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弟子不能決斷其中的對錯,還請夫子為我們解惑。” 宰予剛開始還只當是兩個小孩子吵架,沒想到聽到后面,竟然受到了震動。 日月星辰都是氣體? 雖說這個觀點并不完全正確,但正確與否卻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居然有人愿意認真的去思考天上星辰到底是由什么成分所組成的。 技術與科學往往只有一念之差。 知道運用,但不去花心思解析其中原理,那便是技術。 花心思弄懂了原理,或許當下產生不了什么作用,但卻能為以后的技術進步打下基礎,這便是科學。 在這個禮崩樂壞的年代,大多數人都為了功成名就而追求速成,所有人都在朝著實用主義的大路上撒丫子狂奔。 夫子的學說無法得到實踐,也正是因為他的那一套雖然穩當,但見效實在太慢。 所以等到戰國時期,大部分國家哪怕明知道副作用大,還是自然而然的選擇了法家的速成強國班。 而各國的變法措施也開始個頂個的卷了起來,從西河學派門人發起的李悝變法、吳起變法,再到韓國申不害改革,秦國商鞅變法,再到李斯、韓非的橫空出世。 總得來說,呈現了一個你快,我比你還快的趨勢。 就在各國提速的過程中,火車終于脫軌了,從那以后,才開始了‘限速’運行。 大家也才終于明白了‘彎道快才是真的快,誰直線不會加油’的道理。 但不管怎么說,實用主義的精神已經種下了,功利思想的種子已經發芽了。 但其實在古典時代這么做也不能算錯,把一條線路跑熟練了,也算是一種本事。 最起碼后續兩千多年的時間里,大家跑的都是同一條路。 但問題是,后來賽道換了。 這下子問題瞬間大條了,咱這車跑的都是公路賽,沒上過鐵路呀。 從前跑鐵路的那些司機,早失業了,現抓那肯定是抓不到的。 而現在擺在宰予面前的,正是一位試圖在公路上用柴油開動車的司機。 宰予忍不住贊嘆道:“正愁著沒人教理科呢,沒想到少伯居然給我帶來這么一位人才!” 而冉求還不能理解宰予為什么能高興成這樣。 上次他見宰予這副德行,還是他和子貢一起結算去年商貿收入的時候。 冉求不解道:“不就是言說些關于日月星辰的個人見解嗎?難道他這三兩句話,還比得上百萬錢? 再說了,且不論他說的對不對。就算說的對了,那了解了日月星辰是氣體難道就能擊敗齊國了?” 宰予樂呵呵的回道:“子有,這就是你所不知道的了。 當初倉頡見鳥獸的足跡受啟發,而造出文字,當時的人也不過覺得這是鄙人排解時間所作下的圖畫而已。 誰能想到文字后來竟然能起到傳播文化,教育萬民的作用呢? 誰又能知曉文字居然還能成為記錄歷史,讓后人了解前人功績與罪過的載體呢? 后稷開始種植莊稼時,上古的人們還在以狩獵、捕魚為生。 那時的人們也一定會譏笑后稷癡傻,與其守著莊稼等待它成熟,不如今日漁獵今日得食。 然而現在的百姓無不以田桑為本,狩獵也只會選擇在農事結束之后。 正所謂:無用之用,方為大用。無功之功,方為大功。 現在沒有用,不代表今后沒有用。現在沒有功勞,不代表今后沒有功勞。 倉頡、后稷生活的時代距離現在已經有兩千多年了,然而他們的創造與發現卻在今日被發揚光大。 弄明白日月星辰的規律與組成,或許現在起不到什么作用。 但誰又知道,兩千年以后,這些東西是否會發揮作用呢?” ------題外話------ 月票這個東西,它真不是個東西。你若太在意的話,自己會受傷,若是不在意,讀者也會受傷。 ——節選自《宰予日記》 7017k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