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 他們兩人不知道的是,就在初五這天,有個年輕人一手拿著稿件,一手拿著紅牡丹。 來到了外灘圓明園路149號的哈密大樓,很順利就將李雯雯代寫的那篇《一個待業青年決定去死》投給了文匯報。 ...... 文匯報。 盧新華的《傷痕》在沒出版前,就是先在這里發表的。 事實上,他也有向《人民X報》投稿,可卻沒有過稿,可卻收到了退稿信。 “盧新華同志,你的來稿經研究決定不予刊用了,現退還給你,歡迎繼續來稿?!? 后來經人介紹,這才與《文匯報》搭上線。 《文匯報》也非常給面子,破例以整版篇幅,登出他的那篇短篇小說《傷痕》。 而刊登《傷痕》的那一期報紙,也成了文匯報的高光時刻,加印到了180萬份。 發表《傷痕》時,盧新華還是復旦大學中文系一年級學生,當年他24歲。 自那時候開始,傷痕文學便瘋狂地出籠了,有張賢亮的《靈與肉》、葉辛《蹉跎歲月》、劉心武《班主任》......他們逐漸形成一個圈子,占據了中國文壇的半邊天。 ...... 編輯室就是這樣的,有時候非常閑,可忙起來的時候,那叫一個要命。 一個年輕還在那喊著無聊。 老編輯冷哼了聲:“白班無聊的話,給你調到夜班去要不要?” 小年輕趕緊搖頭。 “夜班的那些人太猛了,完全搞不過他們?!? 就在這個時候,樓下負責傳達的大爺,拿著一份牛皮紙袋裝的稿件過來。 “胡編輯,您看一下?!? 看到負責傳達的大爺,大家都很清楚,他肯定又收人家煙了,可大家都沒點破。 大爺在這里才是老資歷,他們主編都不一定有他干得久,有時候,社長對他也是客客氣氣的。 可當大家看到文件袋上寫的標題,《一個待業青年決定去死》,大家瞬間精神抖擻了起來。 “這標題,帶勁啊。” “哈哈,一看就是來搞事的?!? 別的報社看到這種標題,往往都是敬而遠之,可他們不一樣,作為一家旗幟鮮明地站在思想解放的潮頭的報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