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167章 正文完結-《衛長公主》


    第(3/3)頁

    劉徹再次嘆氣,“你們不用這般謹慎,朕說的是真的,此事朕也與皇后說了。”

    說起這個,他負手望天,唏噓道:“你們怎么都這樣啊!”

    衛青等人:……

    ……

    傍晚時分,劉瑤進宮送幽州災后重建圖紙。

    劉徹接過圖紙,看著上面的規劃圖,唇角經不住翹起。

    阿瑤做事果然迅速,條理清晰。

    劉徹:“不錯,此圖朕再看看。”

    劉瑤見他滿意,心中也松了一口氣,“阿父要快些,這樣的話,等到百姓安置下來,可以有事做,工錢也便宜。”

    “不急,不急。”劉徹知道她說的是“以工代賑”的事情。

    霍去病那邊快要到達幽州,若是太子平安無事,一切事就好說,若是出了事,所有事就要推后了。

    劉瑤抿了抿唇,看出劉徹的意思,心中嘆氣。

    “阿瑤,朕與你說個事。”劉徹揮手讓莫雨將圖紙收起來。

    “何事?”劉瑤不解,現在還有什么事比幽州地震的事情重要?

    劉徹輕咳一聲,正襟危坐道:“此次若是太子平安,朕打算將皇位傳給他。”

    “……”劉瑤愣了一瞬,隨后調侃道:“阿父,難不成你想將皇位傳給劉據,然后自己乘船去海外求神尋仙?”

    劉徹聞言,糾正道:“釣魚!”

    劉瑤嘴角微抽:“釣大魚啊!呵呵……阿父,兒臣覺得此事可以再商量,劉據那邊的情況還未可知,咱們都要慎重!慎重!”

    “你也不信朕?”劉徹臉色微拉,他自認為這些年將天下治理的井井有條,還算一言九鼎。

    “也?”劉瑤抓到重點,猜測可能劉徹講這話與其他人也說了,但是大家都不怎么當真,見老父親面色有些不善,她連忙順毛,“阿父,你現在龍威虎猛的,又是要改軍制,又是要釣萬斤大海魚,這左瞧右瞧,也不像暮靄沉沉的老人!”

    “哼。”劉徹稍微被哄好一些,“朕金口玉言,一言九鼎,你就等著,等太子回來,朕就準備退位,說不定明年這個時候,朕已經釣到大海魚了。”

    劉瑤聞言,指腹刮了刮耳根,語氣有些半信半疑,“阿父,咱們要對自己的運氣有清晰的認知,不如再拖兩年吧,若是那些海魚被你的帝王氣勢嚇到,避著你走,你確定能追上?”

    劉徹狹長的雙眸微微瞇起,忽而眼睛放大,豁然開朗,“這恐怕就是朕釣不上大魚的原因!”

    劉瑤:……

    阿父,咱們要正視自己,你過往純粹是“空軍”居多,不分大小魚。

    他所說的退位,在結果未明之前,就當是老人家的任性吧,不當真為好。

    ……

    至于劉據那邊,從地震發生開始,他就分外忙碌。

    先是劫后余生,然后開始指揮軍民救人,維持秩序。

    緊接著有羯人、鮮卑部族趁亂生事,想要造反,劉據又率領三千漢騎與五千烏桓騎兵平復叛亂,雙方打了六個時辰,平復叛亂后,開始整肅邊防,防止有人生事。

    然后又接著救人,搜集物資,清理震后廢墟,安撫民眾,往外面送消息。

    恨不得一個人掰成十瓣用。

    還好憑借他在幽州的威望,做到這些沒有多少困難。

    ……

    等到霍去病率領大軍趕到時,就見到一個形銷骨立、面黃肌瘦的太子,他大驚失色,還以為人出事了。

    得知純粹是累的,霍去病松了一口氣,當即一拳捶到他的肩上,“臣差點被太子你嚇死!”

    “無事!”劉據虛弱一笑,身子晃了晃,眼看就要歪倒。

    “太子!”身邊的親衛連忙扶住他。

    霍去病傻眼。

    他正欲開口,忽然覺得身上發毛,眼眸一掃,就看到原先出來迎接他的軍民有的面帶譴責和怒容的看著他,有的滿臉心疼和擔憂地看著劉據。

    他呆呆看了看自己的拳頭,心虛地放了下去,尷尬一笑,“太子無事就好,無事就好。”

    此次幽州地震,太子劫后余生,又如此得民心,讓人甚為欣慰,想必舅父知道,也會開心。

    他身邊的屬下紛紛忍笑。

    劉據歉意道:“是據的身子這幾日有些弱,養幾日就好了,表兄莫要擔憂。”

    霍去病訕訕點頭。

    主要是在民眾譴責的目光下,他著實壓力大。

    霍去病到來之后,幽州不管是明面上還是暗地里的局勢,算是徹底穩定下來。

    這位可是將匈奴打的丟盔卸甲,西征滅十幾國的人。

    霍去病到達幽州的第三日,各地支援幽州的物資也陸續到來,一波接一波,讓人應接不暇,尤其長安方向的支援,更讓人熱淚盈眶。

    對于幽州邊陲的百姓,大部分此生都沒有遭遇過如此熱切的關心,從一開始的開心,到后來的手足無措,這些樸實的軍民做的最多的就是向長安的方向跪拜,叩謝天子。

    偶爾有人跳出來發出刺耳言論,表示若是太子沒有在幽州,此次地震壓根不會有人來管他們。

    大多百姓不予理會,他們又不是傻子,即便沒有太子,朝廷也不會不管這里,畢竟幽州乃是邊塞重地,太子帶著那些長安子弟來到幽州,已經說明朝廷對幽州的看重。

    ……

    長安那邊,得知太子無事,朝野松了一口氣。

    劉徹高興地喜極而泣,在太子失聯的那些日子,太子從小到大的所有經歷在他腦海中過了好幾遍,他從未這般思念過這個兒子,若是沒了太子,就是再給他二十年時間,他沒辦法保證再培養出一個比太子更好的,就是太子的親子也不行。

    雖然劉徹那邊三天兩頭催促劉據回去,不過劉據還是在幽州待了一個多月,才啟程回去。

    為了防止驚擾民眾,即使天色未亮,大雪依舊,劉據的隊伍還是啟程了。

    馬車快駛到城門口的時候,車廂中的劉據察覺馬車停了,有些詫異,“發生什么事了?”

    撩起車簾,發現前方有螢螢亮光,他眉心微蹙,推開車門,風雪迫不及待地鉆進來。

    馬兒踩著厚實的積雪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道路兩旁的百姓有的舉著火把,有的用手護著油燈,不舍地看著路中間的車隊。

    駕車的心腹有些為難,“太子,這可怎么辦?”

    這些百姓不知在這里守了多久。

    劉據默了一瞬,仰頭忍住眼眶的濕潤,深吸一口氣,“繼續走!”

    心腹:“諾!”

    城樓上,霍去病站在墻邊,看著下方被百姓燭燈與火把照亮的出城大道,嘴角微翹,低聲道:“蘇明,你看,這就是民心!”

    蘇明看著下方沉默的人群,無聲的太子車隊,雙方誰都不想說“告別”,就這樣靜靜地送到城外。

    漫天飛舞的風雪吹不滅百姓心中的火。

    等到出城二三里的時候,劉據轉身回望,仍能看到城門口不散的亮光,心中熱潮不斷涌上來,轉身看著前方漆黑如墨的夜空,唇角微微翹起。

    天快亮了!

    ……

    劉據回到長安  ,劉徹迫不及待地宣他入宮,看著瘦了一大圈的兒子。

    老父親心中酸澀,濁淚就下來了。

    父子倆抱著哭了一會兒,互相訴說著各自的思念與不舍。

    發泄夠了后,劉徹說起退位的事情,表示年紀大了,現在也是時候含飴弄孫,他要出海釣大魚。

    劉據怔愣了一瞬,眸光微閃,唇角微微翹起,柔聲笑道:“阿父現在春秋鼎盛,兒臣還有許多不足,至于大魚之事,兒臣自認為運氣比阿父稍佳,不如兒臣替阿父出海釣魚,這樣兒臣也放心。”

    劉徹:……

    太子的各種反應他都提前想過,可是沒想到太子要搶他的活。

    而且還嘲諷他釣技不佳,純粹是河魚太精明了,聽說海魚蠢笨,所以才長那么大,他一定能成功。

    他頓時吹胡子瞪眼,大手拍了劉據一下,“你別想搶朕的活,此事朕已經與三公九卿說了,現在你平安歸來,得天庇佑,理應接過朕的擔子。”

    他最后按住劉據的肩膀,沉聲道:“此乃太子之責!”

    劉據默然不動,欲言又止。

    他自然知曉太子之責,可他也僅是太子,為了自己與身邊人著想,一切都要小心謹慎。

    ……

    劉徹做事一向速戰速決,劉據歸來才半月,就昭告天下要禪位當太上皇,朝野驚詫,以陛下的性子,怎么會如此痛快。

    等到過完年,劉徹就甩給劉據一封禪讓詔書,讓劉據自己當皇帝。

    劉據拿著禪讓詔書風中凌亂,他著實沒想到時間這么快,還以為怎么著,也要等到年中的時候才有結果。

    沒等他消化這個消息,衛青這個大司馬大將軍也自請致仕,說是打算與太上皇一起出海釣魚,見識一下海上風景。

    劉據:……

    沒過幾日,東方朔也屁顛屁顛致仕,表示為了防止外戚做大,他也要致仕。

    眾臣驚詫,沒想到衛家人放權居然這般痛快。

    饒是他們知曉大將軍的人品,也清楚衛家等人的家風,可對于外戚還是有不少提防的,沒想到衛青、東方朔這些說放權就放權,世上有多少人能否做到這地步。

    劉瑤見狀,與劉瓊他們商議了一下,也給寫了“辭職信”,表示要替劉據盡孝,陪伴太上皇,皇太后游山玩水,讓他不用擔心。

    劉據麻了。

    他現在太子升級成皇帝,怎么感覺要成孤家寡人了!

    劉徹看的直樂呵,退位以后,就從未央宮搬到甘泉宮了。

    ……

    太初三年六月,武帝劉徹長子劉據登基,大赦天下。

    次年,乾明元年開始,開啟大漢朝的盛世征程。

    劉瑤甚為欣慰,太子登基,她也能輕松了,最起碼自家弟弟還是了解的,肯定不會弄出“巫蠱之禍”。

    若是弟弟敢胡鬧,當了皇帝胡作非為的話。

    咳咳!

    大不了他們跟著阿父一起造反!

    【正文完】

    桑弘羊、東方朔也齊聲道:“臣亦然!”

    劉徹再次嘆氣,“你們不用這般謹慎,朕說的是真的,此事朕也與皇后說了。”

    說起這個,他負手望天,唏噓道:“你們怎么都這樣啊!”

    衛青等人:……

    ……

    傍晚時分,劉瑤進宮送幽州災后重建圖紙。

    劉徹接過圖紙,看著上面的規劃圖,唇角經不住翹起。

    阿瑤做事果然迅速,條理清晰。

    劉徹:“不錯,此圖朕再看看。”

    劉瑤見他滿意,心中也松了一口氣,“阿父要快些,這樣的話,等到百姓安置下來,可以有事做,工錢也便宜。”

    “不急,不急。”劉徹知道她說的是“以工代賑”的事情。

    霍去病那邊快要到達幽州,若是太子平安無事,一切事就好說,若是出了事,所有事就要推后了。

    劉瑤抿了抿唇,看出劉徹的意思,心中嘆氣。

    “阿瑤,朕與你說個事。”劉徹揮手讓莫雨將圖紙收起來。

    “何事?”劉瑤不解,現在還有什么事比幽州地震的事情重要?

    劉徹輕咳一聲,正襟危坐道:“此次若是太子平安,朕打算將皇位傳給他。”

    “……”劉瑤愣了一瞬,隨后調侃道:“阿父,難不成你想將皇位傳給劉據,然后自己乘船去海外求神尋仙?”

    劉徹聞言,糾正道:“釣魚!”

    劉瑤嘴角微抽:“釣大魚啊!呵呵……阿父,兒臣覺得此事可以再商量,劉據那邊的情況還未可知,咱們都要慎重!慎重!”

    “你也不信朕?”劉徹臉色微拉,他自認為這些年將天下治理的井井有條,還算一言九鼎。

    “也?”劉瑤抓到重點,猜測可能劉徹講這話與其他人也說了,但是大家都不怎么當真,見老父親面色有些不善,她連忙順毛,“阿父,你現在龍威虎猛的,又是要改軍制,又是要釣萬斤大海魚,這左瞧右瞧,也不像暮靄沉沉的老人!”

    “哼。”劉徹稍微被哄好一些,“朕金口玉言,一言九鼎,你就等著,等太子回來,朕就準備退位,說不定明年這個時候,朕已經釣到大海魚了。”

    劉瑤聞言,指腹刮了刮耳根,語氣有些半信半疑,“阿父,咱們要對自己的運氣有清晰的認知,不如再拖兩年吧,若是那些海魚被你的帝王氣勢嚇到,避著你走,你確定能追上?”

    劉徹狹長的雙眸微微瞇起,忽而眼睛放大,豁然開朗,“這恐怕就是朕釣不上大魚的原因!”

    劉瑤:……

    阿父,咱們要正視自己,你過往純粹是“空軍”居多,不分大小魚。

    他所說的退位,在結果未明之前,就當是老人家的任性吧,不當真為好。

    ……

    至于劉據那邊,從地震發生開始,他就分外忙碌。

    先是劫后余生,然后開始指揮軍民救人,維持秩序。

    緊接著有羯人、鮮卑部族趁亂生事,想要造反,劉據又率領三千漢騎與五千烏桓騎兵平復叛亂,雙方打了六個時辰,平復叛亂后,開始整肅邊防,防止有人生事。

    然后又接著救人,搜集物資,清理震后廢墟,安撫民眾,往外面送消息。

    恨不得一個人掰成十瓣用。

    還好憑借他在幽州的威望,做到這些沒有多少困難。

    ……

    等到霍去病率領大軍趕到時,就見到一個形銷骨立、面黃肌瘦的太子,他大驚失色,還以為人出事了。

    得知純粹是累的,霍去病松了一口氣,當即一拳捶到他的肩上,“臣差點被太子你嚇死!”

    “無事!”劉據虛弱一笑,身子晃了晃,眼看就要歪倒。

    “太子!”身邊的親衛連忙扶住他。

    霍去病傻眼。

    他正欲開口,忽然覺得身上發毛,眼眸一掃,就看到原先出來迎接他的軍民有的面帶譴責和怒容的看著他,有的滿臉心疼和擔憂地看著劉據。

    他呆呆看了看自己的拳頭,心虛地放了下去,尷尬一笑,“太子無事就好,無事就好。”

    此次幽州地震,太子劫后余生,又如此得民心,讓人甚為欣慰,想必舅父知道,也會開心。

    他身邊的屬下紛紛忍笑。

    劉據歉意道:“是據的身子這幾日有些弱,養幾日就好了,表兄莫要擔憂。”

    霍去病訕訕點頭。

    主要是在民眾譴責的目光下,他著實壓力大。

    霍去病到來之后,幽州不管是明面上還是暗地里的局勢,算是徹底穩定下來。

    這位可是將匈奴打的丟盔卸甲,西征滅十幾國的人。

    霍去病到達幽州的第三日,各地支援幽州的物資也陸續到來,一波接一波,讓人應接不暇,尤其長安方向的支援,更讓人熱淚盈眶。

    對于幽州邊陲的百姓,大部分此生都沒有遭遇過如此熱切的關心,從一開始的開心,到后來的手足無措,這些樸實的軍民做的最多的就是向長安的方向跪拜,叩謝天子。

    偶爾有人跳出來發出刺耳言論,表示若是太子沒有在幽州,此次地震壓根不會有人來管他們。

    大多百姓不予理會,他們又不是傻子,即便沒有太子,朝廷也不會不管這里,畢竟幽州乃是邊塞重地,太子帶著那些長安子弟來到幽州,已經說明朝廷對幽州的看重。

    ……

    長安那邊,得知太子無事,朝野松了一口氣。

    劉徹高興地喜極而泣,在太子失聯的那些日子,太子從小到大的所有經歷在他腦海中過了好幾遍,他從未這般思念過這個兒子,若是沒了太子,就是再給他二十年時間,他沒辦法保證再培養出一個比太子更好的,就是太子的親子也不行。

    雖然劉徹那邊三天兩頭催促劉據回去,不過劉據還是在幽州待了一個多月,才啟程回去。

    為了防止驚擾民眾,即使天色未亮,大雪依舊,劉據的隊伍還是啟程了。

    馬車快駛到城門口的時候,車廂中的劉據察覺馬車停了,有些詫異,“發生什么事了?”

    撩起車簾,發現前方有螢螢亮光,他眉心微蹙,推開車門,風雪迫不及待地鉆進來。

    馬兒踩著厚實的積雪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道路兩旁的百姓有的舉著火把,有的用手護著油燈,不舍地看著路中間的車隊。

    駕車的心腹有些為難,“太子,這可怎么辦?”

    這些百姓不知在這里守了多久。

    劉據默了一瞬,仰頭忍住眼眶的濕潤,深吸一口氣,“繼續走!”

    心腹:“諾!”

    城樓上,霍去病站在墻邊,看著下方被百姓燭燈與火把照亮的出城大道,嘴角微翹,低聲道:“蘇明,你看,這就是民心!”

    蘇明看著下方沉默的人群,無聲的太子車隊,雙方誰都不想說“告別”,就這樣靜靜地送到城外。

    漫天飛舞的風雪吹不滅百姓心中的火。

    等到出城二三里的時候,劉據轉身回望,仍能看到城門口不散的亮光,心中熱潮不斷涌上來,轉身看著前方漆黑如墨的夜空,唇角微微翹起。

    天快亮了!

    ……

    劉據回到長安  ,劉徹迫不及待地宣他入宮,看著瘦了一大圈的兒子。

    老父親心中酸澀,濁淚就下來了。

    父子倆抱著哭了一會兒,互相訴說著各自的思念與不舍。

    發泄夠了后,劉徹說起退位的事情,表示年紀大了,現在也是時候含飴弄孫,他要出海釣大魚。

    劉據怔愣了一瞬,眸光微閃,唇角微微翹起,柔聲笑道:“阿父現在春秋鼎盛,兒臣還有許多不足,至于大魚之事,兒臣自認為運氣比阿父稍佳,不如兒臣替阿父出海釣魚,這樣兒臣也放心。”

    劉徹:……

    太子的各種反應他都提前想過,可是沒想到太子要搶他的活。

    而且還嘲諷他釣技不佳,純粹是河魚太精明了,聽說海魚蠢笨,所以才長那么大,他一定能成功。

    他頓時吹胡子瞪眼,大手拍了劉據一下,“你別想搶朕的活,此事朕已經與三公九卿說了,現在你平安歸來,得天庇佑,理應接過朕的擔子。”

    他最后按住劉據的肩膀,沉聲道:“此乃太子之責!”

    劉據默然不動,欲言又止。

    他自然知曉太子之責,可他也僅是太子,為了自己與身邊人著想,一切都要小心謹慎。

    ……

    劉徹做事一向速戰速決,劉據歸來才半月,就昭告天下要禪位當太上皇,朝野驚詫,以陛下的性子,怎么會如此痛快。

    等到過完年,劉徹就甩給劉據一封禪讓詔書,讓劉據自己當皇帝。

    劉據拿著禪讓詔書風中凌亂,他著實沒想到時間這么快,還以為怎么著,也要等到年中的時候才有結果。

    沒等他消化這個消息,衛青這個大司馬大將軍也自請致仕,說是打算與太上皇一起出海釣魚,見識一下海上風景。

    劉據:……

    沒過幾日,東方朔也屁顛屁顛致仕,表示為了防止外戚做大,他也要致仕。

    眾臣驚詫,沒想到衛家人放權居然這般痛快。

    饒是他們知曉大將軍的人品,也清楚衛家等人的家風,可對于外戚還是有不少提防的,沒想到衛青、東方朔這些說放權就放權,世上有多少人能否做到這地步。

    劉瑤見狀,與劉瓊他們商議了一下,也給寫了“辭職信”,表示要替劉據盡孝,陪伴太上皇,皇太后游山玩水,讓他不用擔心。

    劉據麻了。

    他現在太子升級成皇帝,怎么感覺要成孤家寡人了!

    劉徹看的直樂呵,退位以后,就從未央宮搬到甘泉宮了。

    ……

    太初三年六月,武帝劉徹長子劉據登基,大赦天下。

    次年,乾明元年開始,開啟大漢朝的盛世征程。

    劉瑤甚為欣慰,太子登基,她也能輕松了,最起碼自家弟弟還是了解的,肯定不會弄出“巫蠱之禍”。

    若是弟弟敢胡鬧,當了皇帝胡作非為的話。

    咳咳!

    大不了他們跟著阿父一起造反!

    【正文完】

    桑弘羊、東方朔也齊聲道:“臣亦然!”

    劉徹再次嘆氣,“你們不用這般謹慎,朕說的是真的,此事朕也與皇后說了。”

    說起這個,他負手望天,唏噓道:“你們怎么都這樣啊!”

    衛青等人:……

    ……

    傍晚時分,劉瑤進宮送幽州災后重建圖紙。

    劉徹接過圖紙,看著上面的規劃圖,唇角經不住翹起。

    阿瑤做事果然迅速,條理清晰。

    劉徹:“不錯,此圖朕再看看。”

    劉瑤見他滿意,心中也松了一口氣,“阿父要快些,這樣的話,等到百姓安置下來,可以有事做,工錢也便宜。”

    “不急,不急。”劉徹知道她說的是“以工代賑”的事情。

    霍去病那邊快要到達幽州,若是太子平安無事,一切事就好說,若是出了事,所有事就要推后了。

    劉瑤抿了抿唇,看出劉徹的意思,心中嘆氣。

    “阿瑤,朕與你說個事。”劉徹揮手讓莫雨將圖紙收起來。

    “何事?”劉瑤不解,現在還有什么事比幽州地震的事情重要?

    劉徹輕咳一聲,正襟危坐道:“此次若是太子平安,朕打算將皇位傳給他。”

    “……”劉瑤愣了一瞬,隨后調侃道:“阿父,難不成你想將皇位傳給劉據,然后自己乘船去海外求神尋仙?”

    劉徹聞言,糾正道:“釣魚!”

    劉瑤嘴角微抽:“釣大魚啊!呵呵……阿父,兒臣覺得此事可以再商量,劉據那邊的情況還未可知,咱們都要慎重!慎重!”

    “你也不信朕?”劉徹臉色微拉,他自認為這些年將天下治理的井井有條,還算一言九鼎。

    “也?”劉瑤抓到重點,猜測可能劉徹講這話與其他人也說了,但是大家都不怎么當真,見老父親面色有些不善,她連忙順毛,“阿父,你現在龍威虎猛的,又是要改軍制,又是要釣萬斤大海魚,這左瞧右瞧,也不像暮靄沉沉的老人!”

    “哼。”劉徹稍微被哄好一些,“朕金口玉言,一言九鼎,你就等著,等太子回來,朕就準備退位,說不定明年這個時候,朕已經釣到大海魚了。”

    劉瑤聞言,指腹刮了刮耳根,語氣有些半信半疑,“阿父,咱們要對自己的運氣有清晰的認知,不如再拖兩年吧,若是那些海魚被你的帝王氣勢嚇到,避著你走,你確定能追上?”

    劉徹狹長的雙眸微微瞇起,忽而眼睛放大,豁然開朗,“這恐怕就是朕釣不上大魚的原因!”

    劉瑤:……

    阿父,咱們要正視自己,你過往純粹是“空軍”居多,不分大小魚。

    他所說的退位,在結果未明之前,就當是老人家的任性吧,不當真為好。

    ……

    至于劉據那邊,從地震發生開始,他就分外忙碌。

    先是劫后余生,然后開始指揮軍民救人,維持秩序。

    緊接著有羯人、鮮卑部族趁亂生事,想要造反,劉據又率領三千漢騎與五千烏桓騎兵平復叛亂,雙方打了六個時辰,平復叛亂后,開始整肅邊防,防止有人生事。

    然后又接著救人,搜集物資,清理震后廢墟,安撫民眾,往外面送消息。

    恨不得一個人掰成十瓣用。

    還好憑借他在幽州的威望,做到這些沒有多少困難。

    ……

    等到霍去病率領大軍趕到時,就見到一個形銷骨立、面黃肌瘦的太子,他大驚失色,還以為人出事了。

    得知純粹是累的,霍去病松了一口氣,當即一拳捶到他的肩上,“臣差點被太子你嚇死!”

    “無事!”劉據虛弱一笑,身子晃了晃,眼看就要歪倒。

    “太子!”身邊的親衛連忙扶住他。

    霍去病傻眼。

    他正欲開口,忽然覺得身上發毛,眼眸一掃,就看到原先出來迎接他的軍民有的面帶譴責和怒容的看著他,有的滿臉心疼和擔憂地看著劉據。

    他呆呆看了看自己的拳頭,心虛地放了下去,尷尬一笑,“太子無事就好,無事就好。”

    此次幽州地震,太子劫后余生,又如此得民心,讓人甚為欣慰,想必舅父知道,也會開心。

    他身邊的屬下紛紛忍笑。

    劉據歉意道:“是據的身子這幾日有些弱,養幾日就好了,表兄莫要擔憂。”

    霍去病訕訕點頭。

    主要是在民眾譴責的目光下,他著實壓力大。

    霍去病到來之后,幽州不管是明面上還是暗地里的局勢,算是徹底穩定下來。

    這位可是將匈奴打的丟盔卸甲,西征滅十幾國的人。

    霍去病到達幽州的第三日,各地支援幽州的物資也陸續到來,一波接一波,讓人應接不暇,尤其長安方向的支援,更讓人熱淚盈眶。

    對于幽州邊陲的百姓,大部分此生都沒有遭遇過如此熱切的關心,從一開始的開心,到后來的手足無措,這些樸實的軍民做的最多的就是向長安的方向跪拜,叩謝天子。

    偶爾有人跳出來發出刺耳言論,表示若是太子沒有在幽州,此次地震壓根不會有人來管他們。

    大多百姓不予理會,他們又不是傻子,即便沒有太子,朝廷也不會不管這里,畢竟幽州乃是邊塞重地,太子帶著那些長安子弟來到幽州,已經說明朝廷對幽州的看重。

    ……

    長安那邊,得知太子無事,朝野松了一口氣。

    劉徹高興地喜極而泣,在太子失聯的那些日子,太子從小到大的所有經歷在他腦海中過了好幾遍,他從未這般思念過這個兒子,若是沒了太子,就是再給他二十年時間,他沒辦法保證再培養出一個比太子更好的,就是太子的親子也不行。

    雖然劉徹那邊三天兩頭催促劉據回去,不過劉據還是在幽州待了一個多月,才啟程回去。

    為了防止驚擾民眾,即使天色未亮,大雪依舊,劉據的隊伍還是啟程了。

    馬車快駛到城門口的時候,車廂中的劉據察覺馬車停了,有些詫異,“發生什么事了?”

    撩起車簾,發現前方有螢螢亮光,他眉心微蹙,推開車門,風雪迫不及待地鉆進來。

    馬兒踩著厚實的積雪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道路兩旁的百姓有的舉著火把,有的用手護著油燈,不舍地看著路中間的車隊。

    駕車的心腹有些為難,“太子,這可怎么辦?”

    這些百姓不知在這里守了多久。

    劉據默了一瞬,仰頭忍住眼眶的濕潤,深吸一口氣,“繼續走!”

    心腹:“諾!”

    城樓上,霍去病站在墻邊,看著下方被百姓燭燈與火把照亮的出城大道,嘴角微翹,低聲道:“蘇明,你看,這就是民心!”

    蘇明看著下方沉默的人群,無聲的太子車隊,雙方誰都不想說“告別”,就這樣靜靜地送到城外。

    漫天飛舞的風雪吹不滅百姓心中的火。

    等到出城二三里的時候,劉據轉身回望,仍能看到城門口不散的亮光,心中熱潮不斷涌上來,轉身看著前方漆黑如墨的夜空,唇角微微翹起。

    天快亮了!

    ……

    劉據回到長安  ,劉徹迫不及待地宣他入宮,看著瘦了一大圈的兒子。

    老父親心中酸澀,濁淚就下來了。

    父子倆抱著哭了一會兒,互相訴說著各自的思念與不舍。

    發泄夠了后,劉徹說起退位的事情,表示年紀大了,現在也是時候含飴弄孫,他要出海釣大魚。

    劉據怔愣了一瞬,眸光微閃,唇角微微翹起,柔聲笑道:“阿父現在春秋鼎盛,兒臣還有許多不足,至于大魚之事,兒臣自認為運氣比阿父稍佳,不如兒臣替阿父出海釣魚,這樣兒臣也放心。”

    劉徹:……

    太子的各種反應他都提前想過,可是沒想到太子要搶他的活。

    而且還嘲諷他釣技不佳,純粹是河魚太精明了,聽說海魚蠢笨,所以才長那么大,他一定能成功。

    他頓時吹胡子瞪眼,大手拍了劉據一下,“你別想搶朕的活,此事朕已經與三公九卿說了,現在你平安歸來,得天庇佑,理應接過朕的擔子。”

    他最后按住劉據的肩膀,沉聲道:“此乃太子之責!”

    劉據默然不動,欲言又止。

    他自然知曉太子之責,可他也僅是太子,為了自己與身邊人著想,一切都要小心謹慎。

    ……

    劉徹做事一向速戰速決,劉據歸來才半月,就昭告天下要禪位當太上皇,朝野驚詫,以陛下的性子,怎么會如此痛快。

    等到過完年,劉徹就甩給劉據一封禪讓詔書,讓劉據自己當皇帝。

    劉據拿著禪讓詔書風中凌亂,他著實沒想到時間這么快,還以為怎么著,也要等到年中的時候才有結果。

    沒等他消化這個消息,衛青這個大司馬大將軍也自請致仕,說是打算與太上皇一起出海釣魚,見識一下海上風景。

    劉據:……

    沒過幾日,東方朔也屁顛屁顛致仕,表示為了防止外戚做大,他也要致仕。

    眾臣驚詫,沒想到衛家人放權居然這般痛快。

    饒是他們知曉大將軍的人品,也清楚衛家等人的家風,可對于外戚還是有不少提防的,沒想到衛青、東方朔這些說放權就放權,世上有多少人能否做到這地步。

    劉瑤見狀,與劉瓊他們商議了一下,也給寫了“辭職信”,表示要替劉據盡孝,陪伴太上皇,皇太后游山玩水,讓他不用擔心。

    劉據麻了。

    他現在太子升級成皇帝,怎么感覺要成孤家寡人了!

    劉徹看的直樂呵,退位以后,就從未央宮搬到甘泉宮了。

    ……

    太初三年六月,武帝劉徹長子劉據登基,大赦天下。

    次年,乾明元年開始,開啟大漢朝的盛世征程。

    劉瑤甚為欣慰,太子登基,她也能輕松了,最起碼自家弟弟還是了解的,肯定不會弄出“巫蠱之禍”。

    若是弟弟敢胡鬧,當了皇帝胡作非為的話。

    咳咳!

    大不了他們跟著阿父一起造反!

    【正文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