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聚集群天下中舉的讀書人到京城一起來選拔人才,這些考中的學生將會進入朝廷中進行任職。 考試的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著,這年頭又沒有什么電子設備,更加沒有那么多的監(jiān)控攝像頭。 所以只要將考生身上安全搜查檢查身體,沒有任何作弊的地方,然后將他們隔開就可以很大程度保證作弊行為的發(fā)生了。 當然也需要考官不斷的巡邏,而且在全封閉的環(huán)境上要進行三天考試。 對于如何阻止作弊這件事情,古人的智慧可是一點也不比現(xiàn)代人來的差的。 起碼在明朝現(xiàn)行的制度就一定能夠保證。 因為起早就已經(jīng)在準備了,而且手底下還有那么多的人幫忙。 官僚這種事情,那些官員們可比自己要熟練的多了。 更何況是科學考試這種死板的官僚主義行為,所以朱啟基本上也沒干什么事情,就把所有的工作都給完成了。 而那些考生們,很快就告別了自己的家人和親朋好友進入到考場之中。 接下來的三天時間,他們都將在考場里面進行封閉式的考試。 要完成的科目實在是太多了,而且這年頭要學的東西也不如現(xiàn)在高考那樣的少。 他們可是要長篇大論,這三天的時間甚至有人需要手寫上萬字出來,可不是那么輕松隨意的事情。 朱啟雖然身為主考官,但也就一開始露臉說了一句話,看到大家如此激動的表情之后,朱啟在接下來的三天也都沒有出現(xiàn)在考場之中。 主要就是為了防止因為自己的出現(xiàn),而讓那些學生們過于激動,導致現(xiàn)場的氛圍被破壞。 雖然這樣,說可能有點自命不凡,但事實情況也確實如此。 而在三天之后考試順利結(jié)束現(xiàn)場,也沒有人因為作弊而被抓起來,畢竟這些學生如果作弊的話,后果可是非常嚴重的。 輕則被抓入大牢,重則有可能要被放歸邊境。 畢竟明朝對于考生在考試的時候作弊的懲罰力度是相當大的。 然后就是要批改閱卷了這些自然也有其他老師來做,不過那些數(shù)理化的課程,想要批改的話可就不是一般讀書人能夠干的活了。 好在朱啟這段時間也已經(jīng)培養(yǎng)了不少的人才,倒也不需要自己親力親為的去批改了。 而且在自己主持著科舉考試的事情的時候,自己的大哥朱標也一直從旁協(xié)助著自己,絲毫沒有任何與自己嫌隙的打算。 這也不禁讓朱啟松了一口氣,起碼自己所想的兄弟之間產(chǎn)生隔閡的事情并沒有發(fā)生。 只是至此之后,自己這個圣人的頭銜恐怕就要牢牢的坐實了。 唯一讓人放心不下的恐怕也就是自己的年紀,實在是太年輕了。 很多的儒學家可能會不認同罷了,只是那是對于普通人來說,但朱啟的身份可是大明的王爺。 而且這么多年也為大明立下了汗馬功勞,作出的成就也是萬眾矚目的。 可以這樣說,圣人做得到的他做到了,圣人沒做到的他也做到了,如果這都不能成為圣人,那還得要什么樣的條件呢? 而在搞定了科舉考試的事情之后,接下來還要選拔那些優(yōu)秀的學生,朱啟自然也只能通過成績先進行第1輪的選拔,再進行面試。 不過面試就跟自己沒關(guān)系了,那是皇帝朱元璋的事情,朱啟也好不容易能夠休息一會,不過朱元璋顯然沒有打算讓他休息的意思,很快就讓朱啟進宮面圣了。 而朱元璋這一次讓朱啟也不為其他。 主要就是為了讓朱啟繼續(xù)寫他的國策。 在為大明制定了鯨吞北元和高麗的策略之后,論國策這一方面,朱啟在朝內(nèi)自稱第二的話,可就沒人敢自稱第一了。 要知道能夠打敗北元的將軍或許會有,但是敢自信拍著胸脯說,一定能夠把北元控制下來的,可就只有遼王朱啟一人了。 而且從目前計劃實施的程度來看,如果遼王朱啟的策略,能夠完美的執(zhí)行下去,而大明能夠繼續(xù)開發(fā)北元的話。 讓北元百姓們臣服于大明,成為真正的明朝人,也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了。 如此厲害的計謀和政策,也就只有咱們遼王殿下能夠想得到了。 所以朱元璋才會讓朱啟寫國策,為大明后續(xù)的千秋萬代鋪墊基礎。 本來這事情是應該是他朱元璋來干的,卻沒想到落到自己頭上了,朱啟也是相當?shù)臒o語。 但朱元璋又是自己的父親,又是這大明的皇帝,皇帝都親自開口了,他也不好說什么了。 但寫國策論什么的,他也從來都沒有經(jīng)驗,那些春秋筆法還有各種各樣的文章的句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