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不做籠中金絲雀-《大明萬歷極度叛逆》
第(1/3)頁
明朝當皇帝的其實挺悲催的。
前面唐宋的皇帝和后面清朝的皇帝想干什么,群臣大多只是勸諫,還沒什么人敢擺明了阻擾。
明朝的皇帝卻不行,除了洪武大帝和永樂大帝,其他皇帝那基本都得聽文官的,不聽,后果很嚴重,而且越到后面后果越嚴重。
正德朝和嘉靖朝的時候當皇帝的好歹還能出宮或者說離開京城,到了嘉靖朝之后,當皇帝的就徹底成了籠中的金絲雀,不準出巡,不準離開皇宮,更不準離開京城。
隆慶、萬歷、泰昌、天啟、崇禎那都沒離開過京城,不是他們不想,是文官不讓。
崇禎朝,那都要亡國了,崇禎皇帝想要遷都金陵,他連提了三次,結果都是剛提出來就被文官給拍死了。
你當皇帝的就是死那也不準離開皇宮,不準離開京城!
結果,崇禎皇帝真死皇宮里了。
文官還美其名曰“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崇禎那哪是守國門啊,他就被文官給囚禁在皇宮里,出都出不去。
其實文官不準當皇帝的出巡最根本的原因是不想當皇帝的看到老百姓過得有多慘,更不想當皇帝的看到他們過得有多好!
如果當皇帝的看到老百姓很多都變成流民了,到處找草根樹皮吃,整山整山的草根、樹皮、乃至樹葉都被吃光了,而文官卻過著酒池肉林的生活,會怎么想,又會怎么做?
他們不能讓當皇帝的看到這些,所以,當皇帝的想出巡那是門都沒有。
清朝的皇帝好歹還有避暑山莊,天太熱了還能離開京城去避暑,明朝的皇帝那就沒有避暑山莊,嘉靖朝之后,當皇帝的想要離開京城,那真的是門都沒有。
文官那絕對會把出京城的門全給你堵了!
萬歷之所以下了道看似荒唐的圣旨,其實就是為了找借口離開京城。
他不想做籠中的金絲雀,他要自由自在的在天空中飛翔。
這個自由自在的在天空中飛翔并不是說他想到處亂竄到處玩。
他是想擺脫文官的束縛,奪回皇權,放手施為,挽救大明的危局,將大明帶人真正的中興盛世。
如果被人囚禁在皇宮里面,哪里都去不了,那肯定不行,閉門造車怎么可能把車造好,當皇帝的連自己的天下是什么樣子的都不知道,又怎么可能把天下治理好?
很多事在皇宮里還看不到,也辦不了。
文官就是不讓他去看,他偏偏要出去看看!
他知道,他如果直接說要離開京城,那絕對會被文官堵得皇城都出不去。
所以,他下旨要修建避暑山莊。
張四維自然是想也不想便給否了。
于是乎,他叛逆的脾性又上來了。
他貌似又犯病了。
你們不讓朕建避暑山莊是吧,朕偏要去建!
這天一大早卯時許,天剛朦朦亮,上萬禁軍將士便從西安門蜂擁而出,直接從西四牌樓南街排到了京城北面的德勝門。
德勝門附近早已準備好的上萬錦衣衛也從城門中蜂擁而出,一直排到京城北面溫榆河上的安濟橋,而戚繼光那早就帶著上萬京營精銳在溫榆河對面等著了。
萬歷直接帶著王皇后一大家子,還有幾個國公和張順嬪什么的,坐著幾輛馬車出了皇城便往北狂奔而去。
他甚至連剛打造出來的水車都命人拆了拉走了。
張四維收到消息,不由目瞪口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