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八十二章 將領不夠怎么辦-《大明萬歷極度叛逆》


    第(1/3)頁

    董一奎和麻貴分別掌控了宣府鎮和大同鎮。

    京城以西終于有了一道堅固的防線。

    那么,這道防線有多堅固呢,宣府鎮和大同鎮到底還剩多少邊軍屯衛呢?

    其實,原本駐守宣府鎮和大同鎮的邊軍屯衛很多。

    因為永樂朝的時候宣大就是抵御北虜的最前沿。

    那時候京城北面好歹還有北平行都司和朵顏三衛,薊州鎮還只能算第二道防線,所以薊州鎮的人馬并不是很多。

    宣大就不一樣了,這兩鎮不但緊鄰北虜,而且沒有燕山這道天然屏障,地勢相對平坦,適合北虜騎兵入寇,所以,永樂朝的時候宣府鎮和大同鎮都集結了重兵駐守。

    大明九邊,除了遼東鎮就屬宣府鎮和大同鎮兵力最多。

    董一奎和麻貴那都是邊軍屯衛出身,再加上他們兩家自永樂朝開始便在宣大為將,整飭宣大邊軍屯衛那自然是小菜一碟。

    沒過多久,兩鎮的邊軍屯衛便統計出來了,連帶戰馬都點清了。

    宣府鎮,永樂朝駐防邊軍屯衛十二萬六千余戶,戰馬四萬余匹,百余年的戰損加上邊軍屯衛逃逸也比較嚴重,現存邊軍屯衛八萬余戶,馬兩萬余匹,其中能挑出來操練備戰的青壯五萬余,能挑出來的戰馬約一萬余匹。

    大同鎮,永樂朝駐防邊軍屯衛十三萬五千余戶,戰馬將近五萬匹,百余年的戰損加上逃逸,現存邊軍屯衛七萬六千余戶,馬不足兩萬匹,其中能挑出來操練備戰的青壯四萬余,能挑出來的戰馬約一萬匹。

    大同鎮原本駐守的邊軍屯衛就比宣府鎮多出將近一萬,為何現在反而比宣府鎮兵力還少呢?

    這跟嘉靖朝的庚戌之變有很大的關系。

    嘉靖二十九年,通敵賣國之賊咸寧侯仇鸞勾結俺答汗入寇,俺答汗直接攻入大同鎮,總兵張達和副總兵林椿戰死,大同鎮將近三萬邊軍精銳全軍覆沒!

    大同鎮經此一戰三十多年還沒恢復元氣。

    而那時候咸寧侯仇鸞就在宣府鎮,俺答汗自然不可能攻打宣府鎮,俺答汗在咸寧侯仇鸞的指引下直接繞道古北口,攻入了京畿。

    所以,宣府鎮保存的邊軍屯衛要比大同鎮多一點。

    董一奎和麻貴徹底掌控了宣府鎮和大同鎮之后,萬歷又將他們連帶宣大和山西巡撫賈應元一同招回了京城。

    這宣大可不是掌控在手里就行了,邊軍屯衛那也不是點個數就行了,如果不集結起來好好操練一番,那屯衛還是屯衛,根本就成不了邊軍精銳。

    宣府鎮距離京城大致也就四百里左右,三人是相約齊聚宣府鎮一起出發,中途不斷換馬,酉時還未至,他們便趕到了京城。

    萬歷為了方便跟他們商議還專門挑了個空曠的偏殿,命人擺了張大圓桌,桌上還擺了不少地圖。

    夕陽西下,三人帶著紅霞齊步踏入偏殿,那氣勢竟然還都差不多,全都帶著鐵血之氣,就好像三人都是邊軍將領一般。

    其實,賈應元就是薊州鎮邊軍屯衛軍籍,只是他考上了進士,又異常的勇猛無畏,張居正才會派他去蒲州三大豪族的老巢負責清丈田地。

    歷史上,這位鐵血巡撫是被埋沒了,那時候他是剛清丈完大同鎮的田地便被張四維手下的言官彈劾,革職查辦,捉拿回京受審!

    現在就不一樣了,他都因功擢升宣大和山西總督了,那氣勢更是如同沙場上的猛將一般,勇猛無匹。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