起往營地的空場而去。

    因為是犒賞三軍,將士們全都有份,所以燕飲的規模很大,便擺在了營地的空場上,宴席一張張排開,楊兼一走進去,便看到了權景宣,權景宣因為頭一次演惡人還有點子緊張。

    楊兼拍了拍權景宣的肩膀,說:“權將軍,別緊張,正常發揮便好。”

    權景宣很是感激地說:“多謝天子安慰。”

    楊廣:“……”

    權琢玠也已經到了燕飲,今兒個他可是主角,但是權琢玠因為失去了面具,所以一股子畏畏縮縮的模樣,旁人剛要和他攀談,剛抬起手來抱拳,結果權琢玠一副要被打得模樣,抱頭便跑了。

    楊兼:“……”

    楊廣板著小肉臉說:“權琢玠這樣可不行。”

    楊兼搖頭說:“打造的面具還有兩日才能好。”

    滕王楊瓚眼目一亮,說:“皇兄,等弟弟一會兒子。”

    他說著,飛快的跑開,風風火火的,也不知去哪里。沒一會子竟然又跑了回來,手里舉著一張威風凜凜的猛虎面具。

    這次是真真兒的猛虎面具,鑄造的猛虎張牙舞爪,兇惡非凡,乍看一眼只覺得可怖凜冽。

    可不就是蔡王楊整日前送給他的那張面具么?

    楊瓚拿著面具,說:“皇兄你看,弟親這里有一張面具,不如先給鎮軍將軍戴上備用。”

    楊兼剛要說真是個好法子,三弟簡直是個小機靈鬼兒,哪知道就此時,蔡王楊整語氣幽幽的說:“三弟,你是不是不喜歡二兄親手打造的面具?”

    楊瓚:“……”

    楊廣:“……”

    楊兼:“……”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