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親自押送上路-《大明萬歷極度叛逆》
第(3/3)頁
他站在十余丈長的漕船船頭,迎著朝陽,看著寬闊的通惠河上船來船往,那都不由得暗自感嘆古人的偉大。
這通惠河還不算是大運河呢,其寬度大致就是二十丈,也就是六七十米,看上去已經相當的壯觀了,挖出這么長這么寬這么深的運河來,都不知道要耗費多大的人力。
船隊這會兒等于是順風順水,不到半個時辰,通州北運河段便到了。
前面的河道豁然開朗,大小船只也明顯變多,北運河的寬度足有上百丈,也就是三四百米,在河岸這邊甚至都有點看不清對岸的東西。
那往來的船只看到他們這上千艘漕船組成的船隊竟然都習以為常,沒有絲毫驚訝之色,由此可見,大運河上的漕船之多。
大明的造船技術其實在洪武朝和永樂朝就已經達到世界之巔了,那時候鄭和下西洋的船隊就是無敵的存在。
可惜,大明自費武功,放棄了海洋,放棄了繼續建造遠洋巨艦。
那時候大明就能建造五千料的寶船戰艦了,兩百年后,大明一千料的福船戰艦都沒幾艘了,八百料的漕船在北運河上都算是頂大的艦船了。
船隊一路往南,那是真正的順風順水,溫榆河和潮白河的推力再加上呼呼的北風,八百料的漕船簡直勢若奔馬,一個時辰上百里都不止。
他們就這么曉行夜宿,一路都沒有下船休息,三天時間竟然就趕到了揚州漕運碼頭。
這里再往西一拐那就是長江主干道了,船隊等于是逆流而上,而且風向也不對了,光靠槳來劃,笨重的漕船一個時辰最多能劃出去十多里,一天能劃個百來里就算是不錯了。
南直隸揚州府到湖廣岳州府走水路足有將近兩千里,漕船這么慢慢劃最少也得半個月以上,而且到了岳州府,轉長江支流水道還是逆流而上,還有六七百里。
他如果真帶著船隊押送潞王去衡州府就藩,光是過去那就得花二十多天,回來雖然是順流而下,那最少也得幾天時間。
也就是說,他送趟潞王那得耽擱個把月時間。
還好,這個時候張榛和駱思恭已經帶著上百錦衣衛和密衛高手在揚州漕運碼頭等著了。
張榛還利用自己的關系跟水師租了五艘八百料的蜈蚣船。
蜈蚣船那就不是笨重的漕船了,那尖而闊的船體兩側足有二九十八支大船槳,如果是在海面上,那一個時辰劃出去上百里都不成問題,就算逆流而上,一個時辰也能劃出去四五十里,一天也能劃個三百余里。
萬歷直接就換上便裝,帶著李玄成、單思南和數十護衛高手上了水師的蜈蚣船,只留下成國公朱應楨和錦衣衛都指揮使同知陸繹押送潞王。
這樣著實有點冒險,他竟然撇下兩萬錦衣衛和禁軍精銳,帶著不到兩百人上路了!
不過,其他人的注意力肯定在碩大的船隊上,誰能想到他會中途換船呢。
他只要不暴露身份應該是沒什么危險的。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