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遺命-《我在古代辦報紙》
第(2/3)頁
東來和南往面面相覷,都知道這意味著什么。
皇上醒了,怕也是最后一次醒來。
“王爺,馬車已經準備好了……”
然而管家還未說完,李璃就命令道:“備馬。”
“是。”
馬車雖舒適溫暖,可速度卻慢,而李璃根本等不及。
話音落下的瞬間,他沖出了房門。
春節已經沒幾日了,按著日子算,昨日算是小年夜,該是闔家歡聚一同迎接新年的日子。
就是王府里,下人們也忙碌地準備起來,給府里增添年的味道。
紅色漸漸覆蓋到了街上,帝王的身體好壞沒有影響大家期待過年的喜慶。
疾馳的馬踏起地上的淺雪,寒風呼嘯從耳畔過去,李璃明明覺得很冷,可是手心卻還是沁出了汗液。
他真怕來不及……
四位大臣幾乎是一同達到明正殿,他們彼此看了一眼,沒有多話,然后整理著裝,走進殿內。
一位丞相,兩位尚書,一位大學士,從身份上來說,作為聽召大臣,甚至托孤輔臣都盡夠了。
寢殿之外,乃是各宮妃嬪,一個個紅著眼睛,不知道是在為燕帝傷心,還是在為自己,但只敢小聲啜泣,不敢放聲驚擾。
作為皇帝的女人,一旦皇帝去了,有子嗣的還能有個盼頭,沒有的,作為太妃,太嬪之類的便只能移居更偏僻的西宮,給新皇的妃子騰地,眾人擠在一起,老死宮中。
明正殿的內侍一路領著他們走進寢宮,里面,除了燕帝,便是太后和周美人,但是沒有怡親王的身影。
周美人坐在一個繡墩上,捏著帕子,滿臉哀戚,這個發現,讓左相心中驚喜不已,卻讓另外三人沉下了心。
此時此刻,他們有什么想法已經毫無意義,這個國家說到底還是皇帝的,眾目睽睽之下,連太后都沒有反對,更何況他人呢。
只是終究為了李璃嘆息。
燕帝此刻正靠在床頭,精神看起來不算差,臉色甚至帶了一絲罕見的紅潤,仿佛大病將愈,很快就能臨朝。
然而太后紅腫的眼睛和即使沉默都抑制不住的悲傷,卻顯示著這只是一個錯覺。都是經過大半輩子的人了,怎么會不知道這是最后的回光返照。
左相眼中迅速凝聚起眼淚,連太后都來不及拜見就跪了下來,一進門就哽咽出聲,飽含心痛地喚了一聲:“皇上……”
而其余三位大臣即使不如左相如此失態,也露出悲哀的神色,跟著深深一拜。
君臣一場,就此別離,總是令人唏噓。
燕帝的面容平靜,身體也是極放松的,是難得的寬和,只有一只手緊緊握成拳,不愿放開,里面正是施愉的一只耳環。
他的語氣平淡道:“朕自知大限已到,此時召卿而來,便是宣布遺詔。”
“皇上……”左相正要表明一下心跡,卻見燕帝微微一笑,制止了他,“朕時間不多了,左相不必多言,正事要緊。”
“是……”
燕帝道:“朕回顧這一生,至此卻發現德不追長兄,才不及幼弟,空有雄心凌云之志,卻無治世強國之能,因此庸碌六年,未有絲毫建術,可悲可嘆。此雖一大憾事,卻也一大幸事,大燕江山終未曾斷于朕之手。此去見李家先烈,面上無光,心中慚愧,然而大限已至,追悔不及。”
燕帝自負,哪怕嘴上明著說自己無能,心中也并不承認這一點,如今坦然,甚至倒是令人驚訝了。
至于這賣國之事,燕帝雖有罪,然而罪魁禍首卻另有他人。
他這么說,難道是要替左相背負這罪名嗎?
王大學士有心抬頭說上一句,卻被邊上的同僚拉了回來。
說了又能如何,除了給左相借題發揮的機會,毫無意義。
左相聽見響動,回過頭,一見王子怡的不滿,心中冷笑。
燕帝似乎沒看見這跪地四個大臣的暗中動作,只是自顧自地說:“朕這一去,正好是新年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