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個還是不錯的。 李廷機細細解釋道:“萬歲爺,王重光是因公殉職,當時先帝要興修宮殿,命其多采伐深山巨木,王重光親率匠戶進深山采伐,不幸身染瘴癘病逝山林。 王之垣為官還算清正,傳聞其為元輔大人的黨羽,萬歷十一年的時候被張四維一黨給整下去了。” 嗯,這家人還算可以,起碼不是貪官污吏。 萬歷微微點了點頭,又繼續往下看去。 這一看又不知道看了多久,他終于看到一個名人。 王徵。 這家伙可是有名的機械專家,傳聞曾鉆研出火船自走之術。 說白了火船自走就是蒸汽輪船,可惜,歷史上就沒人重視這個足以改變時代的發明。 不過,現在就不一樣了。 他直接問道:“這王徵什么出身?” 這個怎么說呢? 李廷機細細解釋道:“王徵籍貫上是西安府涇陽縣農戶,不過其父有秀才功名,其舅父張鑒在關中有點名氣,擅制器械。” 那就是此人了。 萬歷細細把榜單看完,后面卻是沒再出現什么名人了。 不過,這一次選取的人才也不少了。 這些人才都是他需要的,也是現在的大明最需要的。 李之藻就是他現在最需要的人才。 大明正開疆擴土呢,疆域那都擴大了兩倍不止。 問題,現在朝廷專門畫地圖那幾個好像都不怎么滴,畫出來的地圖那都不合他的意。 他倒不是對地圖要求有多高,關鍵地圖得畫準啊,這不合他的意的意思就是地圖畫得不準,根本就不像后世的地圖。 這個問題很重要,現在可沒衛星,世界那么大,地圖上差一點實際上那就可能差了幾百上千里,這樣自然不行,茫茫大海跑偏幾百上千里那可不得了。 可以說,李之藻是恰逢其會,他現在就需要精準的世界地圖用以稱霸海上。 徐光啟這樣的人才他更需要,此人雖然不一定是千古第一農學家,但卻是幾千年來農學的集大成者。 此人編著的《農政全書》就被后世稱為古代的農學百科全書,可以說農學上的事就沒有此人不懂的。 民以食為天,糧食才是一個王朝穩定的根本,此人用好了,那大明絕對不會再出現糧食問題了。 畢懋康的作用也很重要,因為這個時候的火器專家實在是太少了。 這年頭火器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可以說誰擁有最先進的火器誰就可以天下無敵。 現在大明的火器發展還是靠他這個當皇帝的在推動呢。 他就是個半吊子,并不是真懂火器,而且,他當皇帝的也不可能廢寢忘食的去鉆研火器。 現在有了畢懋康就好了,大明的火器發展交給此人來負責那絕對能保持領先。 這就是大明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由此可見此人的重要性。 王徵那更不得了,此人之所以在歷史上沒有太大的名氣那是因為生不逢時。 歷史上此人所處的大明王朝就不重視機械,也沒人知道蒸汽輪船有多重要。 此人鉆研出來的東西等于是白瞎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