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九章 陪太子讀書-《大明萬歷極度叛逆》
第(2/3)頁
這里面就端坐著兩個人,一個穿著龍袍,看上去比他大哥大不了多少,另一個穿著小龍袍,看上去也就六七歲。
他匆匆掃了一眼,連忙拱手躬身道:“學生參見萬歲爺,參見三皇子殿下。”
嗯,不錯,十三歲的小孩能有如此沉穩已屬難得。
萬歷微微點了點頭,隨即抬手指著小朱常洵對面的座位道:“坐下說話吧。”
啊?
這直接坐當今天子和未來的太子對面!
宋應星聞言,愣了一愣,還是硬著頭皮走過去坐下來。
萬歷又指著桌上的書道:“朕教到《論語.顏淵篇》第十章了,你來教第十一章試試。”
這是陪太子讀書還是教太子讀書啊?
還好,家父就是私塾里教書的,家父有事的時候我也時常代他教授一下童生。
宋應星聞言,連忙翻開跟前的《論語》,麻利的翻到《顏淵篇》第十一章,隨即鄭重道:“殿下,請先跟學生讀一遍。”
緊接著,他便朗聲讀道:“齊景公問政于孔子。
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小朱常洵頗為新奇的跟著讀了一遍。
這一章倒是沒什么生僻字,他讀得還相當的順暢。
宋應星微微點了點頭,隨即問道:“殿下,可有不懂的地方?”
這個嘛。
小朱常洵指著“君君”問道:“這兩個君子迭一起什么意思啊?”
這個簡單。
宋應星耐心解釋道:“這兩個君字其實不是一個意思,前一個君指的是君王本身,后一個君則指的是君王的職責。
這一章的意思就是,齊景公向孔子詢問治理國家的策略,孔子是這樣策對的:
國君應該盡好國君的職責,大臣們應該忠誠并盡職盡責,父親們應該展現出父親的責任和擔當,兒子們應該盡到兒子的孝道。
齊景公聽后,深表贊同,贊嘆道:說得極是,如果國君不能盡國君的職責,大臣們不盡大臣的忠義,父親們不盡父親的責任,兒子們不行兒子的孝道,那么縱然家中糧食充足,又豈能安心享用呢?”
呃,這么簡單?
小朱常洵忍不住問道:“治理國家的策略這么簡單的嗎?”
這個怎么說呢?
宋應星小心的看了一眼一旁貌似凝神靜聽的萬歷,這才小心解釋道:“殿下,孔子說的大抵是治理國家的基礎,他的意思,大家都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國家才好治理。”
哦,原來只是基礎啊。
小朱常洵聞言,緩緩點頭道:“明白了。”
那接下來就寫。
宋應星直接抽了一張紙,提筆道:“殿下,您先跟學生抄一遍。”
說罷,他便認真的寫起來。
小朱常洵一看他的字,臉上都不由得露出一絲欽佩之色。
這字寫得,都快趕上父皇了。
你才多大啊?
字寫這么好!
萬歷就默默的看著,也沒說話。
他其實就是想看看宋應星的學業到底怎么樣了。
看樣子是沒問題了,學習基礎已經跟他差不多了,不用再去研習什么四書五經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