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劉美蘭連續來總公司五天了,下面的員工工作效率特別高,而且公司里的氛圍也特別安靜。 別說員工了,就連葉強也覺得壓力大,劉奕文也好不到哪里去。 發現做的不到位的,尤其是很多的確有很大隱患,劉美蘭真的不給面子,真批評啊! 劉美蘭點頭,“十年內,人人未必能夠買得起小汽車,但能買得起一輛電動車。能不用力蹬,就能走,而且速度比自行車快很多,又比摩托車安靜安全的電動車,必然成為主流。到時候,騎自行車,可能成為一種體育鍛煉,而不是主要交通工具了。” 葉強摸了摸下巴,“會不會像八十年代滿大街都是自行車,到時候就是滿大街的電動車?” 劉美蘭點頭,“可以這么說。電池的壽命兩三年就退化更換,電動車的壽命也就五六年、七八年,就需要更新……這是個消耗品,市場能夠循環!” 劉奕文拿出來一個文件,問:“你對電動車感興趣,有沒有興趣做汽車啊?” 劉美蘭趕緊擺手拒絕,“汽車行業,干的人很多了。國內的合資車,那么多,還有各種進口車。民族品牌,也有。這東西投資大,回本周期長,而且還要面對國外的激烈競爭,現在不能下場。” 葉強一愣,“現在不能入場,那什么時候可以?” 劉奕文也好奇,“美蘭,你真有想法,本來拿出來給你看看!” 劉美蘭挑眉,輕笑回答:“等十年,而且我也不會入手燃油車,到時候會投資電動汽車,新能源的。” “不可能吧?哪有續航那么長的電池?”葉強搖頭,“這要是在半路上沒電了,怎么充?” 劉奕文眨眨眼睛,“我也覺得不太可能!” 劉美蘭擺手,“能有電動自行車、三輪車,再加一個輪子怎么就不行了?現在我們大力發展電動車行業,其實在某些程度上,能夠促進電池的發展。只有電池技術足夠好,就能提供足夠的動力。反正現在跟你們說,你們也不信,等著瞧。” 劉奕文和葉強相視一看,搖頭失笑,他們能看清幾年后的發展,但十年,太久了,他們把控不住。 葉強從中拿出來一份文件,“手機項目怎么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