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無禮-《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沒》
第(1/3)頁
南方這些士人,祝纓北上的時候就已經想好了他們的用途。早在祝纓上次拜相的時候,就有南士投效,這批人如今年紀都不小了,再不緊著點兒用,也都到了要死的時候了。
祝纓對趙霽道:“你這幾天不要做別的了,江珍,你們倆與小付,就準備這一件事情。把他們的履歷分門別類地整理一遍。”
趙霽道:“真要用他們?”
祝纓道:“哪兒來那么多廢話?去。”
“哦,是!”
劉昆趕在趙霽等人離開前開口道:“相公,這些人年紀也不小了,他們的子嗣,是不是也要留意一下?能用則用?”
趙霽、江珍等都輕輕地哼了一聲,他們對南士是有一點成見的。在這群小鬼的心里眼里,祝纓是再好不過的,南士們趨炎附勢他們不鄙視,但是危難的時候不夠熱心就不可饒恕了。
祝纓對劉昆點點頭:“你想得很周到。”
江珍試圖給劉昆解釋:“他們不可靠的。”
劉昆道:“若是‘必定可靠’他們就不用現在遞拜帖了,早就在相府飛黃騰達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用處,用好了是一樣的。且他們這些人,也未顯見奸惡,不比那些斗雞走狗的紈绔,又或者對著相公指指點點的酸丁強?”
道理,趙霽和江珍都明白,就是心里不太舒服,兩人勉強接受了,去整理名單。
祝纓對劉昆道:“你的事,也要加緊做了,他們進京前,十二娘的文章我要看到刊印出來。”
劉昆心頭一緊,喉嚨也緊了起來:“二十五娘如果知道了,不知道有多高興。”
“她?是了,她們是親姐妹。你們家中沒有稿子了嗎?要是有,我想辦法弄出來。”
“十二娘的手稿下葬的時候都隨葬了,后來又找出些殘篇,曾祖父帶走了。二十五娘思她最甚,最行默寫了一本,后來,我與十七娘也默了一些。我們彼此印證著,湊出來現在的樣子。”
祝纓道:“你寫個序,把這事兒也寫出來。”
“是。”
這一天的事務,至此才算完結,祝纓又將次日要做的事捋了一遍,覺得沒有問題了才去休息。
次日一早,又是早朝。
現在的早朝與先時又是不同,皇帝的身體時好時壞,所以朝會的時間更短,百官能夠見到皇帝的機會更少。通常是皇帝露一個面,丞相又或者六部九寺簡單說一兩件事,然后朝會就結束了。接下來皇帝就可以用一種比較舒服的姿態來聽丞相匯報公務了。
今天,年輕的皇帝斜臥在榻上,聽三個年老的丞相匯報事務,以及向他提出建議。小事,他已經不聽了,現在說的都是大事。
三人聯署的第一件事,就是請示天下縣令輪流進京,選派能員干吏去地方上抑兼并、括隱,以示朝廷重視地方治理。皇帝道:“可。”
他也知道,地方上是需要整頓的,以前是狗咬王八無處下口,只好不去看、不去想。現在丞相們有辦法,開始做了,皇帝自然贊同。
皇帝還饒有興趣地說:“今年秋冬,我必要親自見他們一見。著吏部將各人的履歷、歷歷年考語揀出來。”
第二件是開科舉,縣令是親民官,有不合格者當黜,空出來的地方不能沒有長官,所以要開科舉,以選賢才補進。
皇帝也同意了。
接下來是北地的事情,姚辰英在準備與胡人決戰了。皇帝從榻上坐直了:“戰況如何?”
祝纓道:“已收復大半失地,只剩最后擊退胡人,就能全復國土了。”
皇帝恨恨地道:“胡兒可恨!不能直入龍城給他一個教訓么?”
王、施二人都吃了一驚,眼下朝廷這個樣子,還要反擊?胡人被頂住了,不代表官員有那個本事北進。現在出征都用到丞相了,還想要怎樣啊?!!!
王叔亮道:“萬萬不可!”
皇帝問道:“為何?”
祝纓忙說:“陛下,齊王更重要。”
皇帝這才意興闌珊地道:“也是!”他對齊王著實上心,又問了一遍,“齊王在前線否?能生擒否?”
祝纓道:“胡人怎么可能讓他逍遙?姚辰英也不是庸材。”
姚辰英北上,雖然是無奈之舉,但是與祝纓一樣,對手一旦遇到她,就算是倒了大霉了——倆人都挺陰險。正面交戰之外的手段,也玩得很溜。祝纓是挑撥,姚辰英就很直接了,只要見不到齊王在對面戳著,他就準備說齊王死了。
齊王只能出來,一直留在最危險的地方。他是一面旗,一旦不見了,同情他的人就無所依附,他是跑不掉的。
皇帝又躺了回去,懨懨地道:“也還罷了。這一仗一定要分個勝負,不能讓他逃了,以免留下禍根。”
丞相也只有點頭而已。
此外的細務皇帝就不過問了,只一會兒功夫他的嘴唇就開始泛白,臉上也出了點虛汗,丞相識趣告辭。
……——
出了大殿,三人互看一眼,王叔亮道:“再催一催姚相公吧,問問他有沒有可以薦為東宮師傅的人。”
施季行道:“大戰在即……”
王叔亮道:“你看陛下。姚相公出征一趟,回來一看什么都不認識了,會怎么想?”
祝纓道:“問是要問的。”
三人邊走邊說,王叔亮小聲對祝纓說:“你把禁軍都換了?等他回來,又要磨牙了吧?”
禁軍最早,是開國時的精銳、心腹,與鄭侯等幾家關系頗深,后來屢次更迭,終是姚辰英與禁軍關系更密切。
祝纓道:“他回來了,什么都是可以商量的。”
施季行一挑眉,祝纓道:“我說話算數。”
行,你隨意。
走入了政事堂,公文就堆了上來,王叔亮看著劉昆,也不知道是想見她還是不想見她,表情有點奇怪。
劉昆起身向他們行了禮,再站到祝纓身邊,向她解說一撂一撂的奏本,分地方、事務一樣一撂,都用小紙條寫了節略夾在里面。
王叔亮現在最不想聽到的就是“民亂”,一聽劉昆口中吐出這個詞,他就想嘆氣。祝纓看完了單一撂兩本的“民亂”告急的奏本,轉給另外兩人看。王叔亮不是第一次看劉昆寫的節略了,風格很祝纓,簡單直接,用詞又透著劉家的素養,比政事堂的官員書吏寫的看著都舒服。
王叔亮低下頭,不再看劉昆,劉昆也習慣了他這種奇怪的態度。
兩人都看完了,又是調兵,又是問責,還要派員安撫。
一通忙之后,祝纓對王、施二人道:“王允直和施君雅,我要放他們到地方上歷練一番,不知二位意下如何?不但他們,到今秋,府里一些小朋友我也想讓他們去做點實事。一路西行,也教了他們一些,不至于到了地方什么都不懂。”
王叔亮道:“這是好事!”
施季行問道:“如此一來,你的府里還要補人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