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從諫-《治要》


    第(2/3)頁

    上茍有謬而無救焉,則害于事,害于事則危道也。

    故曰:“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

    扶之之道,莫過于諫矣。

    故子從命者,不得為孝;臣茍順者,不得為忠。

    《政要論》治要·諫爭

    是以國之將興,貴在諫臣;家之將盛,貴在諫子。

    若托物以風喻,微生而不切,不切則不改,唯正諫直諫可以補缺也。《詩》云:“袞職有缺,仲山甫補之。

    柔亦不茹,剛亦不吐。”正諫者也。《易》曰:“王臣謇謇。”《傳》曰:“愕愕者昌。”直諫者也。

    《孔子家語》治要·六本

    孔子曰:“良藥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湯武以諤諤而昌,桀紂以唯唯而亡。君無爭臣,父無爭子,兄無爭弟,士無爭友,其無過者,未之有也。

    故曰:君失之,臣得之;父失之,子得之;兄失之,弟得之;士失之,友得之。是以國無危亡之兆,家無悖亂之惡,父子兄弟無失,而交友無絕。”

    《后漢書》治要(二)

    寵子忠,字伯始,擢拜尚書。安帝始親朝事,連有災異,詔舉有道。公卿百僚,各上封事。

    忠以詔書既開諫爭,慮言事者必多激切,或致不能容,乃上疏豫通廣帝意,曰:“臣聞仁君廣山藪之大,納切直之謀,忠臣盡謇諤之節,不畏逆耳之害。是以高祖舍周昌桀紂之譬,孝文嘉爰盎人豕之譏,世宗納東方朔宣室之正,元帝容薛廣德自刎之切。

    昔者晉平公問于叔向曰:‘國家之患,孰為大?’對曰:‘大臣重祿不極諫,小臣畏罪不敢言,下情不上通,此患之大者’。今明詔崇高宗之德,推宋景之誠,引咎克躬,咨訪群吏。言事者見杜根、成翊世等,新蒙表錄,顯列二臺,必承風響應,爭為切直。若嘉謀異策,宜輒納用。

    如其管穴,妄有譏刺,雖苦口逆耳,不得事實,且優游寬容,以示圣朝無諱之美。若有道之上,對問高者,宜垂省覽,特遷一等,以廣直言之路。”

    《漢書》治要(七)

    “臣聞齊桓之時,有以九九見者,桓公不逆,欲以致大也。今臣所言,非特九九也,陛下拒臣者三矣,此天下士所以不至也。今陛下既不納天下之言,又加戮焉。夫鷇鵲遭害,則仁鳥增逝;愚者蒙戮,則智士深退。

    間者愚民上疏,多觸不急之法,或下廷尉而死者眾。自陽朔以來,天下以言為諱,朝廷尤甚,群臣承順上指,莫有執正。何以明其然也?取民所上書,陛下之所善者,試下之廷尉,廷尉必曰:‘非所宜言,大不敬。’以此卜之一矣。故京兆尹王章,資質忠直,敢面引廷爭,孝元皇帝擢之,以厲具臣,而矯曲朝。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