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府家宴-《天子寧有種》


    第(2/3)頁

    趙匡胤目光一凝,心中思量起李奕說這話的意思。他雖隱隱猜出了幾分含義,但卻又不太敢確定。

    李奕見趙匡胤似有猶疑,他便不再繞彎子,直截了當道:“不知趙兄可愿此番隨軍出征?”

    聞聽此言,趙匡胤頓時雙手緊握膝頭,布袍下的身體隨之微微繃緊。

    還未待他開口回應,李奕的話音再次響起:“于情理而言,趙兄既已守喪,該在靈前盡孝。但眼下國事急迫,二次南征在即,陛下旨意已定,蕩平江南只在旦夕。你我身為武臣,蒙官家厚恩,當值此際,為國盡忠方為大義!”

    “伯父在世時,也是戎馬一生。趙兄能繼承父志,為國征伐,在戰場上建功立業,光耀門楣,想必伯父若泉下有知,定不怪兄失孝。”

    趙匡胤張了張嘴,遲疑了片刻,方才回道:“可愚兄我尚在孝期,又無朝廷的軍令詔命……”

    李奕見狀,知他心已動,順勢再添一把火:“趙兄還請放心,若你有意此事,弟愿立時上奏官家,舉薦兄為先鋒將領人選之一!”

    趙匡胤的身形直起了幾分,胸膛起伏間,呼吸都急促了些。

    他心里很清楚,李奕身為殿前馬軍主將,又是皇帝的姻親妹夫,如今深受皇帝信重。

    若是由李奕上奏舉薦,他“起復”的事可能性很大。

    說話間,他緊握住李奕的手掌,語氣懇切道:“曾經家父尚在世時,愚兄以為自己已能頂門立戶,為家里遮風擋雨。”

    “可遭逢此變,我方知世事維艱,人情之冷暖……正所謂患難之中見真情,現今也只有奕哥兒你還如此惦念著愚兄!”

    他這話也算是有感而發,在父親病逝之后,趙匡胤回望一路走來,仿佛才突然醒悟,父親竟默默給自己提供了這么大的幫助。

    想當年,弱冠之齡的他年少氣盛,妄圖靠自己建功立業,便毅然決然的離家遠行。

    但實際上呢?

    趙匡胤先是南下投奔復州王彥超,繼而又轉投隨州董宗本,最后北上投效河東劉崇……這些人都是看在趙弘殷的面子上,才收留的趙匡胤,但都沒有重用他。

    直至出鎮鄴都的郭威起兵反漢,趙匡胤方才投其麾下。待郭威篡漢自立后,他因門蔭而補任了東西班行首。

    后來趙匡胤還差點被外放,也是因自己武將世家子弟的身份,才被招入時任開封府尹的柴榮麾下。

    這種種的經歷,不都是源于他父親的蔭庇?

    等到今上繼位,趙匡胤總算靠著自己的本事,在高平之戰中嶄露頭角,再加上又是皇帝的潛邸舊部,這才能有如今的軍職。

    然而,相比于坐在自己旁邊的這位年輕英武的新晉大將。

    趙匡胤隱隱有一種自慚形穢的感覺。

    畢竟對方是真正的底層出身,全靠他自己的能力和奮斗,一步步爬上現在的位置。

    高平斬大將、忻口退遼軍、一舉收四州……全都是揚名立萬的壯舉。

    人怕比,馬怕騎,不外如是!

    李奕見趙匡胤眼神微動,眉宇間掠過一絲不甚分明的心緒,他便好言寬慰道:“趙兄何必說這些生分的話?你我皆是太祖起兵時投效軍中,又都是蒙官家信重所提拔,無論是當年的鄴都起兵,澶州擁立,還是后來的高平破賊……咱們都算是并肩沖殺出來的,這等過命的袍澤情分,勝過千言萬語!”

    “咱們自家兄弟若不擰成一股繩,彼此扶持提攜,難道還巴巴地去指望那些心思不明的旁人不成?在這亂世里,唯有咱們這樣的兄弟,知根知底,情義相連,才是最靠得住的臂膀!”

    “況且,以趙兄你的才能,在此亟需良將之際,若不能效力于陣前,豈不是一大損失?”

    趙匡胤聞言,只覺心頭熱切,數日來的焦灼與失落,頓時一掃而空。他猛地一拍榻沿,硬木微震:“好!奕哥兒這般好意,愚兄豈有推卻之理?”

    說到這,他不禁放低了幾分聲音,重重點頭道:“奕哥兒的意思,愚兄自然明白,咱們這些自家兄弟,是該要協力同心!”

    兩人正說話間,廳門外忽然傳來一道溫婉的女聲:“二哥,方才聽小廝傳話,說是奕哥兒來了家里探望?”

    趙匡胤頓時濃眉一挑,臉上閃過幾分無奈的神色。他當即清了清嗓子,提高些許聲量,對著門外應道:“我正與奕哥兒商議要事,二妹有什么話稍后再說。”

    言語間帶著兄長的威嚴,且有讓妹妹回避的意思。

    不料門外的趙二娘并未退去,反而嬌聲道:“小妹可不是來尋二哥的……再說了,我又不打擾你們議事,只是過來問一句,奕哥兒今晚可留在家里用飯么?若是留下,我這邊親自去準備,省得耽擱了時辰。”

    趙匡胤聞言一愣,旋即轉頭看向身旁的李奕,眼神帶著征詢。還沒等他開口詢問,李奕連忙擺了擺手道:“不勞二娘子費心了,李某此番前來,只是探望一番,諸事已畢,不敢再多叨擾,等會兒便告辭回去了。”

    話音剛落,門外趙二娘的聲音透出明顯的急切與挽留之意:“奕哥兒好不容易來一趟,莫非連吃頓飯的空閑都沒有?”

    趙匡胤看著李奕,也跟著開口相勸:“奕哥兒莫要客氣,留下用過飯再走,只是尋常的家宴,粗茶淡飯而已,不過添雙碗筷的事,算不得叨擾。”

    聽到趙匡胤以家宴相邀,李奕略一思忖,覺得若是過多推辭,反倒和自己今天的來意相悖……因為自己本就為了拉近與趙大的關系,確實沒必要火急火燎的就走。

    隨即,李奕點頭應下:“如此盛情,我卻之不恭,那便打擾了!”

    廳外的趙二娘似乎舒了口氣,只聽她聲音輕快道:“哎!奕哥兒安坐便是!我這就去廚房準備!”

    緊接著,便是一陣小跑著遠去的細碎腳步聲。

    趙匡胤搖頭失笑道:“二妹自小如此,性子爽直,讓奕哥兒見笑了。失禮之處,還望海涵。”

    李奕順著他的話回道:“無妨,二娘子心直口快,情真意切,乃是難得的赤誠之人。”

    說罷,兩人便將話題轉向了別處,身為武將的他們,說著說著就難免提及戰事。

    繼而又討論起軍陣兵法來,各自交流起了心得經驗。不知不覺,天色都漸漸黯淡了,時間轉眼便過去了半天。

    只要太陽一落下地平線,夜幕就降臨得非常快。趙匡胤挽著李奕的手臂,如同親兄弟般肩并肩,大步流星地跨出供奉牌位的后廳。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