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昭兒本就有一只金絲虎貓的陶俑, 一直深受他喜愛,現在謝蘭臣忽然送了他一只真的,能跑會動, 他自然更加喜歡,很快便在炕上和金絲虎貓玩作一團。 魏姝見狀卻有些擔憂, 之前, 她是一直不許昭兒和真的貓兒狗兒玩鬧的。貓兒狗兒都是牙尖爪利的, 而昭兒年紀太小, 萬一玩鬧間失了分寸,她怕昭兒會被咬傷。 謝蘭臣在旁解釋道:“這只貓提前馴養過,很是溫順親人, 之前更從沒咬傷過人,公主不必憂心。” 謝蘭臣話音剛落, 魏姝便見昭兒突然不小心撲倒在金絲虎貓身上, 炕上的金絲虎貓被壓中尾巴,只輕輕喵嗚了兩聲抗議, 并沒有伸爪子撓人,魏姝這才稍稍放心,勉強同意了昭兒養貓。 直到晚間,得知貓還沒有名字, 一家三口晚飯后,便又聚在一起給貓起名。 魏姝先問謝蘭臣有沒有什么好名兒, 謝蘭臣瞥了眼通體金黃,火光下渾身被毛猶如金絲的貓,隨口道:“貓貓?” 魏姝頓時一言難盡地看向他, 很難想象一個也算飽讀詩書的人, 是怎么想出這樣的名字的, 這和給一個人取名叫“人人”有什么區別? 魏姝否決掉謝蘭臣的“貓貓”,自己思索了片刻道:“貓亦是虎,它還是一只金絲虎,不如就叫於菟?” 於菟是虎的別稱。 “聽起來就威風凜凜,是個好名字。”謝蘭臣很捧場。 昭兒正在榻上,和金絲虎貓你來我往地推著小球玩兒,聞言卻連連搖頭,表示不想讓貓叫這個名字。 他似乎是自己想了個什么名兒,但苦于不能說話,急得兩條眉毛都皺在了一起,忽然自個兒翻身下塌,從一旁的格子上,踮腳拿過一本書,塞進謝蘭臣手中,又翻開第一頁,用自己又小又短的手指頭,在第一行的第一個字上指了指。 昭兒拿來的是一本雜詩集,但昭兒并不識字,他指向第一個字,明顯是要謝蘭臣從第一個字開始,往后逐字逐句地念給他聽,好讓他選出他想要的字,拼出他想說的話。 謝蘭臣便照他的意思,一字一句耐心念下去,直到念到一句李商隱的“清漏漸移相望久,微云未接過來遲”時,昭兒眼睛忽然一亮,攔住謝蘭臣不用往下念了:他已經聽到了想要的字,就在剛才那句話里。 謝蘭臣便把剛才的那句詩拆開,又逐詞逐字地念過:“清漏,漸移,相望,……” 直到昭兒聽到“過來”二字時,立刻朝謝蘭臣點了點頭。 “過來?”謝蘭臣微微挑眉,向昭兒確認,“你想給貓取名叫‘過來’?” 昭兒十分認真地又點了點頭,還伸出手,安撫意味十足地拍了拍金絲虎貓的背,像是這個名字其實是貓選的,昭兒是替貓出頭,為它討回名字罷了。 謝蘭臣略想了想,忽然沖正趴在榻上搖尾巴的貓喊了聲:“過來。” 下一瞬,金絲虎貓果然便從榻上一躍而下,溫順地蹭到了謝蘭臣腳邊。 這種品相的金絲虎貓屬于貓中上品,多是給貴人們豢養的,一般在送到貴人面前,養貓人不會給貓取名,但是在馴養的時候,會教給貓一些簡單的指令,以便貓能在貴人們面前表現得更通人性。 而最基本的指令就是呼喚——貓沒有名字,養貓人呼喚它的時候,大約常說“過來”兩個字,時間久了,貓每次聽到這兩個字,便會做出回應。 下午有不少人都逗過這只貓,對貓說了不少句“過來”,大概被昭兒發現了,便以為貓的名字就叫“過來”,所以每次有人喊這兩個字,它都會親切地湊過去;而喊“貓貓”“乖乖”這些,它反而無動于衷。 要說貓把“過來”當成了自己的名字,倒也說得通。 謝蘭臣再次向昭兒確認了貓的名字,得到昭兒又一次毫不猶豫的點頭后,金絲虎貓的名字就這么鄭重又草率地定下了。 貓是送給昭兒的,昭兒想要它叫什么,魏姝和謝蘭臣自然都順著他。 只是,魏姝看看昭兒,又看看謝蘭臣——只能說,不愧是父子倆,取名真是一個比一個離譜…… 在‘過來’的陪伴中,一晃又過去了兩個多月,如夫人的孝期過了,時間也匆匆步入立冬。 自從上次徐翰林離開西北后,時隔三個月,元和帝再次派人來了西北,但這次來的使者,只送來了一封加急信。 朝廷派人鎮壓英王等人造反,一直以來收效甚微,上次徐翰林也沒能把小郡王帶回神京為質,朝中便有人提議說,西北軍驍勇,不如讓嘉王派一萬西北軍,幫大安共同平叛,剛好也可以借機試探嘉王的態度。 嘉王若肯借兵,自然最好,不肯,大安也好早做準備,預防西北叛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