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十月末,萬歷歸京。 此時京城的天氣都有點冷了,他也就沒去避暑山莊了。 他直接帶著一種嬪妃和皇子公主回到了皇宮之中。 王皇后那是高興壞了,寶貝兒子離宮這么久可算是回來了。 她還發現,小朱常洵不但會讀書識字了,整個人也如同脫胎換骨一般變得異常懂事了。 這一下著實把她開心的不行了。 萬歷回宮之后也沒有停止對小朱常洵的教導。 每天一大早卯時許他便會爬起來和小家伙一起鍛煉身體。 到了辰時許,他便將小朱常洵帶到御書房中,邊教小家伙讀書識字,邊處理奏折。 奏折處理完之后他還會和小朱常洵細細講解一番,教小家伙怎么處理朝政。 到了下午未時許,他還會帶著小朱常洵出宮,微服私訪,去京城的大街小巷轉一轉,體察民情。 這會兒京城百姓那早已豐衣足食。 普通平民只需到萬盛堂各大商號開的作坊里找點活計一個月那最少都是二三兩一個,而且是不論男女,每家每戶只要有兩個人出去干活那就能豐衣足食。 匠戶工錢更高,只要手藝好,那基本都是四五兩一個月。 商戶生意也好了,隨便做點小生意一個月賺的那都不止十兩。 京營、禁軍和錦衣衛那更不用說,糧餉對于他們都不算什么了,額外發的福利都能讓他們豐衣足食。 如果光看京城,大明那是早已步入太平盛世了,而且還不是一般的太平盛世,而是前所未有的太平盛世。 不過,這會兒并不是所有的平民百姓過得都好,大明兩京十三省還在吃苦受罪的百姓那也有不少。 藩王的藩國乃至貪官污吏兼并的田地里還有很多平民百姓過著奴隸般的日子呢。 那些平民百姓甚至連戶籍都沒有,根本就不在《賦役黃冊》上。 萬歷那也不是光帶著小朱常洵看京城百姓過得好日子,那些被藩王和貪官污吏奴役的平民百姓他也會時不時提及,用以提醒小朱常洵,不要被眼前的繁華所蒙蔽。 小朱常洵跟著他也算是閱盡民間百態,著實增長了不少見識。 這天下午酉時許,太陽都快下山了,一輛毫不起眼的馬車忽而從東安門進入皇城,一路穿過東華門和慈慶宮,直往乾清宮駛來。 萬歷才剛帶著小朱常洵從外面回來,還沒下馬車呢,一個小太監卻是疾步走過來,拱手躬身道:“萬歲爺,李元盛李將軍求見,他已經在御書房外等候多時了。” 這家伙總算是回來了。 萬歷聞言,立馬抱著小朱常洵跳下馬車,疾步往御書房走去。 李元盛這會兒正帶著一個壯漢站御書房外面等著呢。 他一看萬歷不但穿著便裝,手里還抱著個小家伙,那都不由得一愣。 不過,他還是很快反應過來,連忙拱手躬身道:“末將參見萬歲爺,參見皇子殿下。” 萬歷微微點了點頭,又看了看這家伙身后低頭躬身不敢吭氣的壯漢,隨即抬手道:“走,進去說話。” 他抱著小朱常洵緩緩在書案后坐了下來,這才問道:“潘和五?” 那壯漢竟然立馬趴地上道:“是的,萬歲爺,正是罪民。” 這是干什么? 朕又不是在審案。 萬歷微微抬手道:“起來說話,什么罪民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