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天亮的時候,睡了一夜的贏琮回過味兒來了。 昨天晚上他干什么去了? 好家伙,好像在和人聊一些很大逆不道的事情。 其中那一句:億兆神州皆圣君。 著實把他給唬住了。 夢中聽來覺得酣暢淋漓,可是醒過來回想起來,只覺得太他么嚇人了。 大家都是圣君了,那他這個當皇帝的又算什么? 這令他感到有些恐慌。 忍不住掏出了山河圖問了一句。 然后圖上來了回復:【大家都是圣君,而你統治著這些圣君又是什么?】 一句話,就讓贏琮有些壓不住嘴角了,那畫面實在是令人怦然心動啊。 然后趙以孚又有回應:【更何況沒有永恒的王朝,與其為了后世不肖子孫考慮,你不如想想后世會如何評價開啟了這一切的你呢?】 贏琮期待地問:【會怎么評價?】 趙以孚道:【或許,三皇要變四個了!】 贏琮瞬間癡了,如果是那樣的話,那他豈不是…… 他又遲疑著問:【只是這樣,我死后如何面對列祖列宗?】 趙以孚沒好氣地說:【若是大徐在你手里恢復故土,甚至拿回燕云十六州還打入北方草原……那你就是能和太祖平起平坐的中祖!】 【至于今后大徐會怎樣,那就是你后輩的問題了。】 【反正王朝總要有滅亡的時候,可若是大徐滅亡之后依然有人秉持著你的信念立國,自承你的道統大義……那你在帝鄉街上也絕對倍有面子,祖宗們也因你而榮!】 贏琮上頭了,他樂了起來,已經開始在千里畫中討論光復北地之后的開疆拓土了。 趙以孚一邊應和著,一邊有種騙傻子的負罪感。 心說大不了努力去幫他實現那些目標,至于后世地位究竟如何……嗯,那就不是他能控制的了。 【北伐,我要北伐!】 贏琮叫喚了起來。 趙以孚不由得說:【別急啊,還有許多地方都沒準備好呢。】 然而…… 贏琮又說:【準備得差不多了,今日虞相上朝時說,可以開啟戰備了。】 虞相? 哦,掌門俗家姓虞啊。 不是,掌門不是最穩健了嗎?怎的現在這么激進了? 他趕緊陽神出竅來到京城相府。 秋魚子沒時間見他,他一直在與人商議政務。 嗯,雖然商議的人里面大概有一半趙以孚都認識。 但是真的好忙,聽到的都是些關于糧草輜重調動的事情……這是真要準備北伐? 秋魚子注意到了他的陽神,總算是分出了一縷分神來到他面前道:“瞧瞧你做的好事,我這把老骨頭都要被你給拆了。” 趙以孚茫然:“這和我又有什么關系?” 秋魚子道:“你在那么多同道面前都把餅給畫出去了,結果自己拍拍屁股跑了,如今那么多同道堵在墨山要遞名刺,催我們快點北伐……老夫真是頂不住了啊。” 趙以孚:“……” 他暗自嘀咕一句:“這就都信了?” 秋魚子當然聽到了,他氣得指了指趙以孚又指了指門口,意思很明顯:滾蛋! 趙以孚就滾了。 心中不忿,覺得這些宗門長輩還是閑太久了,就這么點工作量就叫苦? 趙以孚琢磨了一下,忽然想到了什么跑到周肅那邊去了。 “周師。” 他抱拳行禮。 周肅含笑道:“你來了啊,清昭在你那過得可還舒心?” 趙以孚覺得這話有些怪。 不過他已經有些習慣這老頭的怪話了,他說:“恩師,請問襄陽還有多少工匠?” 周肅聽聞是這事,就知道肯定是有重要的事,于是念頭一轉就說道:“在籍工匠還有四百余人,若非戰亂,恐怕還會有更多。” 趙以孚點點頭說:“戰亂的確可惡,讓我神州不知多少優秀的文化失傳。” “如今弟子有一想法,希望恩師能夠應允。” 周肅聽了微微思量,便說:“你在樊城搞的那個《樊城農書》我也有耳聞……現在又問起工匠,怎的,是是想要再搞個‘工書’?” 趙以孚點點頭道:“《襄陽工書》,恩師您覺得如何?” 周肅含笑道:“此議甚佳,不過老朽可不會你那些道法,沒辦法高效做成此事。” 趙以孚拍著胸脯說:“放心,此事弟子一力承擔。” 隨后他又猶豫了一下,問:“不知襄陽醫師又有幾何?” 周肅有些繃不住了,他問:“你這是要做什么,一口氣編纂那么多書……小心貪多嚼不爛。” 趙以孚搖頭道:“不會的,我們襄樊一地才多大啊,要匯聚全天下的精粹編纂成書才是大事呢。” 周肅眉毛跳了一下,他好像明白什么了。 他說:“你這,是想要累死你家那幾個長輩啊?” 趙以孚說:“怎么會呢,我只是覺得我們在前線辛苦,沒理由他們在后方風花雪月啊。” 周肅聽了不由得頷首:“這么一說倒也沒錯。” “既然如此,我就上一張折子去,讓他們再頭疼頭疼。” 趙以孚好奇地問:“什么折子?” 周肅笑吟吟地說:“我們打下了地盤總要有人來治理吧?還有若要治理,在收服之地上該如何治?” “還有,等打下汴京舊都之后,朝廷是否要遷都回去?” “這都得準備起來了。” 趙以孚聽了不由得無語道:“恩師,我們這還沒開始呢,怎的就已經要考慮收復舊都之后遷都的事情了?” 周肅道:“鄧州空虛,要想打下來很簡單。” “而鄧州既得,汴京就近在眼前了。” 趙以孚聽了覺得很有道理,但是怎么聽著聽著就覺得好像身邊的人都變了,變得那么激進了呢? 他無奈地嘆息一聲道:“好吧,我先出書去。” 隨之陽神返回。 他盤膝坐在自己的小院內,膝蓋上還放著那‘太虛禁書’。 不過此時他并未和這書吵架,而是正在書的后面附上那《樊城農書》。 嗯,光吵架挺沒意思的,尤其是《論語》這樣的圣賢經文,要吵明白可太難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