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以前地方衙門能征召勞力興修一下水利那就算是不錯了,修橋鋪路那基本都是地方上有錢的鄉紳郡望捐資來做。 微臣估摸著,有些地方官員應該是跟戶部官員串通好了,故意借此來撈錢。 還有,地方官員征召差役又或者勞力也可能做手腳,他們有可能征召的就是自己的親友,又或者沒征召那么多人卻虛報了那么多人。 至于戶部所有倉庫的采買補充,這種事原本是沒有的,因為戶部所有倉庫那基本上都是存放地方上收繳上來的稅銀各類物資的,沒有一定要充實這一說。 還有,他們采買的時候都是市價沒錯,但大多算的是京城的市價,而且各類物資出入倉庫太頻繁,折舊也折的太厲害。 這里面的貓膩就大了,他們每年采買這么多的物資,就算是按京城的物價來算,那也應該按批發價來算,也不應該按市價來算。 還有,采買物資的時候他們還可以從自己親友那里采辦,從而讓自己的親友牟利,甚或是收了某些商戶的錢,專門從人家那里采辦。 至于折舊,貓膩更大,他們完全可以幫某些商戶采買某些物資存戶部倉庫里,等那些商戶自己的物資賣完了,他們直接以半價折舊出庫,然后拿去給人家賣,實際上他們收的是全款。” 這幫貪官污吏,真會鉆空子啊。 張居正變法才多少年? 他們竟然就利用變法的漏洞想出這么多貪腐的法子來了。 張居正變法是被他們鉆得千瘡百孔,變法帶來的紅利幾乎全被他們給收入囊中了! 問題,這幫貪官污吏想出來的法子還沒有明顯的漏洞,至少賬面上是看不出明顯的漏洞來。 現在怎么辦呢? 難道直接抓人嗎? 他們就算知道這兩項支出有很大的貓膩,但是,貓膩并不是罪證啊。 俗話說,抓賊抓贓,他們不能說看出貓膩來了就抓啊。 更重要的,就算看出貓膩來就抓,做有罪推斷,那也得有目標啊。 現在他們抓誰? 戶部官員大多有問題沒錯,難道全抓? 這么搞就有點荒唐了。 萬歷皺眉沉思了一陣,突然間問道:“對了,他們采買這么多物資來補充庫存總要有人批吧? 朕好像就沒看到過他們相關的奏折,這些都是誰提出來的,又是誰給他們批的,你查過沒?” 這個人家也耍手段了啊。 李化龍小心道:“這些物資的采辦并不是一個人提出來的,而是戶部很多官員各自提的。 他們提出來之后都是由總督倉場侍郎李戴交戶部尚書陳省審批之后上奏的,他們采辦的公文那都是有內閣批示和司禮監批紅的。 至于您為什么沒看到過類似的奏折,這大致就是他們出入庫頻繁的原因。 他們是故意拆散了上奏的,每次采辦的物資最多就價值幾千兩,有的甚至只價值幾百兩。 哪怕是一年八百多萬兩,他們每天拆分成幾本奏折上奏也就不會超過一萬兩了。” 這幫貪官污吏,鉆空子都鉆到朕這里來了! 他也是為了圖省事,不是大事就不會親自處理,萬兩以下的支出那就算不得什么大事,那的確不用他來親自批紅。 沒想到,這幫貪官污吏竟然想出了拆開來上奏的法子! 看樣子這個總督倉場侍郎李戴很有可能就是幕后主使,這家伙絕對有問題。 要不然,這家伙就不會故意拆分開來上奏,那多麻煩的,每天上一份奏折不好嗎,一定要拆分成幾份奏折嗎? 這家伙還真是小心啊,竟然搞了這么久都沒漏出馬腳來。 你以為你不漏出馬腳來朕就沒辦法了嗎? 朕的手段多得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