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阿茹娜依言用了漢語向眾漢官說道:“孟和汗長女阿茹娜請諸位使臣安?!? 眾位漢使頓時為她字正腔圓的漢話感到微微驚訝,但亦不忘用漢語回禮道:“小臣惶恐,公主金安。” 其中一位看似官階較高的漢使向阿茹娜作揖請安,用蒙兀語說道:“小臣禮部侍郎于道揚奉皇命前來,替連王世子殿下求聘于孟和汗之女。按我朝大婚吉日已定于今年五月十八,方才已對孟和汗稟明,大汗應允擇日啟程前往中原,共結秦晉之好?!? 阿茹娜聞言,先是一愣,待反應過來,即刻紅霞滿面,心跳急速,羞得不知如何作答。 那禮部侍郎捧出一盒物事,說道:“除了朝廷一干聘禮,世子殿下特意交待小臣將此物敬奉公主殿下,請公主笑納?!? 阿茹娜不由一陣驚喜,羞澀接過,低聲道了謝,腆然轉身走到孟和汗身邊。 有另一位漢使用蒙兀語笑道:“小臣在路上聽聞牧民對公主殿下的美貌贊譽甚多,如今一見,果然如下凡的仙子一般,睹得公主佳容,實乃小臣無限榮幸。連王的世子殿下小臣也有幸見過,他長得劍眉星目,貌若紫玉,真與公主殿下乃天造地設的一對金童玉女。兼而世子殿下自幼聰敏,有逸群之才,在同輩的皇室貴胄子弟中,最深得陛下看重。方才聽公主的漢語說得極為圓熟,想必日后定能與世子殿下琴瑟和鳴、鳳凰于飛。” 不待阿茹娜答話,孟和汗朗聲大笑:“漢使對小女實在過譽,她自小野慣了性子,如何能及得中原名門的閨秀端莊秀麗,不過說起來,小女確實生來有一段奇緣。她甫一出生,本汗便打了勝仗,薩滿太太又為其推算出她是吉鳥之命,主安定,迎祥和?!彼⒁荒?,又道:“用你們漢人的話,那批命文便是'吉鳥飛入帝王家,借得天澤定康華'。本汗想,普天之下,中原皇室為天下尊,中原安定即天下定,吾等外邦番土,內亂不斷,若能高攀中原貴胄,便能安定吾邦。恰逢先皇圣主招撫,本王便上表為臣,不承想蒙先皇厚待,不單賜本王臣籍,還指婚于小女與連王之子。說來也怪,小女自幼熱衷漢學,雖亦習得騎射之術,但猶愛漢族女子的女紅針黹,寫詩作畫,撫琴弄蕭,可見長生天早將小女定作漢家媳婦?!? 眾漢使聽后,更加夤緣奉承,溢美過甚,聽得阿茹娜羞不能已,忙不迭自請告退。 回到自己的帳內,阿茹娜按捺住一顆跳動不已的心,深吸了口氣,才鄭重地打開了方才漢使交給她的盒子。 梨花木雕刻精致的木盒里,到底會裝著怎樣的奇珍異寶呢? “咔嚓”一聲輕響,她心跳隨之一滯。翻開蓋子,映入眼簾的,是一枚朱紅的同心結,千絲萬縷的紅綢編成鴛鴦合歡的模樣。仔細一看,盒內附了一片紅葉箋,上書:妻子好合,如鼓琴瑟①。 那筆鋒庸雅俊逸,斷然出自王世子之手。 她自幼熟習漢文,自然懂得那同心結和詩文是寓意夫妻之情,百年好合,以紅葉箋寄相思意,念及此,阿茹娜不由登時心似灌蜜,說不出的歡欣喜悅。 她更不自主地翻出與王世子多年互通的信件,足足有一個大木箱子,信件如此多,卻沒有一封言及兒女私情,而且每一封的信件都經她父汗檢視,一字一句皆是她向他討教漢文,他又逐字逐句的解釋,又有談及漢族民風習俗等趣事,以及應景物而作的詩文。 縱然如此,他的淵博已令她折服,于是她便在這一封一封的鴻雁往來中,將一顆芳心暗許。 她撿了最近的一封信件,只看到里頭一句“有匪君子,如切子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②”,腦中便浮現出那漢使所說的“王世子劍眉星目、面若紫玉、文墨極佳”,她醉心想著,到底她未來的夫婿是否與這詩里所述的男子一樣的風姿。 胡思亂想間,她渾然不察其木格已經來到身后。 其木格玩心大動,一手搶過她手中信件,咯咯嬌笑:“我說呢,草原上的芍藥花開了,我的好姐姐也動了春心?!? 阿茹娜嬌嗔一句:“其木格你別胡鬧了,快還給我?!? 其木格興趣正濃,繼續取笑阿茹娜,阿茹娜被她說得沒有法子,頭一扭,雙手叉腰,佯裝生氣:“好罷,隨你愛如何貧嘴,我是管不住了,大不了我便出離了這里,隨漢使跑到中原去,你再也見我不著,這樣倒是稱了你的心?” 其木格畢竟小阿茹娜兩年,心思仍恪純如稚子,看見姐姐神情嚴肅,信以為真,即刻停了嘴,坐到阿茹娜腿邊,一邊搖她手臂,一邊央求她:“阿茹娜姐姐,求你不要生我的氣,是我錯了,我不過是說句玩笑,姐姐不要離開其木格,其木格還要跟姐姐賽馬,還要去摘花,做花圈,姐姐要教其木格寫漢字,說漢話。” 阿茹娜見妹子受了哄騙,忍不住“噗嗤”笑出聲,但轉念一想,自己確實離別在即,不由撫上其木格的頭,輕嘆一口氣:“好妹子,我方才不過同你開玩笑,姐姐沒有生氣。不過...方才我去覲見父汗,那些漢使確實是替王世子求婚的,今年的五月十八就是姐姐的婚期,父汗會擇吉日讓我啟程前往中原完婚。如今是三月里,從這里出發到中原,至少要半個月,若是出嫁,儀仗必多,用時更長,因而估摸著再過一段時間父汗就會安排我啟程,你我相處的日子不多了。但此事父汗尚未對外宣布,所以你務必保密?!? 第(2/3)頁