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黃臺吉決定決定孤注一擲,拼死一搏,調動起后金全部實力,攻向關內,占領明國內地,一去不返。 他做出這樣的決定,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去年末,后金被東江搗襲巢穴,后金管轄的地盤內大量物資和人員都被東江軍掠走。 如今的后金,要想再繼續長期維持十萬以上的兵力,已經相當困難。 過去還可以向朝鮮逼勒索要糧食補給。 但現在朝鮮與后金接壤的平安道和咸鏡道都已被明軍接管。 如果是派一兩萬軍隊去進攻,很容易反被殲滅。 派主力去攻打,那很可能就是重蹈后方巢穴被襲的覆轍。 至于向蒙古索要,這幾年北方干旱,喀喇沁、科尓沁諸部也都窮餓至極,自給尚且艱難,更何談支援后金。 黃臺吉知道,若是再不拿出決心,攻入明國關內搶掠一番,那無須明國出軍,只怕后金自己便要內亂瓦解。 當然,若是沒有東江搗巢的威脅,本來就算攻入明國境內,也可以有回來的退路。 但眼下,東江鎮和咸鏡鎮軍力在不斷增強,東江鎮十五萬萬兵力,咸鏡鎮也擴軍到五萬,在金國后方虎視眈眈,只要金國大軍遠出,后方被襲占是肯定的。 所以,唯一的辦法只能是一去不還了。 若是能攻克明國京城,搶了明國江山,那遼東就算丟給毛文龍又如何? 崇禎二年二月初,黃臺吉把這主意和后金幾大貝勒商量,幾個貝勒也大多同意。 決定籌備八個月,等十月份秋高馬肥就出兵。 黃臺吉也派使者去向還在牛莊的阿敏傳話,問他意見。 阿敏當著使者的面,連發抱怨。 無非是前年要是聽了他的主意,占領鮮國作為根據。 何必如現在這樣進退無措,要做這等冒險的事? 話里話外都是黃臺吉昏聵,已不適合再當金國汗。 黃臺吉聽到使者報告的阿敏種種無禮言辭,自然憤怒得很。 毛文龍派兵襲擊沈陽時,阿敏龜縮牛莊,坐視關寧明軍通過,后來關寧軍返回進攻時,又只求自保,任由海州陷落,阿巴泰慘死。 他沒對阿敏從重治罪,已經是顧全大局,考慮到后金新受挫折,傷了元氣,再對地位重要的貝勒下手,引發內斗,未免雪上加霜。 這阿敏不知感恩,反而又如此放肆。 黃臺吉再不能忍,派人傳阿敏速來盛京。 如果阿敏拒絕前來,那就是反意已決,就算打一場內戰,也要把阿敏拿下。 若還肯前來,就效仿當年先汗對付阿敏父親那般,將阿敏囚禁起來,繞他活命。 不料未等黃臺吉派的使者再次達到牛莊,就已經傳出消息,阿敏搜刮牛莊城、海州城、鞍山驛城的韃兵一萬多,蠱惑說黃臺吉舉措荒唐,已把金國帶入死地,繼續留在金國也無出路。不如跟著他向西謀一出路。 那一帶的韃子也覺得日子難過,聽了他蠱惑。 阿敏的打算是去投奔插漢虎墩兔。 沿途科爾沁、喀喇沁諸部無力攔截,也只得避讓放行,被阿敏所率之軍劫去不少牛馬。 黃臺吉聞訊大怒,待要率兵追擊,卻又怕東江再次來襲,又亂了自己要攻入關內的計劃。 也只得忍下。 黃臺吉身邊漢奸謀臣如大海、祝世胤之類則對黃臺吉說道: “阿敏此去,不足為患,如今北邊都是大旱,糧草困難,那林丹汗自顧不暇,哪里收容得了阿敏。兩家必定沖突,到時兩敗俱傷。阿敏手下軍兵或者也入明國境內搶掠騷擾,依舊是我大金之助。或者從察哈爾搶些糧草,再逃回我金國,也沒甚壞處。 “如今我金國糧草艱難,少些人正可支撐久一些。” 黃臺吉聽了這話,心中懊喪惱怒減輕了些。 卻說那阿敏帶領一萬多兵,沿途搶劫,一路狂奔,科爾沁和喀喇沁諸部無人能擋。 一直到了張家口關外和察哈爾勢力接觸。 不過正如幾個漢奸分析的那般,此時的察哈爾也窮餓,見阿敏一萬兵,只有猜忌之意,卻難有容納之心。 雙方接觸沒多久,就打了起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