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大訂單-《我們全村穿九零啦》
第(1/3)頁
火車轟隆隆的到站。
宋春梅扛著編織袋下火車, 誰能想到啊,他們還真是干起來了。
他們留在本地自然是不行,還是得來省城這種地方推銷, 其實走的更遠都可以,但是宋春梅到底人生路不熟, 來省城已經不錯了, 同行還有田朗和宋栗。
幾個人都扛著編織袋, 這是他們帶的樣品,如果沒有樣品全靠嘴說是不行的,當然,也不能被人占便宜,所以他們選擇客戶也是很留心的。
幾個人都是不舍得花錢的, 找了一個便宜的小旅館,不過倒是都不怎么嫌棄。雖說在家的時候也是愛干凈的體面人, 但是畢竟逃過荒, 更壞的情況都見過,這算什么。
宋春梅不怕吃苦,住下來之后就開始跟田朗一起跑推銷, 沒辦法,萬事開頭難, 雖說年前田朗曾經跑過一次, 算是多少證明了自己, 但是新年的生意是不如年前的。那會兒都置辦年貨。
現在有好些家都成心壓價,其實年輕田朗給的價格就不高的,這屬實是他第一次干, 沒有經驗。如果趕上經驗豐富的小販,肯定不是這個價格。不過就這, 也仍是有壓價。
誰不想占便宜呢。
這一次宋春梅跟著,她倒是個能說的,一來二去的,雙方反復磋商,倒是維持了原價,定了一些,畢竟品質好看得見。三個人在省城到處跑,每天累的面帶菜色,不過效果還是有的。
幾人跑了小半月了,倒是頗見成效,這就看出來,省城這種不臨海但是企業也多,消費力也可以的城市,還是很容易做買賣的。宋春梅他們談得還成,每天回來都要在本子上做記錄。
咚咚咚。
敲門聲響起,宋春梅起身開門:“小朗,小栗。”
兩個男同志進門,宋春梅是單獨自己住,所以東西都在這邊,不過他們過來也不是拿東西,反倒是送東西,宋栗:“姑,我們買韭菜盒子了,來,吃飯吧。”
田朗:“咋樣?”
宋春梅:“咱們談得還成,你看,史河路那邊有兩家都要的挺多。”
田朗點頭,高興得很,有時候啊,女同志果然更適合溝通,這兩家都是女老板,她們跟宋春梅聊上之后果然是定下來了。田朗覺得女同志還是挺感性的,聊得好了還是愿意進貨的。畢竟這東西也不差,那進誰的不一樣呢。
“咱們這次帶的干海參銷的不好。”田朗看著本子,說了出來。
宋春梅:“咱們去的都是不大的批發鋪子,這種鋪子主要都是賣給普通老百姓,人家哪里會進特別貴的東西。”
田朗:“那倒是,我跑的幾家也是,主要還是更樂意要那些小魚小蝦。先頭兒還有一家問我干海帶了。我覺得也可以定一些。”
如果單獨遠海帶那是要虧死的,但是他們如果運其他的東西捎帶著,那還是不同的,宋春梅:“我也覺得可以定。”
田朗也掏出自己的本子,說:“我走了幾家,也打聽了一下,我們改天往城北走,成本好幾個大廠子,所以這邊店鋪也挺多。”
“成!”
他們開始幾天是一起推銷,不過最近幾天都是分開走,宋栗跟著宋春梅,而田朗是一個人。畢竟在怎么說,宋春梅是個女同志嘛。大師他們倒是也不想想,宋春梅是一般的女同志嗎?
她可比田朗個文弱書生強很多了。
萬事開頭難,推銷這活兒不那么容易,但是好在幾個人都是颯爽的性格,不是小心眼,干這種事兒,但凡是心眼小一點都要傷心欲絕的。畢竟好些人可不會給好臉兒,好在宋春梅他們都是心大的。
他們啥沒見過,就連宋栗都不玻璃心,他們逃荒那陣兒見過的可比這個難看多了。那會兒想要求一口黑饃饃,都有人跪下磕頭求著,即便是這樣還不一定能拿到呢。
宋栗年紀小都不在意的。
宋春梅和田朗心態更好一些。
宋春梅:“那我們明天往城北走。”
“成。”
兩個人商量好了的,田朗說:“我大概核算了一下,咱們現在定出去的貨已經比我年輕訂出去的多了,有幾家要的比較多的,我跟他們簽了個合同,其他要的不算多的,還是口頭協議。”
宋春梅:“你說這個口頭協議是不是靠不住啊?”
她有點不放心,其實這事兒田朗年前那一次就看出來了,不過好在一般這樣的都是要的少的,他們也不可能聯合起來不要那就沒問題。即便是一家兩家臨時反悔不要了,他們找別人家就得了。
田朗把情況說了一下,隨即說:“如果是要的貨多,還是要合同的,但是如果貨少,我們暫且這樣海城,如果簽合同人家還反感,所以現在我們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要的少的,我們可以直接約定;要的多的走合同,先這么干,以后如果再有別的情況再說。”
“可以的。”
田朗:“嫂子,幸好這一次有你,不然我自己一個人帶著宋栗,我覺得生意肯定不能做的這樣順。”
年前的店鋪有好幾個都想拿捏價格,至今還沒定,還不如宋春梅他們新開拓的鋪子。不過田朗也不氣餒,他覺得自己小地方出來,能夠有個開頭就挺好。
“嫂子,我們明天是兵分兩路還是……”
宋春梅:“我們對省城也不算熟悉,城北更是沒怎么過去過,那還是一起吧,先熟悉一下然后再分開推銷。”
“成!”
“姑姑,舅舅,你們趕緊吃啊。不然涼了,吃完了再談,你們都是厲害的人,肯定行。”
“就知道吃。”
“嘿嘿。”
宋栗性格憨厚,他覺得跟著姑姑他們出來真的見識好多,每天都在感慨中,他說:“這城里比咱們縣城繁華好多。”
“這還用你說?這里是省城,咱們市里都不如這邊,更不要說縣里了,你可真能比。”
“嘿嘿。”
宋栗嘿嘿笑,也不惱。
兩個人又商量了一下,田朗這才帶著宋栗回房休息,房間里只剩下宋春梅一個人,宋春梅深深的嘆了一口氣,說起來真是有幾分疲憊,但是人還是有干勁兒的。
宋春梅有點想家了,想田青松,還想田東田甜兩個小兔崽子,出門在外可真的難。不過,宋春梅燃起了熊熊斗志,覺得再難也是可以的,只要他們努力就沒啥不行的。
睡一覺起來,明天又是一條好漢。
宋春梅第二天起來。果然又是雄赳赳氣昂昂的,三個人一起下樓找了一個攤子吃早飯,這就奔赴城東,城東不像是商業繁華的地方,還是廠子多,小鋪子也有不少,但是專門賣海鮮的不多。
宋春梅接連走了幾家,咬牙說:“走,我們去廠子看看。”
田朗:“啊?”
宋春梅:“問一問總是沒問題的。”
田朗:“也對,他們都有食堂,我們去問問,如果他們要,那就是大客戶。”
宋栗目瞪口呆,沒想到她姑姑和舅舅這么能耐,他們連這種地方都想去?這也太大膽了吧?人家會要他們的貨嗎?雖然宋栗心里一千個一萬個震驚,但是倒是一個合格的小跟班,直接就跟上了。
反正他就跟著照做。
宋春梅很快的就來到門崗,客客氣氣的十分熱情:“大爺,我想找一下你們后勤的負責人。”
門崗大爺:“你們是哪個?說好了的嗎?”
宋春梅:“沒說好,不過我們是搞海鮮批發的……”
還沒說完,門崗大爺就擺手:“去去去,你們都沒有預約來找人誰肯見你們啊。你們這是想當然了,我們廠子都是有固定的門路的。可不會要來路不明的東西,再說你這樣推銷,哪里會有人理你?如果有個人引薦就不同了,特別是內部靠譜的自己人,自己人介紹,那才是有效果呢,保不齊能談出大買賣。我們廠子可是個大廠,跟那些要倒閉的廠子可不一樣。只不過嘛,自己人就……”
他的視線掃了一下宋春梅的袋子,捻捻手指,意味深長。
宋春梅:“?”
哎不是,啥意思?這閻王好見小鬼難纏?這大爺雖然說的很是正義凜然,但是明擺著是想要好處的。
這倒不是宋春梅不舍得了,而是眼看著大爺眼里的光芒,恐怕不是一點就可以的,他是奔著全部要的,這表情她可看得出來啊。可問題是,他們給樣品可不會這么給。
而且這大爺毫無作用的。
田朗有些猶豫,宋春梅倒是決定果斷放棄,人家家大業大可以這么競爭,但是他們不行的。他們是小買賣,而且剛開始,如果這么送,是要吃虧的。畢竟樣品是他們花錢買的,村里人仗義也不會白給啊。
宋春梅果斷:“那我們可不認識什么廠里人,大爺您回見。”
她說:“我們去下一家看看。”
舍不到孩子套不住狼,可是他們生意太小了,就得謹慎。
宋春梅果斷的撤退,不接這個老爺子的茬兒。
老大爺一愣,隨即微微瞇眼,也不管他們的態度,直接呸了一聲:“摳門的窮鬼,一點點都不肯讓,活該做不成買賣。”
宋春梅:“……”
果然是個老畢登。
不過這種人哪兒都有,宋春梅微笑:“大爺你還是管好自己吧,一把年紀的真是……”
一切盡在不言中。
“你你你!”
宋春梅:“走吧。”
田朗:“這樣的人,我見得多了,別往心里去。”
宋春梅睨了他一眼,說:“那是自然的,我干啥要把他放在心里,談生意這種事兒就是這樣,一家家來唄。”
她也不是有心要跟人家交惡,但是也不是任人捏圓捏邊的,說句不好聽的,她自己也是看人下菜碟啊,如果這人還有合作的機會,她態度還好點,但是一個門崗,其實他也說不算什么的。
宋春梅也曉得自己這樣可能有點短視,但是她就這個見識了,要改過來總不是一日半日的。那還不如自己爽快一下,不至于窩火,她說:“走,下一家。”
他們這樣挨家的求見,大家基本都是不見的,幾乎沒有例外,幾個人都有點氣餒。
宋春梅揉揉太陽穴,說:“走,繼續!”
田朗看她,宋春梅:“雖然今天開頭不太好,但是我們總是要努力的。做生意不就是這樣?咱才那到哪兒啊,我聽青槐說,他們洗浴中心的客人那可真是五花八門,啥樣的都有,我們這都不算什么了。繼續啊,咱不說那些大道理,為了事業啥的,為了錢也得沖啊。”
“對,沖!”
田朗很快的恢復精力,幾個人繼續走。
“前頭那家是機械廠吧?看著還挺大。咱縣里的工資都拖欠了,這邊還挺紅火。”宋春梅念叨。
田朗:“這是省城比較好的企業,效益很好的,現在有一些重工業已經生意不太好了,但是這家還是省城的納稅大戶。”
宋春梅:“你行啊,這都知道。”
田朗:“我每天都打聽的。”
他可沒閑著,該干的不該干的都很努力了。
宋春梅:“走!”
田朗驚訝:“你可真大膽,他們廠子這么大,不會見我們的。”
“問一問又不吃虧。”
相比于他們去的第一家,這家的態度還是挺好的,門崗大爺雖說也一臉嚴肅,但是倒是也實在的告訴他們:“我們廠子食堂是有固定的采購渠道的,不會用你們的。”
宋春梅:“那行吧,大爺,其實我們島上的海鮮真的蠻好,你們廠子的后勤如果試一試……”
“走吧走吧,這事兒我說了不算,人家也不會聽我的。”
宋春梅:“行。”
她轉身正要走,就看到一個車子進廠,得虧宋春梅反應快,趕緊閃過,不然擦了碰了倒是不好說。司機趕緊探頭:“小心點。”
宋春梅:“不好意思啊。”
她客客氣氣的,司機也不好意思了,說:“對不起哈,我也差點碰到你。”
他們東北爺們就這樣,雖然死要面子,但是人家態度好,他們也不是嘴硬的,趕緊把自己的責任擔起來,好在也沒碰到人,倒是也還好。
宋春梅這才看到,車后座坐了一個女同志,看著四十多歲的樣子,頭發一絲不茍戴著眼鏡,那人也看到她,宋春梅感嘆:“你看看這城里人多有派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