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他一看萬歷和小朱常洵來了,連忙找地方放飯碗就待行禮。 那些密衛也連忙停止打算盤,匆匆起身,就待行禮。 萬歷見狀,抬手道:“免禮免禮,大家都坐下,該干嘛干嘛,以后正干活的時候不用行禮,朕不是來打攪你們干活的。” 那些密衛聞言,連忙坐了回去。 李化龍則是連忙匆匆扒拉了幾口,隨即將碗交給一旁的錦衣衛,示意人家趕緊拿走。 萬歷見狀,關切道:“于野,你也不用這么廢寢忘食啊,這樣對身體不好。” 這個倒不是廢寢忘食,我很少忘記吃飯的。 李化龍頗有些尷尬道:“萬歲爺,微臣是看了一上午的賬本,心思都在賬本上,忘了吃飯了,剛肚子餓起來微臣才想起來還沒吃飯呢。 平時的時候微臣還是記得吃飯的,只是這次看這幫家伙做的賬看得太投入了才忘了。” 你都看了一上午了? 萬歷聞言,頗有些好奇道:“你看出什么問題來沒?” 這個怎么說呢? 李化龍想了想,隨即細細解釋道:“這幫家伙故意把賬做得很細,做得很全,做得很亂,讓人根本沒法算。 比如,他們不論收入支出多少都記賬本上,大到一府乃至一省一次上繳的稅賦,小到戶部買燈油乃至買墨水的錢,那都記一起。 這一府乃至一省一次集中上繳的稅賦那可是幾十萬兩乃至上百萬兩,而買燈油一次可能就幾兩,買墨水一次可能就幾錢乃至幾文。 他們故意記一起,而且還收支混雜,就如同記流水賬一般,誰去查賬本那都會看得云里霧里。 還有,他們還故意不按年乃至按月做賬,朝廷一年的收支他們能分別記到幾本乃至十幾本賬冊上,而且中間還夾雜著其他年月的收支,翻都不知道要翻多久。 總之,他們這樣做賬要算出具體的收入和支出很難,每一年乃至每一月具體收入多少,支出多少,盈余多少,那都很難算出來。 他們這就是防著上面人查賬,所以故意記的糊涂賬,他們就是不想讓上面人搞清楚朝廷每年乃至每月的收入和支出到底是多少,又盈余了多少。” 這上面人大抵就是指的當皇帝的。 話說,當皇帝能不知道朝廷每年乃至每月的收入和支出到底是多少嗎? 還別說,當皇帝的還真不清楚,至少大明皇帝不清楚。 空印案那就是明證。 洪武朝的時候戶部就開始做糊涂賬了,這幫家伙竟然把空白公文乃至空白賬冊蓋上戶部大印讓下面人自己填收入的稅賦乃至支出的款項! 那時候的洪武大帝都被蒙在鼓里,壓根就不知道大明朝廷一年收入和支出到底是多少。 若不是洪武大帝發現了蓋有空印的戶部公文,然后命人去查,那都不知道這幫家伙幾年時間就利用這種手段貪墨了兩千多萬石的稅糧! 嘉靖朝的時候嚴嵩父子那更是把朝廷的賬做得當皇帝的根本就看不懂。 若不是大批官員上疏討要俸祿,嘉靖帝那都不知道朝廷已經欠了官員兩三百萬兩的俸祿了,若不是天災降臨,京畿餓殍遍野,朝廷沒錢賑災,嘉靖帝那都不知道國庫都被貪空了。 嘉靖帝自此開始懷疑嚴嵩父子,所以嚴嵩父子提議讓鄢懋卿去巡鹽,催收鹽稅的時候,嘉靖帝特意排錦衣衛暗中追蹤。 結果,鄢懋卿收了五百三十萬兩的鹽稅,就給了嘉靖一百萬兩,繳入國庫的也就二百三十萬兩,剩下二百萬兩,這家伙直接和嚴世蕃分了! 這幫貪官污吏就是這樣玩的,他們就是利用各種手段讓當皇帝的不知道朝廷收入和支出具體是多少,收入和支出都是他們說了算,這樣才好貪! 萬歷現在就不知道大明朝廷到底收入幾何,支出幾何,盈余幾何。 沈鯉所說的五六百萬兩一年還都是根據戶部上報估算出來的,那很有可能是層層貪墨之后的數字! 很多史料上那也都是估的,而且大多還都估的不一樣,同一年都能差幾十萬兩甚至上百萬兩。 這大明朝廷到底收入幾何真沒人清楚。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