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馳援上路-《莽書生的水墨修行》
第(3/3)頁
那據說認識趙野鶴的人看了他一眼沒什么反應,隨后催促道:“你這書生別光吃肉啊,繼續說下去。”
大家都喜歡聽人吐槽朝廷,尤其是聽到讀書人這樣的高知分子鍵政吐槽,總覺得特別有深度。
趙以孚嘆息道:“其實也沒什么可多說的,我觀朝中局勢,恐怕接下來文人帶兵將會是常態。”
“武將的地位已經越來越低了,朝廷也越來越不相信武人……”
他說到這里,周圍的那些江湖客立刻嚷嚷了起來,毫無疑問趙以孚是說到了他們的心坎里去了。
一個個在那咒罵著‘腐儒誤國’、‘朝廷短視’、‘武人委屈’之類的事情。
畢竟他們這些江湖中人都算是‘在野武人’,算的上是感同身受。
有人問:“你這書生倒是明白事理,你說你練武,怎的是要投筆那什么了?”
趙以孚問:“投筆從戎?”
那人答:“對對,就是這個詞兒,還是讀書的有文化。”
趙以孚嘆息一聲道:“若是投筆從戎能夠救國就好了,我只是擔心將來領兵打仗的都是些不通軍略的,所以自己打熬身體學習文武藝,只是為了若是真要用到我不會草菅人命而已。”
眾人聽了一下啞然。
他們當然看不慣武人此時低下的地位,可這個時代對讀書人的崇拜卻是不可磨滅的。
尤其是當趙以孚以讀書人的身份表達了如此向武之心以后,立刻得到了在場這些江湖客的尊敬。
他們紛紛抱拳道:“小先生有心了,若是將來哪營將士能在小先生麾下做事,也是幸事……”
“不知小先生尊姓大名?我等也好為小先生伸張一下志向……”
趙以孚便表現的很謙遜:“相逢是緣,何必通名?”
“來來來,我們再聊聊這朝中重臣都有哪些,我跟你們說,這些重臣有些其實也很有能力的……”
趙以孚開始八卦自己在周肅那聽來的八卦了。
趙野鶴則是愣愣地看著自家侄兒穿著儒袍飛快地與那些江湖客打成了一片,然后對趙以孚的恐怖社交能力表示嘆服。
午休了好一會兒,他們重新上路。
趙野鶴看看路上無人,便嘀嘀咕咕:“君信,方才那些人里面至少有兩人是認識我的,為何他們對我都視而不見呢?”
趙以孚答道:“三叔都喬裝了,他們當然看不出。”
趙野鶴抹了把臉奇怪地說:“喬裝?我沒有啊。”
趙以孚說:“胡子,三叔把胡子刮了,這容貌已經大不一樣了。”
所以說,胡子才是本體咯。
趙野鶴聽到這里不由得有些心塞,他說:“也是,以往行走江湖,大家看到我那一把鋼須就知道是趙家老三來了……”
他說不下去了,仿佛丟了胡子他也丟了趙老三的氣概。
趙以孚無奈地說:“胡子沒了還能再長,我們還是快些去二叔那里吧。”
“這繼續往南接下來應該走不了官道了,具體怎么走還需要三叔領路……”
趙野鶴這才回過神來說:“好,包在你三叔身上了。”
“說實話,要不是我自知嘴笨怕說服不了二哥,其實只要我一人來就行了。”
這話說的,趙以孚還覺得若非他不認識路,自己來更方便呢。
莫名其妙開始互相嫌棄的叔侄兩個很快就進入了通往澤區的荒野。
漸漸遠離官道,這里漸漸也有了些蠻荒的景象。
趙野鶴道:“你可知道,這里曾經也是有村莊住人的。”
趙以孚看了看周圍的荒地道:“的確,隱約還是能夠看到一些耕種的跡象。”
趙野鶴又是重重一嘆道:“曾經這里的土地、百姓都極富庶,只是一場朝廷南遷,使得這里變成了徹底的荒地。”
趙以孚眉毛一挑,隨后了然道:“是了,那時丟了北國舊都的朝廷也是一貧二洗,為了聚攏財力養兵以及建新都,對地方上可謂是極盡搜刮。”
趙野鶴道:“所以等下到了那水匪寨子的時候我們還是盡量不要提你準備讓二哥投軍的計劃,那里的人不愛聽這個。”
趙以孚再次恍然:“明白了,這的確是個大問題。”
“不過我們要撈回來的始終只是二叔而已,其他人如何其實也不用太過在意。”
趙野鶴也沒什么主意,只是說:“我也只是剛想到這個便提醒你一下,具體怎么做還得看你這個讀書人的。”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