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195章 全文完-《滄瀾道》


    第(2/3)頁

    洛婉清愣住,而面前那人,從身側書桌上取了他早已寫下的判狀,走到房門前,打開大門。

    房門打開瞬間,天光灑落,他整個人沐浴在黃昏金光之中,洛婉清就看著他這么走出去。

    開門的動靜驚動了所有人,正在爭執的官員和李圣照也都愣住,他們呆呆看著面前素衣染血、一身清霜的青年,過了好久,李圣照才反應過來,厲喝道:“你還敢回來?!”

    說著,他瘋狂給謝恒使眼色:“你的同黨呢?!”

    “殿下,”謝恒笑起來,他認真道,“謝恒是來請罪的。”

    這話讓所有人呆住,就看這個青年拖著孱弱之身走上前來,跪在李圣照身前,認真道:“謝氏靈殊,自幼驕縱,罔顧禮法,目無尊卑。故而做出弒君殺臣之事,實乃天下共憤,論罪當誅,然事出有因,水出有泉,臣冒死以見天顏,求殿下一聽。”

    李圣照聽著他的話,捏起拳頭。

    謝恒平靜道:“當年罪臣年幼,與崔氏共推《大夏律》,旨在限制官員刑罰之權,以求公正。然而此舉招致橫禍,崔氏由王鄭兩氏,聯合孫正理、楊淳等人一同陷害,謊報軍情,以致邊境十城陷落,崔氏滿門被害,十萬將士遠走他鄉。謝恒當年,勢單力薄,只能偽作狼犬,蟄伏多年,以報家仇。罪臣心知罪無可恕,但斗膽提請三件事,還請殿下應允。”

    “什么事?”

    李圣照皺起眉頭,謝恒冷靜開口:“其一,請殿下徹查崔氏冤案,以還崔氏公正。”

    “這是自然。”

    “其二,今日洛司主救人,乃為夫妻之誼,還請陛下念其勞苦功高,不做追究。”

    “好,”李圣照點頭,忙道,“其實我……”

    “其三,”謝恒沒有給他說話的機會,平靜道,“請殿下完成崔氏意愿,重啟《大夏律》。當年《大夏律》推行失敗,最根本原因乃熟知律法之人太少,到地方上無法執行,如今監察司數年積累,已培養司使數萬,可保日后推行順利。”

    “那你呢?”

    一個官員聲音響起,嘲諷道:“你要推行律法,要按律處置,到想請問謝司主,你之罪,當如何判?”

    “你閉嘴!”

    李圣照怒喝出聲,他回頭看向跪在地上的謝恒,斟酌道:“你的要求我都應下,你事出有因,你……”

    “當判死罪。”

    謝恒平靜開口,打斷李圣照,他跪在地上,平靜道:“謝恒一生,雖為公道,但若按律,作惡多端,當判死罪。弒君之罪,必有人償,今日謝恒愿為城門柱,請《大夏律》……”說著,他抬頭看向李圣照,眼中帶了決絕,“自謝恒始。”

    音落剎那,他驟然拔劍,所有人尚未來得及反應,便見劍鋒劃過他的脖頸。

    他如孤鶴仰頸,衣衫落霜,血花飛濺而出,所有人都睜大了眼。

    謝恒直直倒下,他目光看著房內。

    房內洛婉清靠著柱子坐在原地,她震驚看著他,眼淚從眼眶中落下。

    片刻后,她驟然爆發,尖叫出聲。

    她被困在原地,就看著謝恒倒在血水里,她動不了,她說不出,她什么話口開不了口,只能因為巨痛尖銳出聲:“啊啊啊啊啊——!!!”

    穴道一瞬間被她徹底沖開,她踉蹌沖上前去,將謝恒一把攬入懷中,她緊緊抱住這個人,仿若一只野獸,干干嚎哭。

    一瞬仿佛是又回到了當年那個夢境。

    她站在六月大雪之中,看著告示上他的名字,他的死訊,他的罪名。

    而一次她抱著他,他站在那些罪名之前,站在無可挽回的命運之前,絕望痛哭。

    謝恒看著面前女子,聽著她的痛哭,他視線有些模糊,他好像看到在江南的時候,她拉著他從地牢出來。

    在曼陀羅影響下,這個世界五光十色,她在一片絢爛之中,拉著他奔跑往前。

    那是他第一次,以謝靈殊的身份,跟隨她離開。

    “帶我走……”

    他用盡所有力氣,抓住洛婉清的衣袖,洛婉清動作一僵,她愣愣回眸,看見他虛弱的眼里帶著笑,滿是期盼道:“惜娘……帶我走……”

    “好……好……”

    洛婉清一瞬反應過來,她慌忙背起他,忙道:“我帶你走,觀瀾,”她眼淚落下來,“我們走。”

    沒有人攔她。

    她帶著滿身的血,背著那個一次次注定死去的人,從監察司后院山上,一步一步往下。

    朝臣百官、王公貴戚、士兵走卒,從山上到上下,仿佛圍觀一場祭祀,看著她背著他,從山上一路走下。

    等走出監察司,她便看見一個老者,穿著一身短袖麻衣,頭發用一根樹枝胡亂挽著,看上去格外精瘦。

    見他們下來,老者將她上下一打量,隨后叫出名字:“柳惜娘?”

    一聽聲音,洛婉清便知來人,沙啞開口:“張前輩?”

    “將他給我吧。”

    張純子伸手,笑著道:“或有一線生機。”

    聽到這話,洛婉清這才將謝恒放下來。

    她不敢耽誤,將謝恒交給張純子,張純子早已準備好馬車,抱著謝恒便打算離開,等他轉身,洛婉清忍不住還是叫住他:“前輩!”

    張純子回過頭來,洛婉清有些惶恐開口:“你們……去哪里?”

    “去道宗。”

    張純子倒也沒有隱瞞,手扶在謝恒身上:“我給了他一道真氣保命,這一路我送過去,到道宗若活著,再想辦法。”

    “他能活?”

    洛婉清試探著,張純子搖頭:“不知道,也是頭一次試這個法子。能不能活,得看他有多想活。不過,他讓我同你說,讓你過好一點,等他回來。”

    聽到這話,洛婉清忍不住笑起來,她又哭又笑,終于道:“好……我等他。”

    她點著頭,像是抓住最后一根稻草:“我等他回來。”

    謝恒這一走,便去了很久。

    昌興元年,太子李圣照自西北歸來,在一番斗爭中,順利登基,改年號昌興,啟《大夏律》,擢洛婉清為監察司司主。

    洛婉清上任第一日,廣成王李歸玉投案自首,由洛婉清親自主審。

    他的卷宗被監察司封存,所有人不知道他犯了什么罪,也不清楚他到底做了什么,只有人最后一次見他,是在揚州。

    洛婉清陪同他到揚州洛府指認作案過程,李歸玉同她走過揚州,指認了他同鄭氏誣陷洛曲舒販鹽案的全過程。

    之后洛婉清將判處死決,收押于揚州監獄。

    關押時,他恰恰關在當年她待過那間牢房,洛婉清送著他進牢房,李歸玉仰頭看著那滿墻“江少言”,輕聲詢問:“當時,你在想什么呢?”

    “我在想,等你來救我。”洛婉清說著,輕笑一聲,“然而如今卻才知,人只能自救。”

    李歸玉沒有出聲,他想了想,轉頭看向她腰上佩刀,輕聲道:“我好像還沒見過你最后一劍,你最后一劍是什么?”

    她最后一劍?

    他一問,洛婉清腦海中一瞬浮現出許多人。

    張九然,謝憫然、姬蕊芳、星靈……

    還有,謝恒。

    想起他倒在血泊剎那,想起一次次救他,想起琴音盛會公子高坐高臺,想起揚州初遇,他笑著說那聲:“在下秦玨。”

    她手握在刀鞘,沙啞開口:“是慈悲。”

    李歸玉不解,洛婉清平靜道:“是愛一人,推及天下人;是憫一人,得以憫眾生。我最后一刀,是愿天下無不公、無苦難、無絕望、無傷痛。他和我說,”洛婉清眼眶微濕,“這是慈悲。”

    李歸玉靜靜看著她,那一瞬,他突然意識到。

    洛婉清與他的五年,她始終在他身后。

    而謝恒與她的兩年,她滿身熠熠光輝。

    他慢慢笑開,輕聲道:“可否請一劍?”

    洛婉清聞言抬眸看他,看了許久,頷首道:“好。”

    她初去東都,第一次與他交手,只能接下三箭。

    而這一次,他們選在當年曾經去過的揚州湖畔,她拔出最后一刀時,斬下他的發冠。

    等回到監獄后,洛婉清最后一次與他告別,她沒有多說,看著面前這位故人,最后只是輕輕點頭:“走好。”

    李歸玉注視著她,一聲不言。

    他看著她的背影逆光而去,最終忍不住開口:“小姐!”

    洛婉清站在光芒中回頭看來,就見李歸玉笑起來:“我喜歡你。可來世,”他嘴唇輕顫,“我們不必相見了。”

    洛婉清聽著這話,只輕聲道:“來世,祝你得償所愿。”

    李歸玉含淚應聲:“多謝。”

    看著她的眼神,她預感到什么,可卻也沒回頭。

    等洛婉清走出監獄,她收到獄卒消息,在她離開后,李歸玉在那間寫滿了“江少言”名字的監獄,用那把贈她的匕首自盡。

    他自盡的傷痕,洛婉清看卷宗,與她爹極為相似。

    恩怨有償,終得結果。

    之后,洛婉清受皇命,徹查當年崔氏一案。此案涉及極廣,耗時非常,洛婉清查了整整一年,終于厘清,判處所有人參與相關共計三百余人處死,七百人流放。

    其中包括李歸玉的母親,曾經的皇后王憐陽。

    判決那日,洛婉清給她送了杯酒,她有些好奇:“你把他生下來,就沒想過好好待他嗎?”

    王憐陽沉默許久,只道:“如果我留著他,早晚有被發現的風險,倒不如找個適合的機會,讓他走。既然注定要走的人,”王憐陽抬眸,“又怎敢予心?其實……為何我這么疼尚文呢?”

    王憐陽苦笑,想了想道:“或許是,我第一次想抱歸玉,我不敢,我怕有感情,所以對于歸玉的愛,我便加倍給了尚文。”

    洛婉清聽著這個荒謬的理由,低笑一聲,轉身離開。

    等一切塵埃落定,洛婉清便每月都去道宗。

    謝恒被放在道宗禁地,不得探視,至于生死,誰也說不清楚。

    她看不見他,就每月去等,等了一年,兩年,她便想,或許是道宗在騙他。

    他早已經走了,只是他們怕她傷心,給個念想。

    于是她也就沒再過去,只每一日好好喂養憐清和追思,再給他寫寫信,燒進火盆。

    昌興新年,她在宮里過,星靈懷了一個孩子,大家都很高興。

    李圣照給每個人都給了賞賜,等到了洛婉清,李圣照給她發了一個紅包,隨后笑道:“婉清,這些時日你忙得腳不沾地,不如找個影使幫你吧?至少找人幫你寫寫文書。”

    “多謝陛下關心,”洛婉清搖頭拒絕,“但我習慣一個人,不需要影使了。”

    “他是嫌棄你文書寫得差。”

    旁邊朱雀嗑著瓜子,直接道:“你以為他多關心你?”

    “去去去。”

    李圣照催趕朱雀,隨后認真道:“真的,你一個人忙不過來,這樣,朕專門找了個筆桿子,今夜就給你送去。”

    “不用,真的不用。”

    洛婉清連連拒絕,卻還是擋不住李圣照熱情,只打算等回去把人打發了。

    大家吃吃喝喝,洛婉清喝到半夜,自己一個人迷迷糊糊回山。

    夜里下了雪,她走在青石臺階上,踩著積雪,聽著嘎子嘎子的雪聲。

    上山的每一步,她都想起謝恒。

    想起那天背著他,一步一步走下山。

    想起無數次從這條路上往上,就會看見那個燈火通明的小院,看見那個人坐在案牘前,像是有永遠忙不完的卷宗,永遠處理不完的公務。

    她一面想,一面走,等到山頂,她突然覺得不對,下意識握刀抬頭,就看見一人站在積霜堆雪桃樹下,正仰頭看樹。

    他一身群青棉麻長衫,紅繩束腰,腰上掛著軟劍和酒壺,長發用藍白發帶半挽。

    原本正在仰頭看著樹枝,聽到她的聲音,他笑著側眸轉頭。

    美眸盛一夜星光,他恭敬抬手,微微一笑。

    “影使謝觀瀾,見過司主。”

    洛婉清愣愣看著面前的人,對方見她不動,終于有些無奈。

    他走上前來,伸手握住她的手,垂眸看她。

    “惜娘,”他喚出那個獨屬于他的稱呼,“我回來了。”

    謝恒命中注定要死。

    崔觀瀾卻可為她而生。

    惜娘,他回來了。

    洛婉清愣住,而面前那人,從身側書桌上取了他早已寫下的判狀,走到房門前,打開大門。

    房門打開瞬間,天光灑落,他整個人沐浴在黃昏金光之中,洛婉清就看著他這么走出去。

    開門的動靜驚動了所有人,正在爭執的官員和李圣照也都愣住,他們呆呆看著面前素衣染血、一身清霜的青年,過了好久,李圣照才反應過來,厲喝道:“你還敢回來?!”

    說著,他瘋狂給謝恒使眼色:“你的同黨呢?!”

    “殿下,”謝恒笑起來,他認真道,“謝恒是來請罪的。”

    這話讓所有人呆住,就看這個青年拖著孱弱之身走上前來,跪在李圣照身前,認真道:“謝氏靈殊,自幼驕縱,罔顧禮法,目無尊卑。故而做出弒君殺臣之事,實乃天下共憤,論罪當誅,然事出有因,水出有泉,臣冒死以見天顏,求殿下一聽。”

    李圣照聽著他的話,捏起拳頭。

    謝恒平靜道:“當年罪臣年幼,與崔氏共推《大夏律》,旨在限制官員刑罰之權,以求公正。然而此舉招致橫禍,崔氏由王鄭兩氏,聯合孫正理、楊淳等人一同陷害,謊報軍情,以致邊境十城陷落,崔氏滿門被害,十萬將士遠走他鄉。謝恒當年,勢單力薄,只能偽作狼犬,蟄伏多年,以報家仇。罪臣心知罪無可恕,但斗膽提請三件事,還請殿下應允。”

    “什么事?”

    李圣照皺起眉頭,謝恒冷靜開口:“其一,請殿下徹查崔氏冤案,以還崔氏公正。”

    “這是自然。”

    “其二,今日洛司主救人,乃為夫妻之誼,還請陛下念其勞苦功高,不做追究。”

    “好,”李圣照點頭,忙道,“其實我……”

    “其三,”謝恒沒有給他說話的機會,平靜道,“請殿下完成崔氏意愿,重啟《大夏律》。當年《大夏律》推行失敗,最根本原因乃熟知律法之人太少,到地方上無法執行,如今監察司數年積累,已培養司使數萬,可保日后推行順利。”

    “那你呢?”

    一個官員聲音響起,嘲諷道:“你要推行律法,要按律處置,到想請問謝司主,你之罪,當如何判?”

    “你閉嘴!”

    李圣照怒喝出聲,他回頭看向跪在地上的謝恒,斟酌道:“你的要求我都應下,你事出有因,你……”

    “當判死罪。”

    謝恒平靜開口,打斷李圣照,他跪在地上,平靜道:“謝恒一生,雖為公道,但若按律,作惡多端,當判死罪。弒君之罪,必有人償,今日謝恒愿為城門柱,請《大夏律》……”說著,他抬頭看向李圣照,眼中帶了決絕,“自謝恒始。”

    音落剎那,他驟然拔劍,所有人尚未來得及反應,便見劍鋒劃過他的脖頸。

    他如孤鶴仰頸,衣衫落霜,血花飛濺而出,所有人都睜大了眼。

    謝恒直直倒下,他目光看著房內。

    房內洛婉清靠著柱子坐在原地,她震驚看著他,眼淚從眼眶中落下。

    片刻后,她驟然爆發,尖叫出聲。

    她被困在原地,就看著謝恒倒在血水里,她動不了,她說不出,她什么話口開不了口,只能因為巨痛尖銳出聲:“啊啊啊啊啊——!!!”

    穴道一瞬間被她徹底沖開,她踉蹌沖上前去,將謝恒一把攬入懷中,她緊緊抱住這個人,仿若一只野獸,干干嚎哭。

    一瞬仿佛是又回到了當年那個夢境。

    她站在六月大雪之中,看著告示上他的名字,他的死訊,他的罪名。

    而一次她抱著他,他站在那些罪名之前,站在無可挽回的命運之前,絕望痛哭。

    謝恒看著面前女子,聽著她的痛哭,他視線有些模糊,他好像看到在江南的時候,她拉著他從地牢出來。

    在曼陀羅影響下,這個世界五光十色,她在一片絢爛之中,拉著他奔跑往前。

    那是他第一次,以謝靈殊的身份,跟隨她離開。

    “帶我走……”

    他用盡所有力氣,抓住洛婉清的衣袖,洛婉清動作一僵,她愣愣回眸,看見他虛弱的眼里帶著笑,滿是期盼道:“惜娘……帶我走……”

    “好……好……”

    洛婉清一瞬反應過來,她慌忙背起他,忙道:“我帶你走,觀瀾,”她眼淚落下來,“我們走。”

    沒有人攔她。

    她帶著滿身的血,背著那個一次次注定死去的人,從監察司后院山上,一步一步往下。

    朝臣百官、王公貴戚、士兵走卒,從山上到上下,仿佛圍觀一場祭祀,看著她背著他,從山上一路走下。

    等走出監察司,她便看見一個老者,穿著一身短袖麻衣,頭發用一根樹枝胡亂挽著,看上去格外精瘦。

    見他們下來,老者將她上下一打量,隨后叫出名字:“柳惜娘?”

    一聽聲音,洛婉清便知來人,沙啞開口:“張前輩?”

    “將他給我吧。”

    張純子伸手,笑著道:“或有一線生機。”

    聽到這話,洛婉清這才將謝恒放下來。

    她不敢耽誤,將謝恒交給張純子,張純子早已準備好馬車,抱著謝恒便打算離開,等他轉身,洛婉清忍不住還是叫住他:“前輩!”

    張純子回過頭來,洛婉清有些惶恐開口:“你們……去哪里?”

    “去道宗。”

    張純子倒也沒有隱瞞,手扶在謝恒身上:“我給了他一道真氣保命,這一路我送過去,到道宗若活著,再想辦法。”

    “他能活?”

    洛婉清試探著,張純子搖頭:“不知道,也是頭一次試這個法子。能不能活,得看他有多想活。不過,他讓我同你說,讓你過好一點,等他回來。”

    聽到這話,洛婉清忍不住笑起來,她又哭又笑,終于道:“好……我等他。”

    她點著頭,像是抓住最后一根稻草:“我等他回來。”

    謝恒這一走,便去了很久。

    昌興元年,太子李圣照自西北歸來,在一番斗爭中,順利登基,改年號昌興,啟《大夏律》,擢洛婉清為監察司司主。

    洛婉清上任第一日,廣成王李歸玉投案自首,由洛婉清親自主審。

    他的卷宗被監察司封存,所有人不知道他犯了什么罪,也不清楚他到底做了什么,只有人最后一次見他,是在揚州。

    洛婉清陪同他到揚州洛府指認作案過程,李歸玉同她走過揚州,指認了他同鄭氏誣陷洛曲舒販鹽案的全過程。

    之后洛婉清將判處死決,收押于揚州監獄。

    關押時,他恰恰關在當年她待過那間牢房,洛婉清送著他進牢房,李歸玉仰頭看著那滿墻“江少言”,輕聲詢問:“當時,你在想什么呢?”

    “我在想,等你來救我。”洛婉清說著,輕笑一聲,“然而如今卻才知,人只能自救。”

    李歸玉沒有出聲,他想了想,轉頭看向她腰上佩刀,輕聲道:“我好像還沒見過你最后一劍,你最后一劍是什么?”

    她最后一劍?

    他一問,洛婉清腦海中一瞬浮現出許多人。

    張九然,謝憫然、姬蕊芳、星靈……

    還有,謝恒。

    想起他倒在血泊剎那,想起一次次救他,想起琴音盛會公子高坐高臺,想起揚州初遇,他笑著說那聲:“在下秦玨。”

    她手握在刀鞘,沙啞開口:“是慈悲。”

    李歸玉不解,洛婉清平靜道:“是愛一人,推及天下人;是憫一人,得以憫眾生。我最后一刀,是愿天下無不公、無苦難、無絕望、無傷痛。他和我說,”洛婉清眼眶微濕,“這是慈悲。”

    李歸玉靜靜看著她,那一瞬,他突然意識到。

    洛婉清與他的五年,她始終在他身后。

    而謝恒與她的兩年,她滿身熠熠光輝。

    他慢慢笑開,輕聲道:“可否請一劍?”

    洛婉清聞言抬眸看他,看了許久,頷首道:“好。”

    她初去東都,第一次與他交手,只能接下三箭。

    而這一次,他們選在當年曾經去過的揚州湖畔,她拔出最后一刀時,斬下他的發冠。

    等回到監獄后,洛婉清最后一次與他告別,她沒有多說,看著面前這位故人,最后只是輕輕點頭:“走好。”

    李歸玉注視著她,一聲不言。

    他看著她的背影逆光而去,最終忍不住開口:“小姐!”

    洛婉清站在光芒中回頭看來,就見李歸玉笑起來:“我喜歡你。可來世,”他嘴唇輕顫,“我們不必相見了。”

    洛婉清聽著這話,只輕聲道:“來世,祝你得償所愿。”

    李歸玉含淚應聲:“多謝。”

    看著她的眼神,她預感到什么,可卻也沒回頭。

    等洛婉清走出監獄,她收到獄卒消息,在她離開后,李歸玉在那間寫滿了“江少言”名字的監獄,用那把贈她的匕首自盡。

    他自盡的傷痕,洛婉清看卷宗,與她爹極為相似。

    恩怨有償,終得結果。

    之后,洛婉清受皇命,徹查當年崔氏一案。此案涉及極廣,耗時非常,洛婉清查了整整一年,終于厘清,判處所有人參與相關共計三百余人處死,七百人流放。

    其中包括李歸玉的母親,曾經的皇后王憐陽。

    判決那日,洛婉清給她送了杯酒,她有些好奇:“你把他生下來,就沒想過好好待他嗎?”

    王憐陽沉默許久,只道:“如果我留著他,早晚有被發現的風險,倒不如找個適合的機會,讓他走。既然注定要走的人,”王憐陽抬眸,“又怎敢予心?其實……為何我這么疼尚文呢?”

    王憐陽苦笑,想了想道:“或許是,我第一次想抱歸玉,我不敢,我怕有感情,所以對于歸玉的愛,我便加倍給了尚文。”

    洛婉清聽著這個荒謬的理由,低笑一聲,轉身離開。

    等一切塵埃落定,洛婉清便每月都去道宗。

    謝恒被放在道宗禁地,不得探視,至于生死,誰也說不清楚。

    她看不見他,就每月去等,等了一年,兩年,她便想,或許是道宗在騙他。

    他早已經走了,只是他們怕她傷心,給個念想。

    于是她也就沒再過去,只每一日好好喂養憐清和追思,再給他寫寫信,燒進火盆。

    昌興新年,她在宮里過,星靈懷了一個孩子,大家都很高興。

    李圣照給每個人都給了賞賜,等到了洛婉清,李圣照給她發了一個紅包,隨后笑道:“婉清,這些時日你忙得腳不沾地,不如找個影使幫你吧?至少找人幫你寫寫文書。”

    “多謝陛下關心,”洛婉清搖頭拒絕,“但我習慣一個人,不需要影使了。”

    “他是嫌棄你文書寫得差。”

    旁邊朱雀嗑著瓜子,直接道:“你以為他多關心你?”

    “去去去。”

    李圣照催趕朱雀,隨后認真道:“真的,你一個人忙不過來,這樣,朕專門找了個筆桿子,今夜就給你送去。”

    “不用,真的不用。”

    洛婉清連連拒絕,卻還是擋不住李圣照熱情,只打算等回去把人打發了。

    大家吃吃喝喝,洛婉清喝到半夜,自己一個人迷迷糊糊回山。

    夜里下了雪,她走在青石臺階上,踩著積雪,聽著嘎子嘎子的雪聲。

    上山的每一步,她都想起謝恒。

    想起那天背著他,一步一步走下山。

    想起無數次從這條路上往上,就會看見那個燈火通明的小院,看見那個人坐在案牘前,像是有永遠忙不完的卷宗,永遠處理不完的公務。

    她一面想,一面走,等到山頂,她突然覺得不對,下意識握刀抬頭,就看見一人站在積霜堆雪桃樹下,正仰頭看樹。

    他一身群青棉麻長衫,紅繩束腰,腰上掛著軟劍和酒壺,長發用藍白發帶半挽。

    原本正在仰頭看著樹枝,聽到她的聲音,他笑著側眸轉頭。

    美眸盛一夜星光,他恭敬抬手,微微一笑。

    “影使謝觀瀾,見過司主。”

    洛婉清愣愣看著面前的人,對方見她不動,終于有些無奈。

    他走上前來,伸手握住她的手,垂眸看她。

    “惜娘,”他喚出那個獨屬于他的稱呼,“我回來了。”

    謝恒命中注定要死。

    崔觀瀾卻可為她而生。

    惜娘,他回來了。

    洛婉清愣住,而面前那人,從身側書桌上取了他早已寫下的判狀,走到房門前,打開大門。

    房門打開瞬間,天光灑落,他整個人沐浴在黃昏金光之中,洛婉清就看著他這么走出去。

    開門的動靜驚動了所有人,正在爭執的官員和李圣照也都愣住,他們呆呆看著面前素衣染血、一身清霜的青年,過了好久,李圣照才反應過來,厲喝道:“你還敢回來?!”

    說著,他瘋狂給謝恒使眼色:“你的同黨呢?!”

    “殿下,”謝恒笑起來,他認真道,“謝恒是來請罪的。”

    這話讓所有人呆住,就看這個青年拖著孱弱之身走上前來,跪在李圣照身前,認真道:“謝氏靈殊,自幼驕縱,罔顧禮法,目無尊卑。故而做出弒君殺臣之事,實乃天下共憤,論罪當誅,然事出有因,水出有泉,臣冒死以見天顏,求殿下一聽。”

    李圣照聽著他的話,捏起拳頭。

    謝恒平靜道:“當年罪臣年幼,與崔氏共推《大夏律》,旨在限制官員刑罰之權,以求公正。然而此舉招致橫禍,崔氏由王鄭兩氏,聯合孫正理、楊淳等人一同陷害,謊報軍情,以致邊境十城陷落,崔氏滿門被害,十萬將士遠走他鄉。謝恒當年,勢單力薄,只能偽作狼犬,蟄伏多年,以報家仇。罪臣心知罪無可恕,但斗膽提請三件事,還請殿下應允。”

    “什么事?”

    李圣照皺起眉頭,謝恒冷靜開口:“其一,請殿下徹查崔氏冤案,以還崔氏公正。”

    “這是自然。”

    “其二,今日洛司主救人,乃為夫妻之誼,還請陛下念其勞苦功高,不做追究。”

    “好,”李圣照點頭,忙道,“其實我……”

    “其三,”謝恒沒有給他說話的機會,平靜道,“請殿下完成崔氏意愿,重啟《大夏律》。當年《大夏律》推行失敗,最根本原因乃熟知律法之人太少,到地方上無法執行,如今監察司數年積累,已培養司使數萬,可保日后推行順利。”

    “那你呢?”

    一個官員聲音響起,嘲諷道:“你要推行律法,要按律處置,到想請問謝司主,你之罪,當如何判?”

    “你閉嘴!”

    李圣照怒喝出聲,他回頭看向跪在地上的謝恒,斟酌道:“你的要求我都應下,你事出有因,你……”

    “當判死罪。”

    謝恒平靜開口,打斷李圣照,他跪在地上,平靜道:“謝恒一生,雖為公道,但若按律,作惡多端,當判死罪。弒君之罪,必有人償,今日謝恒愿為城門柱,請《大夏律》……”說著,他抬頭看向李圣照,眼中帶了決絕,“自謝恒始。”

    音落剎那,他驟然拔劍,所有人尚未來得及反應,便見劍鋒劃過他的脖頸。

    他如孤鶴仰頸,衣衫落霜,血花飛濺而出,所有人都睜大了眼。

    謝恒直直倒下,他目光看著房內。

    房內洛婉清靠著柱子坐在原地,她震驚看著他,眼淚從眼眶中落下。

    片刻后,她驟然爆發,尖叫出聲。

    她被困在原地,就看著謝恒倒在血水里,她動不了,她說不出,她什么話口開不了口,只能因為巨痛尖銳出聲:“啊啊啊啊啊——!!!”

    穴道一瞬間被她徹底沖開,她踉蹌沖上前去,將謝恒一把攬入懷中,她緊緊抱住這個人,仿若一只野獸,干干嚎哭。

    一瞬仿佛是又回到了當年那個夢境。

    她站在六月大雪之中,看著告示上他的名字,他的死訊,他的罪名。

    而一次她抱著他,他站在那些罪名之前,站在無可挽回的命運之前,絕望痛哭。

    謝恒看著面前女子,聽著她的痛哭,他視線有些模糊,他好像看到在江南的時候,她拉著他從地牢出來。

    在曼陀羅影響下,這個世界五光十色,她在一片絢爛之中,拉著他奔跑往前。

    那是他第一次,以謝靈殊的身份,跟隨她離開。

    “帶我走……”

    他用盡所有力氣,抓住洛婉清的衣袖,洛婉清動作一僵,她愣愣回眸,看見他虛弱的眼里帶著笑,滿是期盼道:“惜娘……帶我走……”

    “好……好……”

    洛婉清一瞬反應過來,她慌忙背起他,忙道:“我帶你走,觀瀾,”她眼淚落下來,“我們走。”

    沒有人攔她。

    她帶著滿身的血,背著那個一次次注定死去的人,從監察司后院山上,一步一步往下。

    朝臣百官、王公貴戚、士兵走卒,從山上到上下,仿佛圍觀一場祭祀,看著她背著他,從山上一路走下。

    等走出監察司,她便看見一個老者,穿著一身短袖麻衣,頭發用一根樹枝胡亂挽著,看上去格外精瘦。

    見他們下來,老者將她上下一打量,隨后叫出名字:“柳惜娘?”

    一聽聲音,洛婉清便知來人,沙啞開口:“張前輩?”

    “將他給我吧。”

    張純子伸手,笑著道:“或有一線生機。”

    聽到這話,洛婉清這才將謝恒放下來。

    她不敢耽誤,將謝恒交給張純子,張純子早已準備好馬車,抱著謝恒便打算離開,等他轉身,洛婉清忍不住還是叫住他:“前輩!”

    張純子回過頭來,洛婉清有些惶恐開口:“你們……去哪里?”

    “去道宗。”

    張純子倒也沒有隱瞞,手扶在謝恒身上:“我給了他一道真氣保命,這一路我送過去,到道宗若活著,再想辦法。”

    “他能活?”

    洛婉清試探著,張純子搖頭:“不知道,也是頭一次試這個法子。能不能活,得看他有多想活。不過,他讓我同你說,讓你過好一點,等他回來。”

    聽到這話,洛婉清忍不住笑起來,她又哭又笑,終于道:“好……我等他。”

    她點著頭,像是抓住最后一根稻草:“我等他回來。”

    謝恒這一走,便去了很久。

    昌興元年,太子李圣照自西北歸來,在一番斗爭中,順利登基,改年號昌興,啟《大夏律》,擢洛婉清為監察司司主。

    洛婉清上任第一日,廣成王李歸玉投案自首,由洛婉清親自主審。

    他的卷宗被監察司封存,所有人不知道他犯了什么罪,也不清楚他到底做了什么,只有人最后一次見他,是在揚州。

    洛婉清陪同他到揚州洛府指認作案過程,李歸玉同她走過揚州,指認了他同鄭氏誣陷洛曲舒販鹽案的全過程。

    之后洛婉清將判處死決,收押于揚州監獄。

    關押時,他恰恰關在當年她待過那間牢房,洛婉清送著他進牢房,李歸玉仰頭看著那滿墻“江少言”,輕聲詢問:“當時,你在想什么呢?”

    “我在想,等你來救我。”洛婉清說著,輕笑一聲,“然而如今卻才知,人只能自救。”

    李歸玉沒有出聲,他想了想,轉頭看向她腰上佩刀,輕聲道:“我好像還沒見過你最后一劍,你最后一劍是什么?”

    她最后一劍?

    他一問,洛婉清腦海中一瞬浮現出許多人。

    張九然,謝憫然、姬蕊芳、星靈……

    還有,謝恒。

    想起他倒在血泊剎那,想起一次次救他,想起琴音盛會公子高坐高臺,想起揚州初遇,他笑著說那聲:“在下秦玨。”

    她手握在刀鞘,沙啞開口:“是慈悲。”

    李歸玉不解,洛婉清平靜道:“是愛一人,推及天下人;是憫一人,得以憫眾生。我最后一刀,是愿天下無不公、無苦難、無絕望、無傷痛。他和我說,”洛婉清眼眶微濕,“這是慈悲。”

    李歸玉靜靜看著她,那一瞬,他突然意識到。

    洛婉清與他的五年,她始終在他身后。

    而謝恒與她的兩年,她滿身熠熠光輝。

    他慢慢笑開,輕聲道:“可否請一劍?”

    洛婉清聞言抬眸看他,看了許久,頷首道:“好。”

    她初去東都,第一次與他交手,只能接下三箭。

    而這一次,他們選在當年曾經去過的揚州湖畔,她拔出最后一刀時,斬下他的發冠。

    等回到監獄后,洛婉清最后一次與他告別,她沒有多說,看著面前這位故人,最后只是輕輕點頭:“走好。”

    李歸玉注視著她,一聲不言。

    他看著她的背影逆光而去,最終忍不住開口:“小姐!”

    洛婉清站在光芒中回頭看來,就見李歸玉笑起來:“我喜歡你。可來世,”他嘴唇輕顫,“我們不必相見了。”

    洛婉清聽著這話,只輕聲道:“來世,祝你得償所愿。”

    李歸玉含淚應聲:“多謝。”

    看著她的眼神,她預感到什么,可卻也沒回頭。

    等洛婉清走出監獄,她收到獄卒消息,在她離開后,李歸玉在那間寫滿了“江少言”名字的監獄,用那把贈她的匕首自盡。

    他自盡的傷痕,洛婉清看卷宗,與她爹極為相似。

    恩怨有償,終得結果。

    之后,洛婉清受皇命,徹查當年崔氏一案。此案涉及極廣,耗時非常,洛婉清查了整整一年,終于厘清,判處所有人參與相關共計三百余人處死,七百人流放。

    其中包括李歸玉的母親,曾經的皇后王憐陽。

    判決那日,洛婉清給她送了杯酒,她有些好奇:“你把他生下來,就沒想過好好待他嗎?”

    王憐陽沉默許久,只道:“如果我留著他,早晚有被發現的風險,倒不如找個適合的機會,讓他走。既然注定要走的人,”王憐陽抬眸,“又怎敢予心?其實……為何我這么疼尚文呢?”

    王憐陽苦笑,想了想道:“或許是,我第一次想抱歸玉,我不敢,我怕有感情,所以對于歸玉的愛,我便加倍給了尚文。”

    洛婉清聽著這個荒謬的理由,低笑一聲,轉身離開。

    等一切塵埃落定,洛婉清便每月都去道宗。

    謝恒被放在道宗禁地,不得探視,至于生死,誰也說不清楚。

    她看不見他,就每月去等,等了一年,兩年,她便想,或許是道宗在騙他。

    他早已經走了,只是他們怕她傷心,給個念想。

    于是她也就沒再過去,只每一日好好喂養憐清和追思,再給他寫寫信,燒進火盆。

    昌興新年,她在宮里過,星靈懷了一個孩子,大家都很高興。

    李圣照給每個人都給了賞賜,等到了洛婉清,李圣照給她發了一個紅包,隨后笑道:“婉清,這些時日你忙得腳不沾地,不如找個影使幫你吧?至少找人幫你寫寫文書。”

    “多謝陛下關心,”洛婉清搖頭拒絕,“但我習慣一個人,不需要影使了。”

    “他是嫌棄你文書寫得差。”

    旁邊朱雀嗑著瓜子,直接道:“你以為他多關心你?”

    “去去去。”

    李圣照催趕朱雀,隨后認真道:“真的,你一個人忙不過來,這樣,朕專門找了個筆桿子,今夜就給你送去。”

    “不用,真的不用。”

    洛婉清連連拒絕,卻還是擋不住李圣照熱情,只打算等回去把人打發了。

    大家吃吃喝喝,洛婉清喝到半夜,自己一個人迷迷糊糊回山。

    夜里下了雪,她走在青石臺階上,踩著積雪,聽著嘎子嘎子的雪聲。

    上山的每一步,她都想起謝恒。

    想起那天背著他,一步一步走下山。

    想起無數次從這條路上往上,就會看見那個燈火通明的小院,看見那個人坐在案牘前,像是有永遠忙不完的卷宗,永遠處理不完的公務。

    她一面想,一面走,等到山頂,她突然覺得不對,下意識握刀抬頭,就看見一人站在積霜堆雪桃樹下,正仰頭看樹。

    他一身群青棉麻長衫,紅繩束腰,腰上掛著軟劍和酒壺,長發用藍白發帶半挽。

    原本正在仰頭看著樹枝,聽到她的聲音,他笑著側眸轉頭。

    美眸盛一夜星光,他恭敬抬手,微微一笑。

    “影使謝觀瀾,見過司主。”

    洛婉清愣愣看著面前的人,對方見她不動,終于有些無奈。

    他走上前來,伸手握住她的手,垂眸看她。

    “惜娘,”他喚出那個獨屬于他的稱呼,“我回來了。”

    謝恒命中注定要死。

    崔觀瀾卻可為她而生。

    惜娘,他回來了。

    洛婉清愣住,而面前那人,從身側書桌上取了他早已寫下的判狀,走到房門前,打開大門。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