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王飛聽完,笑了一聲,放下電話,對秘書說: “這話,留給他們自以為聰明的人。” “我們這邊,繼續畫像選人。” “該起的,起。” “該退的,退。” “誰再整話術,年終考評直接扣分。” …… 第二天,市委組織部下文: 《關于開展“制度畫像+調研紀實”聯合評價機制試點工作的通知》 這個文件里加了一條內容—— “每名處級以上干部在制度圖流程節點上簽字之后,需提交調研紀要一份,說明簽字依據、風險預判與后果承擔。” 意思很明確: ——你不只是掛數據。 ——你要給出真實的判斷。 ——你不是真簽,那就別簽。 李冬生拿著這份新文件,心里一動: 書記這是反向補了一刀。 你不是說“制度無德”?——好。 那就讓制度和德綁定。 你不寫調研,你就沒德。 你要造假,你調研一查就穿。 …… 張偉看完新規,笑了: “這是——圖里掛名字,圖外留證據。” “誰想混,那就別怪被畫像‘畫骨’了。” 陳默點頭: “這下子,制度圖不光能選人。” “還能,反人。” …… 而李冬生的身份,也悄然變了。 他不再只是“畫圖的人”。 而是: ——市委書記選人的“權力底層架構師”。 六月底,天氣越來越悶,官場卻熱得發燒。 制度畫像選人開始真正影響現實權力。 新一輪正處級崗位遴選,組織部首次要求—— “候選人須具備:制度圖流程三筆以上獨立閉環記錄,調研紀實材料兩份以上。” 這不是資格要求,是篩人刀口。 消息一出,整個市機關像被丟進了油鍋。 原本坐等升遷的老資格,全懵了。 以前提拔靠關系、靠資歷、靠“發言稿”。 現在——靠掛圖。 可圖在誰手里? 掛賬權、調度權、流程分配權,全在李冬生這手上。 …… 第一撥找上門的,是財政系統老大,林萬東。 這人平時深藏不露,這次親自請吃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