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戶部不經查。 歷朝歷代都是如此。 大明朝也是如此。 老話一句,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戶部官員管著錢糧,天天見財,不貪那真不大可能,區別只在于貪多貪少的問題。 這個好像避免不了。 戶部只要去查,十有八九能查出一堆貪官污吏來,搞不好就是驚天大案。 大明洪武朝的時候就查出個空印案來,涉及的官員那都超過了千數,牽連的相關人員更是多達數萬。 這一回恐怕比洪武朝的空印案還要嚴重。 因為這會兒的大明空前繁榮,整個大明的財富比洪武朝多了不知道多少倍。 不說別的,就說海外貿易輸入大明的真金白銀,每年那都是五六千萬兩! 歷史上,這么多真金白銀輸入大明之后,大明朝廷好像就沒有獲得多少利益,甚至可以說完全沒有獲得利益。 大明朝廷還是窮,國庫根本沒什么盈余,窮到最后甚至沒錢賑災,沒錢給大軍發糧餉。 現在大明朝廷好像是有點錢了,但國庫卻只有七百多萬兩的盈余。 這明顯就有問題。 因為現在明軍將士的糧餉都是由內庫承擔的,戶部最大的支出也就是官員俸祿而已。 這會兒大明朝廷每年的稅賦收入少說也有五六百萬兩,官員的俸祿那是兩百萬兩一年都不到,國庫就不可能只有這么點盈余。 也就是說,國庫虧空的問題遲早露餡,貪了的官員十有八九會被揪出來。 那些貪了的官員心里肯定清楚的很,但是,他們還是要貪!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那是一點不假。 戶部官員不貪才怪! 說句不好聽的,就算是朝中差不多全是清廉官員,戶部肯定也會有人抵擋不了錢財的誘惑,更何況,現在大明朝堂本就是貪官污吏居多。 萬歷皺眉沉思了一陣,隨即悠悠嘆息道:“洵兒,這是一個教訓,一個活生生的教訓。 父皇明知現在朝堂之上的貪官污吏很多,卻疏于防范,壓根就沒怎么管朝廷的收支。 這樣治國肯定不行,你以后一定要注意,這國庫和內庫的銀錢一定要嚴格管控,收入和支出都要層層把關。 父皇這些年又是拼命賺錢,又是發展武力,又是開疆擴土,精力可以說一點都沒放在管控朝堂之上,這樣是不對的。 原本父皇還想著讓清流和浙黨去斗一斗沒多大問題,現在看來,坐山觀虎斗這一招完全不適合用在朝堂之上。 內斗那就是動蕩之源,越斗就會越亂,我們應該選擇強權。 你要記住,以后一定要把各大衙門都掌控在親信官員手中,并且時刻監督,發現問題就嚴厲懲處,這樣才有可能管住那些貪官污吏。” 這幫家伙著實可怕,多少錢都敢貪啊! 小朱常洵聞言,緩緩點頭道:“兒臣記住了。” 萬歷又細細想了想,隨即忍不住慶幸道:“還好,這一次我們需要的銀錢還不是很多。 內庫的銀錢還能撐三個月左右,美洲那邊的金礦最多四五個月時間也就能補上了。 國庫里好歹還有七百多萬兩,撐一兩個月還沒什么問題,要是奴兒干都司那邊急需上千萬兩,乃至兩三千萬兩,那可就麻煩大了。” 呃,這話怎么聽著有點問題呢? 小朱常洵細細想了想,還是小心提醒道:“父皇,國庫盈余七百多萬兩是陳省說的啊,我們可沒有親眼看見。 這幫貪官污吏,幾千萬兩都敢貪啊,國庫里真的還有七百多萬兩嗎,他說的話能信嗎?” 對啊! 萬歷聞言,那都不由得一愣。 朕實在是太大意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