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石清蓮與沈蘊玉在江南見過江南郡守之后,又在江南中慢悠悠的行船,行到了一處叫廬洲的地方。 此處是四個府之一,廬洲的知府不敢慢待沈蘊玉,特將廬洲的一處名湖四周都給清了,然后供出一處府邸給他們一人居住。 府內本來是有一群歌姬瘦馬的,甚至還有一些貌美的唱曲小郎君,被錦衣衛全都趕出去了,哭哭啼啼的上船走了。 他們一行人便在這臨湖的宅院中住下了。 他們前腳剛住下,后腳廬洲的南典府司百戶所和北典府司百戶所里的百戶便來求見沈蘊玉,沈蘊玉便去忙公事了。 他住在什么地方,就能把什么地方變成北典府司。 江南是有不少事要忙的,暗地里關于南康王的事要偷偷查,明面上的稅收也不能放松,兩件事交雜在一起,真要處理起來,難免費神。 石清蓮便獨自欣賞這江南美色。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她一人乘一個小舟,在湖面上慢悠悠的飄。 湖面上有粼粼的水光跳躍,陽光一曬,變成了灑金模樣,她這一趟下來沒帶什么侍女,只有北典府司的校尉跟著她。 校尉怕她落水,便一直驅著小舟,跟在這位夫人的身后。 夫人是性情很好的人,瞧著比這接天蓮葉無窮碧的蓮花還要溫軟,從不與人爭執,只安安靜靜的尋一處地方聽雨。 他來北典府司來得晚,只聽前輩們說過,他們大人在成婚之后,整個人都沉淀下來了,比過去溫和多了,偶爾有人犯規,也不會打十五鞭,只抽三鞭,算得上開恩了,若是有誰成婚,還會多放兩天假期。 他未曾瞧見過指揮使以前是什么樣的,但他覺得,再暴戾的人,與夫人相處起來,也會變的溫和的。 夫人身上就有這種堅定和柔軟的力量,她并不鋒銳,也不冷冽,但就是很有力量,有一種就算是到了泥潭里,也能重新爬起來的感覺。 就像是千帆過盡后的木屋,給了久泊的人一個港灣,帶著承載的意味。 石清蓮在湖面上飄了一上午,叫人將她的小舟劃回去了,到了午間,該是她用膳的時候。 她其實不是什么需要精細喂 養的人,只是沈蘊玉是個不定時吃飯的人,有時他飲一杯茶,便算是吃過了,忙的時候連一杯茶都沒有,若是覺得疲憊了,便啃一口老參。 石清蓮瞧不慣他這么作踐自己的身子,便總是喚他來一道吃飯。 只要是沒有很忙的事,他都會過來陪石清蓮。 大概是人老了,所以都開始搞養生了,沈蘊玉日日都要用一些補品,免得他死的早,留石清蓮與沈提燈孤兒寡母。 石清蓮除了生沈提燈那次以外,一直被沈蘊玉養的極好,無論是酷暑還是寒冬,都未曾生過病,從京城下江南一路奔波,也被一路用補藥養著,現下往桌邊一坐,瞧著都不像是個生過孩子的少婦。 她像是個剛嫁人的小媳婦,被夫家疼愛滋潤的如枝頭的果子,又如同那珠圓碧潤的玉石。 誰瞧了她,都能知道她過得好,她眼底里的光彩,如云的烏發,泛著柔光的指甲,每一處都是精心照料的,若是半點不順心,都養不出這么好的一朵蓮。 “此處可好玩?”沈蘊玉來時身上的飛魚服都被雨水打濕了,江南的雨時時都要飄上一場,沈蘊玉從他辦公的廂房走過來,走到石清蓮用膳的桌旁,便被淋濕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