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五十七章 退休教師蔣林杰-《修煉悲歡》

    沈洛克離開的晚上,吳青云把自己鎖在了房間整整思考了一個晚上。

    關于沈洛克,和蔣雙雙的身世,以及蔣菲菲的背后的神秘男人。

    但是有幾個疑點,他一直想不通。

    沈洛克母親早逝,是誰一直供他讀書留學。

    除了要隱藏生父的的信息,出于什么原因,蔣菲菲不愿和蔣雙雙相認,甚至于想利用蔣雙雙和沈洛克的血緣關系,讓沈洛克身敗名裂。

    這些疑問,這幾個當事人,肯定都不會回答。那么所有的事情的突破口,其實都在蔣林杰的身上。

    此時的蔣林杰,已經提前退休,在西川省宜都市享受退休生活。雖然只剩一人,但是蔣林杰的退休生活卻豐富多彩。

    晨光剛吻上岷江水面,蔣林杰已經踩著露水登上望江亭。褪色的帆布鞋底沾著青城山特有的紅土,這是他在市老年登山隊特制的打卡路線——每周三次,從臨江巷出發,經三官廟石階登頂,全程4.7公里,耗時58分鐘整。

    卯時三刻,老茶館的竹簾剛卷起半幅,蔣林杰的紫砂壺已經溫在第三道峨眉雪芽里。八仙桌上攤著《川劇臉譜圖譜》,泛黃的書頁間夾著去年端午包的艾草書簽。穿對襟衫的茶友陸續落座時,他正用鋼筆在劇本空白處批注,蠅頭小楷記錄著昨夜社區劇院排練時,青衣演員那句“雨打芭蕉“的拖腔短了半拍。

    “老蔣,你的明前蒙頂山甘露!“茶館老板娘將青花蓋碗推過來,碗底沉著兩粒冰糖,“昨兒劉婆婆家孫女高考分數出了,等著你給參謀志愿呢。“

    辰時末,老式掛鐘敲響九下。蔣林杰摘下玳瑁框老花鏡,將曬干的木芙蓉花瓣收進節氣標本盒。臨窗書案上,二十四只琺瑯瓷罐按冬至到霜降排列,裝著驚蟄的柳芽、清明的艾蒿、白露的桂花。玻璃柜里擺著他手繪的《七十二候物候圖》,工筆彩繪的戴勝鳥正棲在驚蟄篇的桃枝上。

    書架第三格突然傳來微信提示音——老年大學詩詞班群正在討論秋分采風。他拍下案頭新寫的《竹枝詞》,配文“欲借金風傳尺素“,轉眼收獲十七個點贊,其中三個來自戲曲社唱老生的陳寡婦。

    未時初,老裁縫鋪的縫紉機噠噠作響。蔣林杰的藍布圍裙上別著七根銀針,正給社區舞龍隊修補破損的鱗甲。墻角竹簍里堆著端午沒用完的彩綢,經他巧手化作重陽節要用的茱萸香囊。收音機里放著單田芳的《白眉大俠》,窗臺上曬著的魚腥草隨評書節奏輕輕搖晃。

    “蔣老師!“對門五金店老板探進半個身子,“我家小子非要學什么油紙傘,您那套制傘工具...“

    “來拿就是。“他摘下頂針笑道,“記得帶上我上回借你的《天工開物》手抄本。“

    酉時三刻,江畔露天菜市迎來晚高峰。蔣林杰的竹編菜籃堪稱藝術品:嫩姜臥在荷葉上,水芹菜用稻稈扎成花束,剛摘的紫蘇葉鋪成扇形。賣豆腐的跛腳張特意留了碗豆花,澆上他自制的木姜子油,換來半冊《蜀中廣記》的謄抄本。

    戌時末,臨江小院亮起橘色臺燈。蔣林杰在牛皮本上記錄今日見聞。老式收音機突然響起川劇高腔,他跟著哼唱時,手指無意識地在桌面敲出虛擬的鑼鼓點。江風掀動墻上的《長江萬里圖》手卷,那是他用三年時間摹寫的退休禮物,卷尾題著自作詩:“半生黑板寫春秋,晚來江月照白頭。“

    竹簾外,夜航船的汽笛驚起沙洲宿鷺。蔣林杰給紫砂壺續上第五道茶。

    臨江小院的街邊,吳青云也在品著茶。

    “一個退休的縣城教師,能住得起這么豪華的別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