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眼看著是停了下來,雷術(shù)趕緊命令道:“皇上皇后就在石頭下面,趕快挖!” 但不待眾人挖太久,有一處石堆松動兩下,接著就是轟的一聲,獨孤長信抱著青鸞從石堆中躥了出來,兩人身上都沾了許多血跡,落地時已經(jīng)虛脫的雙雙跪在地上。 魏軍上下見此情形,都停下手中的動作,單膝跪下山呼萬歲。 青鸞已經(jīng)沒有力氣說話,只指了指石堆示意,獨孤長信便招雷術(shù)上前,低聲吩咐道:“姜煜城還在下面,救他出來,免其死罪。” 雷術(shù)恭敬答應(yīng)著,然后便去著手處理。 史記:盛帝六年,下凰城外,東夏恭帝設(shè)計使山崩地裂、佛像崩塌,陷害武后未果,盛帝寬厚,見其精力耗盡,面容枯槁,免其死罪。恭帝亦看破紅塵,于下凰城出家,法號‘凡妄’,武后為其立國寺,世上再無龍霆府。 盛帝六年臘月,宋襲帥軍見武后,遵守諾言饒路以江山相讓,拒絕盛帝封賞,自請帶安樂王夏代亦,為清平大長公主守墓,帝封宋襲公爵,抬夏代亦為親王位,準其奏。 事后,青鸞自然也找了合適的機會把夏代亦生身父母的事具實相告,夏代亦已經(jīng)長大,當時只是一笑而過,如何處理,青鸞也不再過問。 盛帝七年正月,繼夏國之后,四分五裂的局面再次結(jié)束,實現(xiàn)一統(tǒng),盛帝改國號為周,年號為天元,定都酈京,后世稱其為高祖皇帝。 大周開國后,武后除了保留了玄凰營的轄制權(quán),一生再未涉及朝堂,一心教養(yǎng)太子及其他皇子公主。而高祖皇帝一生也再未立妃妾。 天元初年中旬,經(jīng)過慎重商議,禮部嚴謹安排,高祖武后主持了封賞大典,其中王云一直統(tǒng)籌后方,解決魏國后顧之憂,推為首功,其余開國有功之臣逐一封賞。 end。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