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討娘子歡心十八式·卷一》 【皮相勾魂法】 俗話說“人靠衣裝馬靠鞍“,若生得一副好皮囊,那就是老天爺賞飯。當年汴梁城最紅的行首說過:“男人勾人就像孔雀開屏,得把最光鮮的翎毛抖出來。“ 眉目俊朗的,別學那酸秀才總低著頭。記得束發時把幾縷碎發垂在額前,穿那件天青色暗紋襕衫,腰間懸的羊脂玉雙魚佩要正對姑娘視線。最妙是過門簾時,故意讓簾鉤勾住發帶,回頭解帶子那瞬,燭光正好映得側臉輪廓跟畫上二郎神似的。 若是肩寬腰細的身段,多穿箭袖窄腰的裋褐。搬貨時把袖子卷到小臂,露出青筋微凸的腕子——前街布莊的繡娘們說過,看男人最有味道的就是脖頸到鎖骨,還有使力時繃緊的手腕。 批注:聽茶坊王婆說,東街米鋪少東家去年七夕穿件松紋直裰,袖口鑲的銀線在燈下一晃,愣是把對街胭脂鋪的巧姐兒看丟了魂。后來人家每次算賬都特意站窗口拔算盤,就為露那截鑲銀線的腕子。 沈硯舟覺得有道理,‘色若春曉,當顯于庭’。 他上摸摸臉蛋,下比劃著腰線——活像只梳理翎羽的孔雀。 “窸窸窣——“ 柳含煙狼毫筆尖懸在蝶翼紋上,抬眼正見那人揪著衣襟比劃肩寬。 “喀嚓!“ 柳含煙咬碎鹽漬梅核,不知這賴皮是害了跳蚤還是長了痱子,左撓右搔。 《討娘子歡心十八式·卷二》 【才藝撩心術】 常言道“郎君若無金剛鉆,怎攬佳人玉瓷瓶“,本事不在大小,關鍵要使得巧。當年朱雀門外算命的李鐵嘴說過:“文能題帕寄相思,武可踏馬摘青梅,最怕呆子繡花枕。“ 若是肚里有墨水的,別學縣學夫子板著臉。記得在茶坊“不小心“落下謄滿新詩的澄心堂紙,或者替姑娘題扇面時,故意用她妝奩里的螺子黛——西街趙舉人當年就是給樊樓行首題了首回文詩,生生把人家妝匣里的螺黛用禿三支。 要是拳腳功夫了得,莫傻乎乎真去街頭賣藝。最妙是趁歹人作亂時飛身相護,事后還要捂著根本不存在的傷口逞強。前年鏢局少東替綢緞莊千金擋了發狂的馬車,明明連油皮都沒蹭破,愣是裝瘸喝了人家三個月的參湯。 批注:聽說城北劉屠戶的兒子苦練三個月槍法,專挑在豆腐西施收攤時,對著她檐下銅錢練“百步穿楊“。如今西施攤上每塊豆腐都戳著槍尖挑出的蓮花紋——雖然從沒人見過錢眼上真留過窟窿。 沈硯舟連連發出感嘆,好書。 “啪!“ 柳含煙隨手抄過一本書砸過去:“聒噪。” “娘子息怒...“ 他迅速勾起丹鳳眼,學著書里說的“春風化雨笑“,嘴角卻抽搐得像進沙的窗屜。 柳含煙膛目結舌——眼前人的廣袖正以詭異弧度擺動,活像瓦市里耍猴戲的傀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