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驚天大案-《大明萬歷極度叛逆》
第(3/3)頁
他把三百多萬戶農(nóng)戶轉(zhuǎn)成屯衛(wèi)軍戶能讓每年的稅賦減少一百多萬兩!
這不對勁啊。
萬歷皺眉沉思了一陣,隨即問道:“現(xiàn)在《賦役黃冊》上還有多少農(nóng)戶,這個你應(yīng)該知道吧?”
這個我當然知道。
沈鯉不假思索道:“現(xiàn)在《賦役黃冊》上還有四百七十余萬戶農(nóng)戶?!?
果然有很大的問題。
萬歷琢磨道:“如果按沒遷徙之前的農(nóng)戶數(shù)量算,八百余萬戶就是抵勞役的稅銀就是四百多萬兩將近五百萬兩。
哪怕刨去收繳和轉(zhuǎn)運的損耗,能納入國庫的應(yīng)該也有三百多萬兩。
你意思,這抵消勞役的稅賦還占了稅賦收入的大半,而田賦只占了稅賦收入的一小半?
不對,還有鹽賦、商賦和市舶司的堪合收益等等,這意思,田賦不但沒有增加,還比實施一條鞭法以前少了很多?”
這個怎么說呢?
沈鯉小心解釋道:“萬歲爺,這國庫收入的銀錢其實是減掉了很多開支之后收入的。
比如,以前地方上修橋鋪路、興修水利、乃至衙門征召衙役等,那都不用出錢的,以前是直接征調(diào)青壯來服勞役就行了。
現(xiàn)在就不一樣了,服勞役改成上繳稅賦抵消了,那地方衙門請人干活就得出錢了。
這個基本上都是在各地上繳的稅賦里面抵扣掉了,也就是說,這是沒有上繳國庫就支出了的開銷。”
這也不對。
看樣子你壓根就不明白這問題的本質(zhì)。
算了,你內(nèi)閣首輔也不可能光盯著戶部,光盯著國庫,這事你也管不了,你還是忙你的去吧。
萬歷微微點了點頭,隨即揮了揮手。
這怎么說著說著不說了?
沈鯉那都愣了一下這才連忙拱手躬身告退。
小朱常洵更是不明覺厲道:“父皇,這賬都還沒算清呢,為什么又不算了?”
你也不明白這問題的本質(zhì)。
萬歷微微搖頭嘆息道:“洵兒,你還不知道,萬歷十年的時候國庫收入就不止五百萬兩了。
我們這些年清丈田地,開疆擴土,田賦最少應(yīng)該翻一倍都不止。
至于勞役,這個不可能是大頭,因為算上征調(diào)到奴兒干都司的那三百多萬戶,八百余萬戶農(nóng)戶一年也就需要上繳四五百萬兩來抵扣勞役。
而我們現(xiàn)在的田地十億畝都不止了,哪怕只有一半的田地交田賦,那最少也是五千萬石糧,哪怕按一兩銀子兩石來折算,那也是兩千五百萬兩。
也就是說,我們哪怕不算鹽賦、商賦和市舶司的收益,這抵扣勞役的稅賦在所有稅賦里面也占不到兩成。
這么算起來,父皇轉(zhuǎn)走一小半的農(nóng)戶那稅賦收入減少的應(yīng)該是不到一成,最多也就五六十萬兩。
現(xiàn)在卻變成了減少一百多萬兩,這里面的貓膩太大了,未收入國庫之前的支出貓膩更大。
還有,未收入國庫之前的支出既然這么大,那收入國庫的稅賦銀錢支出基本就剩下官員的俸祿這個大頭了。
哪怕我們不管這些收支上的貓膩,就按沈鯉估算的國庫收入來算那也有很大的問題。
這個很好算,因為現(xiàn)在國庫的支出基本就剩官員的俸祿了,前幾年國庫收入都是六百多萬兩一年,官員俸祿支出撐死就兩百萬兩一年,這么算起來,國庫的盈余最少是三四千萬兩。
戶部的問題太大了,這絕對是個驚天大案。”
驚天大案!
這幫家伙到底貪了多少?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