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干脆-《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沒》
第(2/3)頁
劉昆早就把主意打到丫環頭上了,路上便問過丫環:“我與你放良文書,帶你進衙門,你依舊為我做事,如何?”
丫環到了安南也略略為自己發愁,她是家仆,跟著主人是必須的。但現在的情況與在中原時全然不同,以往的經驗、人生該走的路都變了個樣,丫環也迷茫。
劉昆給指的路,丫環一聽,也覺可行,當下同意!萬沒想到,侍女也能走“仕途”。
主仆二人次日就在普安刺史府掛上了號,劉昆帶著小玉就去了州學。州學外面的大路口上,立著一排的石碑。劉昆在碑前站了良久,道:“這里也有識字碑。”不過數了一數,發現少了一篇,她便問陪同的蔣婉丈夫:“我記得不是這個數目。”
“哦,梧州有個老話,識字歌第一篇——無用。”
劉昆也是一笑:“那個,對升斗小民的用處原也不大,大臣具本,也不用人教如何頌圣,都是寫熟了的,果然無用。”
“先生,請。”
劉昆先到州學,將課本、課程之類重新疏理,發現這里與西州的毛病一樣——禮儀制度不完備。她理解成因,禮儀制度,朝廷頒布的最完備,但是安南不可以照搬。好在她們之前在幕府已經整理、修訂出了一個大概,現在正好拿出來講解。
最后讓學生把筆記講義整理一下,普安州這兒就算都了解了新的禮儀制度了。
州學里學生是由下面選拔出來的,都不笨,更讓劉昆高興的是學生里有不少女孩子。她每天告誡自己要一視同仁,卻總是不由自主地多關注女孩子,也要多給女孩子功課。這樣倒有一個好處,手抄整理出了十幾份手稿,她都不客氣地笑納了!
然后拿著手稿去找祝青君,向她建議頒發到各縣、各寨。雕版印刷耗時,實在忙不過來,西州也是手抄,速度也不快,普安州之前沒搶過梧州、博州,如今終于有了自己的了!
祝青君道:“勞你再審一遍,這是根本。姥常說,周公孔子最是厲害。既是要發傳下去學的,絕不能有錯訛。”
劉昆將“周公孔子最是厲害”在嘴里念了幾遍,嘆息道:“節帥看得明白。”
州學里呆了一段時間,祝青君便要州學里的學生給她干活了!丈量土地、清查戶口,還要歸檔,都得學問人干。劉昆到普安州,原就是為了干這些事的,此時她卻又改了主意,向祝青君主動要求去各縣的縣學里講一講課。
祝青君道:“我給你一個翻譯吧。”
這便是答應了。
……——
劉昆有了決定,小玉、周婆子自是跟隨,兩個男仆也充作馬夫、保鏢,祝青君又派了一隊人護送她下鄉。
劉昆回房收拾行李,對周婆子道:“咱們要去好些地方,把香帶足吧,到了可以熏熏屋子。”
周婆子又翻出一盒來:“只有這些了,要不要再買些?節帥總不能一直給咱們……”
正在商量,一個穿號衣的姑娘跑了過來:“博士,將軍有請。”
劉昆讓周婆子繼續收拾行裝,自己去見祝青君。祝青君見面便說:“你明天走不了啦,眼下有一樁急事——有北人誘拐我們治下的百姓販賣,過北關鐵橋就是陳使君處,我須先與他交涉。此事還請你幫忙。”
劉昆的出身也合適、學問也合適,寫的公文與陳放更能和平地溝通。
劉昆推辭不得,詢問祝青君原委以及要求。安南比中原是窮一些,不過百姓的日子卻很難說誰好誰不好。安南百姓基本的生活能夠得到保障,窮,但能活。出了安南,就看命。也有過得更好的,差的就是活不下去。
但是安南人除了活,也想過得更好一點,于是不時有人出山去做工、販貨,改善生活。時日久了,便生出許多違法之事,走私反而不是最討厭的了。有的人會做販賣人口的勾當。
以前這樣的事是很少的,因為路不通,語言不通。現在這兩條在一定程度上被祝纓解決了。以前都是互相擄掠奴隸販賣,現在是人販子誘騙。
也有正經做工販貨掙到錢的,故而起初并未察覺有異。近來有一個從北邊逃出來的人告到了官府,被騙去販賣、受到虐待,已有同伴被轉賣他鄉,也有逃跑被打死的。祝青君又開始清查人口,核對出數例。人口還沒統計完,總數未知。她已寫了公文給祝纓,自己這里也要與陳放交涉才好。
劉昆聽了,不假思索地道:“這是重罪。”安南廢奴,但中原仍有良賤之別,買良為賤是入刑的。
祝青君道:“不錯。正是這樣。”
“我知道怎么寫了。”
寫了一封比較客氣的公文出來,劉昆解釋道:“看他怎么回,若是不理會,又或者無禮,再說明白也不遲。再不濟,與他把官司打到朝廷,這件事不能默默認了。雖然他們要管也管不太多,但要留下一個話頭,以后再有事,可以拿出來說。是先禮后兵,埋條線。”
“好,聽你的。”
哪知陳放回復極慢,公文也不是陳放寫的,他只胡亂簽了個名,說:“會檢查往來行人。但往來的人都有安南簽的文書,也不知道哪個是好人、哪個是壞人。”
這也算是實情。
劉昆道:“要不,咱們先設個局,抓到人牙子,拷問同黨。拿到名單,讓陳放抓人。”
祝青君隱約覺得不對:“陳大郎一向熱情,現在這倒有點官樣文章在內。放到以前,你這主意,他早想到,與咱們協商了。我親自寫一封信問他,是不是有什么事了。設局的事,也先著手。”
“好。”
很快,祝青君收到了陳放的回信,親筆,先是道歉,說之前太忙,多有怠慢。接著解釋了原因——陳萌病重。陳萌上了七十歲,見天拆解冼、鄭,不是他不想壓冼,而是皇帝護冼。前有立了個傻太子,后來連這個傻太子也死了。又有國政煩勞,兵戈才息。撐到現在算陳萌身體好。
陳放如何能安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