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萬歷想了想,隨即耐心教導道:“父皇給你舉個例子,這個例子就發生在大明。 你應該知道,洪武朝和永樂朝的時候大明天軍那就是天下無敵,而且洪熙朝和宣德朝的時候大明就已經進入太平盛世了。 這就跟你即將繼承的大明幾乎一模一樣,父皇必定會打造一個強盛無比的太平盛世交給你。 你應該也知道,那一次盛世在繼位的英宗手里持續了多久。 十四年時間,強盛無比的大明就在土木堡之變中離奇大敗,盛世不再! 土木堡之變,將近五十萬京營將士為何會敗給僅僅三萬瓦剌騎兵呢? 這就是教訓,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因為文官為了爭權奪利而忽悠仁宗宣宗息兵養民。 你有強盛無比的京營,他們就說反正沒仗打,集結京營將士還要花費巨額的糧餉,還不如用這些糧餉來養民。 他們想出來的辦法就是讓京營將士全部去種地,自己養活自己! 這就是他們經常掛在嘴上的為國為民,他們是真的為國為民嗎? 你信了,那就完了。 這點以后你也要注意,真正為國為民的官員不會老在你跟前喊叫為國為民,真正為國為民的官員只會悶頭去做。 但凡口口聲聲為國為民的官員,那十有八九都是別用用心的。 這個暫且不說,我們回到土木堡之變,文官息兵養民之策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將近五十萬京營將士那就跟不會打仗一樣,連三萬瓦剌騎兵都干不過。 他們哪怕每年集結起來操練一個月都不會是這結果啊。 息兵養民,京營將士根本就沒有集結操練過,這就是土木堡之變慘敗的主要原因。 所以,哪怕你擁有強大到天下無敵的武力,他們也能利用各種借口廢了你的武力。 還有,你不要以為瓦剌是莫名其妙打過來的。 他們打不過你,那就會想辦法引敵人來打你。 瓦剌部與大明之間還隔著韃靼部呢,還隔著瀚海呢,瓦剌部為什么莫名其妙集結大軍跨越數千里打到大明來? 那些別有用心的文官可是暗地里做了很多事情 比如,瓦剌派來的朝貢使者莫名其妙被扣押,這并不是先帝英宗的意思。 先帝見過瓦剌朝貢使者后便賜下財物讓其回去了,是那些別有用心的文官勾結邊鎮將領將瓦剌的使者扣押,也先討要使者,他們還不放。 又比如,瓦剌跟大明本來是朝貢關系,瓦剌通過朝貢大明從而獲取朝貢貿易和大明的賞賜。 那些文官不但把瓦剌的朝貢使者扣押了,把先帝英宗的賞賜全吞了,還私自中斷了朝貢貿易,瓦剌想要買生活必須得鍋碗等物品都買不到。 他們在內部廢了天下無敵的京營,又不斷挑釁已然歸順大明的瓦剌部,這才是瓦剌部不遠數千里打過來的根本原因。 還有一點就是英宗太寵信太監王振了,堂堂大明皇帝竟然尊稱一個太監翁父,而且對其言聽計從,簡直丟盡了老祖宗的臉! 這點你也要記住,敢把太監當爹的,哪怕是你的嫡長子,你也不要讓他繼承皇位。 王振瞎指揮,可以說也是土木堡之變中大明慘敗的原因之一。 這個王振本身就有很大的問題,不過,這家伙能手掌朝堂大權將英宗玩弄于股掌之間那也是有原因的。 至于到底什么原因,這個跟王振的出身有很大的關系,讀書人記載的史料中就故意不記載王振原來的身份。 王振其實也是讀書人,而且還有功名在身,至于是秀才功名還是舉人功名,那就因為讀書人故意不記載,現在都搞不清了。 還有一點,王振不但有功名在身,而且還有妻兒,他為什么拋下一切自閹入宮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