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真?zhèn)?《莽書生的水墨修行》
第(2/3)頁
武文昌的閨女當(dāng)然想當(dāng)女將啊!
再捋一捋文衡帝君的傳說……那是一位忠義無雙又酷愛讀書的古之神將,在死后被后世之人所尊奉為武圣。
當(dāng)然,這年頭天上的神靈總有許多神職的,這位武圣因為忠義與正氣浩然,深得后世讀書人喜歡,于是又成了讀書人剛正不阿的象征。
趙以孚眨了眨眼,心里已經(jīng)將方才的淡定都給拋之腦后,只剩下眼前這一尊閃閃發(fā)光的神像。
然而似乎是因為不甘心自家后輩就這么被人忽悠走還是什么的,在這文衡帝君的神像亮起之后沒多久,這文昌殿內(nèi)供奉的正主孚佑帝君也亮了起來。
兩尊神像的明光一同照在了趙以孚的身上,令他陷入了一種幸福的煩惱中。
一個是祖師,一個是老師的本體,他該怎么選?
真是幸福的煩惱……
淦!
他煩惱個什么勁兒喲,他又不知道該怎么拒絕。
人兩位大佬愛照誰照誰,又不是他能管的。
甚至他連接下來該怎么做都不知道。
最終他只能無奈地等待,等到兩位大佬都不發(fā)光了為止……
但人是不發(fā)光了啊,可是隨之而來的卻是給他腦中塞入了兩道信息。
一道來自孚佑帝君,一道來自文衡帝君。
這意思是,他被兩位帝君同時標(biāo)記了?
孚佑帝君:【君子以誠,應(yīng)報爾誠。】
文衡帝君:【緣起緣聚,當(dāng)有此義。】
看,一下子就變得很清楚了。
文衡帝君都明說了,和他結(jié)緣便是因為有緣,這正應(yīng)了他與周肅之間的師生關(guān)系。
而孚佑帝君則說是為了回應(yīng)他的‘誠’。
至于他哪里誠了?
是因為他清掃了這個道觀?
他覺得恐怕不是,因為天上的神仙哪有這么形式主義。
趙以孚仔細思索,忽然覺得或許就是因為他方才從清掃道觀到上那一炷香的時候,都處于是一種赤誠又無所求的狀態(tài)。
或許對于一些仙神來說是:無所求,不可渡。
可是對于真正的高賢大士來說則是:無所求,至誠心。
至于說這兩位文昌帝君給他帶來的能力加持……
當(dāng)趙以孚將注意力集中到【君子以誠】這行字的時候,他很快就看到了三條可用陽和靈氣兌換的分支。
其一劍道,其二丹道,其三純陽真火。
嗯,這很祖師。
就是可惜沒有文脈方面的內(nèi)容,看起來純陽文脈其實算不得純陽大教的真?zhèn)鳌?
趙以孚心中默默嘀咕,但也沒覺得這事有什么不對,畢竟祖師那文昌帝君的神位其實是后世之人給抬上去的,他老人家飛升仙界之前大概都沒想過自己會當(dāng)文昌帝君。
趙以孚對此其實還是很滿意的,畢竟這【君子以誠】的技能樹很適合他接下來的修行。
那么文衡帝君的【緣起緣聚】字條下的技能樹呢?
其一刀道,其二軍道,其三武道圣體。
好家伙,趙以孚心里連呼好家伙。
如果說孚佑帝君的技能樹還能說是正經(jīng)修者的技能樹,那這文衡帝君的技能樹就是純暴力路線了。
這樣一口老槽卡在趙以孚的喉嚨口不吐不快卻又不知道該如何吐起了。
兩個被讀書人世代膜拜的文昌帝君就沒個讀書人的技能是吧?
或許文昌帝君里面有不正經(jīng)的,但為何他遇到的兩個都這么不正經(jīng)呢?
趙以孚都懵了。
這讓他如何好和師門說明此事啊。
他研究了一下,干脆決定不說了吧,省的師門因此失去笑容。
反正他師父好像也沒怎么在意他有沒有完成結(jié)緣的樣子,就一種很隨意的放養(yǎng)狀態(tài)。
算了,還是去找石靈前輩吧。
總感覺這丹青門上下,也就那位石靈前輩靠譜一些。
他幽幽一嘆,然后下山去,再次來到傳法石窟之前。
誰知他才進入石窟,就見石靈已經(jīng)在這里等候著他。
它看似淡漠地說:“看起來祂很看好你。”
趙以孚愣了,這就被看穿了?
石靈道:“若是我連祂的氣息都分辨不出,也就枉費了在此千年的時光了。”
趙以孚驚訝,沒想到這石靈前輩已經(jīng)在此千年。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